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校對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的強化,外語課程思政已成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不可忽略的方面。本文以《全新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為例,探討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旨在為高校外語教師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課程;視聽說教學
引言
一直以來,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主要面向對學生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外語文化知識的傳授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罢n程思政”是指在所有課程中,充分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努力發(fā)掘課程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堅持有機融合和春風化雨的原則,在系統(tǒng)、科學地進行知識講授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開展理論傳播、思想引領、價值引導、精神塑造和情感激發(fā)的教育方式。[1]隨著高校對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的強化,外語課程思政已日漸成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對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較多,主要從宏觀角度來探討研究,或是從產出導向法、翻轉理論、文化角度等角度來探討,而從具體的角度,對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的視聽說課程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全新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為例,探討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旨在為高校外語教師進行視聽說教學提供借鑒。
一、課程思政的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發(fā)揮課堂教學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關鍵抓手。[2]課程思政理念最開始由上海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提出,這個理念的提出經(jīng)過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2005年起,啟動實施“兩綱教育”,推進以“學科德育”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改革;第二階段,2010年起,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整體規(guī)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聚焦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第三階段,2014年起,將德育納入教育綜合改革重要項目,逐步探索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3]
2018年10月,在《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中強調,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過程。[4]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校重點的公共課程,在該課程教學中,應結合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科學、系統(tǒng)地開展正確的價值、思想引導。
二、對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大學英語課程視聽說教學的探討
大學英語課程是面向高校非英語專業(yè)、非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的一門通識必修課程,教程包括讀寫教程和視聽說教程。視聽說教程選取的教材是《全新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該教程包括八個單元,每個單元以THINK AND DISCUSS導入,由五部分組成:LISTENING, EXTENDED LISTENING, SPEAKING, TED TALKS和PRESENTATION。重點進行前三部分練習,第四和第五部分作為課后自學。以Unit 1 Small Actions, Big Results為例,探討思政元素如何融入視聽說教學。
首先,需要設定好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德育目標。知識目標包括要求學生掌握單元涉及到的重點詞匯,這些詞匯能用于聽力理解以及口語表達,也包括要求學生了解單元涉及到的話題內容,如世界各地存在的水資源問題以及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方法。技能目標包括要求學生通過聽力練習和觀看視頻鍛煉聽力技能,以及通過口語練習鍛煉口語表達技能。德育目標要求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加強保護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意識,同時通過對國內外合理用水、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的學習了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德,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等。
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重點是構思設計如何有效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首先,在詞匯教學部分,本單元涉及到的重點詞匯比如resource, conserve, waste, leak, crucial等,對這些詞匯進行例句講解時候,可以結合時事新聞,選擇時下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免造成浪費等報道作為例子,讓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也形成環(huán)保意識,珍惜水資源。此外,可以選取一些保護水資源的中文宣傳語,比如“不要讓我們‘流離失所?!?,“青山綠水本有情,莫等枯竭空悲切?!保八S,萬物欣,生盎然;水盡,天地竭,物蕭條。”等這些具有語言美的中文宣傳語,讓學生感受中文之美,同時也練習英文翻譯,在這個過程潤物細無聲地加強環(huán)保意識。在進行聽力練習環(huán)節(jié)后,可以針對聽力內容話題進行進一步的討論,作為口語活動練習。選取的口語話題可針對聽力內容涉及到的保護水資源的必要性,可讓學生結合中國目前在節(jié)約水資源方面做出的努力,使人們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等方面來展開,讓學生對中國在節(jié)約水資源方面做出的努力有深刻的認識。而在獨立的SPEAKING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練習日常生活中如何節(jié)約用水的英文表達,同時讓學生去挖掘國內外在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進行比較,客觀批判性看待各種方法,取長補短,學習他人優(yōu)秀的方法同時也肯定認可自己國家優(yōu)秀的方法,讓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同時也有民族自豪感。
三、思政元素融入大學英語課程視聽說教學的注意問題
思政元素融入大學英語課程視聽說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思政元素應自然、緊扣教學目標地融入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脫離教學目標。第二,選擇的材料應與學生的語言水平相匹配,切忌為了進行思政融入,而選擇難度過高或過低的材料。第三,保持知識教學、技能訓練和思政融入的平衡。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課程視聽說教學融入思政元素,體現(xiàn)新時代科學有效教學的理念,增強學生正確的價值理念、民族自豪感以及批判性的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
[1]楊國斌,龍明忠.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建設方向.中國高等教育,2019(23):15-17.
[2]虞麗娟.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N].光明日報,2017-07-20.
[3]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人民日報,2016-12-09.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2018-10-08.
作者簡介:李慧(1981年10月—),女,籍貫:廣東省佛山市,學位:碩士,職稱: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及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