唐佳潤
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步伐持續(xù)加快,各行各業(yè)為了更好地謀求發(fā)展,均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優(yōu)化與完善。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在新時代下也應當積極進行調(diào)整,提高開展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效率與質(zhì)量,才能達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從而為向社會輸送高素質(zhì)人才打下堅實基礎。由此可見,如何合理開展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前必須予以關(guān)注的方面。
關(guān)鍵詞: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教育工作者們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呢?所謂核心素養(yǎng)就是指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養(yǎng)成了各種能夠理解學科知識、適應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質(zhì)和能力??傊?,核心素養(yǎng)是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理念和目標,德育是教育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們要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積極開展德育工作。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一階段正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初期階段,也是其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社會閱歷不夠豐富,所以,他們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也有著很強烈的探索意識,因此,無論是對人、對事還是對物,他們都更習慣于觀察和模仿。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非辨別意識卻非常低,好的壞的行為都能輕易學來。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加強對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是非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等等。小學生從進入校園開始,教師就成為他們學習的目標和榜樣,而教師也將是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非常關(guān)鍵的指導者和引導者,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并且,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就小學教育而言,確保學生的安全才是進行教育和教學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增強遵守紀律的意識,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
(一)教育理念陳舊
班級管理作為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之一,不僅是專門對學生的學習、紀律以及衛(wèi)生等方面進行管理,也需要對他們的思想與行為進行充分引導,所以,將德育教育融入班級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長期深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往往將更多目光放在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和學習成績上,嚴重制約學生認知、適應社會等方面的能力。
(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小學的校領導、班主任、教師以及學生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對這方面教育的重視,他們設置的很多相關(guān)活動都更加注重表面形式,并沒有考慮到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因此難以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而且,他們也沒有深入研究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guī)律,缺乏對個體差異性的認識,更沒有把現(xiàn)實生活與之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使得德育教育活動變成了一種空談,只是在進行教條式的說教,這更加難以激起小學生探究和學習的興趣,影響了教育的效果。比如,有的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學雷鋒活動,這原本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德育教育,但是,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這就使得他們只能模仿他人做一些簡單的行為,如,扶老人過馬路、幫老人拿東西等等,然而,卻根本不關(guān)心這些人到底需要什么,直到活動結(jié)束,他們也沒能真正接受到德育教育。
三、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實踐勞動教學,提升小學生將勞動視為美德的德育理念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的閑暇時間中多多參與班級勞動、家庭勞動、社區(qū)勞動、社會實踐勞動,這樣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勞動水平,為其貫徹勞動就是美德這一思想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經(jīng)常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班級勞動與活動,比如鼓勵學生維護好日常的班級衛(wèi)生,引導小學生自己擺放桌椅、擦黑板、掃地,提高學生的班級勞動能力。同時,還可以構(gòu)建家校合作的勞動教學模式,提高家長在家庭過程中對孩子的勞動教育引導水平,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參與家庭勞動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課下勞動意識與能力。最后,還可以組建各種勞動實踐比賽與綜合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勞動素質(zhì)。
(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早已成為各個學科教學中十分常見且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學科知識,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诖?,筆者在此提出在小學德育工作中也可以嘗試采取情境教學法,即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guān)的德育知識,同時激發(fā)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德育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關(guān)于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的方法,筆者認為教師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例如,在教學道德與法治的相關(guān)知識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展示這樣的幾組圖片:在圖書館,有個小男孩在玩手機游戲并時不時笑出聲來;在公交車站臺,乘客們爭先著急地上車;在廣場、街頭到處都是果皮廢紙巾;在某個旅游區(qū),有個游客用小刀在樹上刻上“到此一游”的文字。通過多媒體設備的呈現(xiàn)能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出一個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接下來,教師則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找出圖片中的不當行為。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能讓學生了解到公共生活需要大家共同的維護,明白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需要遵守社會公約與公德。
(三)家校共同教育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也要注重構(gòu)建家校共同開展德育教育。畢竟,家長與學生的相處時間更長,他們言行的影響力要遠高于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德育教育。這種情況下,將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延伸至家庭中,由家長共同參與,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班主任教師應當與學生家長建立充分溝通,并將德育教育的價值充分傳達給他們,提高他們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認同,有利于改正家長只關(guān)注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從源頭增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才能讓其真實作用在班級管理中得以順利展現(xiàn)。另一方面,班主任與家長共同開展德育教育也能為教師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習慣等方面提供充足便利,有利于班主任通過采取更加個性且多樣化的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措施,從而助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時代的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應當增強對于小學生的德育引導,自多角度、多層面入手,在知識文化教學的同時,貫徹落實愛國敬黨的理念、熱愛勞動的思想。小學教師應當具備關(guān)愛學生、以身作則的品質(zhì),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理念、情感思想、勞動意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及德育素養(yǎng)的進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俞博.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路徑研究[J].新智慧,2020(34):49-50.
[2]馬虹露.小學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級的策略[J].考試與評價,2020(12):99.
[3]薛永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J].新課程,2020(47):224.
[4]張魯燕.小學班主任如何應用德育開展班級管理工作[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1):140-141.
[5]朱琪.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工作研究[J].才智,2020(3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