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巖
摘 要:在改革開放長久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和其他國家在經濟方面的接觸日益頻繁的同時,大眾在思想方面也受到了多元思潮的沖擊,二者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讓網絡遍布到了大眾生活的角角落落,尤其是對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了各個方面的影響,因此對其進行政治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對多元環(huán)境中網絡語言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進行正反兩面的分析,進而提出對其進行思政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網絡語言;大學生教育;思政教育
引言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人們用來交流的工具多為電腦、手機以及網絡等。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大眾對思想政治的重視程度日益減少,但也促使了新時期階段的教育對生存機會的找尋,進而推動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把思想政治相關教育當作引導和激發(fā)大眾思想的途徑和方式,能幫助其加強自身社會責任感。
一、多元環(huán)境下網絡語言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1增加多樣的信息獲取方式,便于對最新資訊的掌握
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讓網絡遍布到了千家萬戶,網絡的使用已經具有了十分的普遍性。在新媒體的技術大環(huán)境之下,大學生在進行信息的獲取時,能使用的途徑和方法十分地多樣且具有便捷性,并由原來的靜態(tài)變成了更加動態(tài)的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中進行信息獲取的時候,如果面臨著對靜態(tài)媒體以及動態(tài)媒體的選擇,絕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會選擇新媒體,而非對傳統(tǒng)媒體進行選擇和使用。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大學生被新媒體在信息獲取方面手段的多樣性所影響,此外還能讓大學生對新鮮資訊進行快速全面的掌握。
1.2促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激發(fā)
在多元環(huán)境下,網絡語言包含的內容及其豐富且多元,此外其形式也相對有趣新穎。網絡語言從一個十分創(chuàng)新的角度出發(fā),對周遭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體現并加以應對,幫助當代大學生進行及時快速的資訊獲取,從而避免被隔絕狀態(tài)和處境的出現。此外大學生能夠對課余時間進行有效利用,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就能進行信息咨詢的獲取,在獲取的過程中促進大學生對社會各方面建設的多多關注,并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評價和建議。現階段,人們的生活已經進入了微時代,公民角色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此便能對大學生社會責任的意識進行進一步的有效激發(fā)。與社會熱點話題相關的網絡語言能夠激發(fā)起當代大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因此對網絡語言進行適當的運用,能夠促進當代大學生對社會熱點話題的進一步了解,從而幫助高等院校對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和實施。
2、消極影響
2.1大學生價值觀的養(yǎng)成
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各種豐富多元的思想和觀點在網絡這一環(huán)境和平臺中進行交融和碰撞,進而促進新思想的形成,有些時候產生出的新思想會和大眾以往的價值觀存在一定程度的區(qū)別,而有些時候則是背道而馳的。大學生是網絡世界中的主力軍,而這些新思想往往就是以網絡語言的形式來實現網民之間的傳遞,這樣的多元環(huán)境下產生的網絡語言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正確養(yǎng)成帶來不利的影響,也會使高等院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受到不小的沖擊。
2.2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任何新興事物都是雙刃劍,新媒體也不例外,其也具有雙面性。在進行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給大學生帶來消極方面的影響。如果大學生把時間過多地浪費在網絡中,會對其學業(yè)以及身心方面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除此之外,學生對上網時間段的選擇,也會在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上有不同的體現。
二、多元環(huán)境下網絡語言對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措施探討
1、把網絡語言引入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往往會使用灌輸式、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從而導致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充斥著說教的氛圍。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身上肩負著教學和科研的雙重職責,而進行科研最終是為了促進思政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并在此基礎上對其學術的視野進行一定的拓寬,以幫助其在后期進行更好更有效的教學工作。在多元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師要對相關網絡語言進行積極的應用,可以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進而使高等院校思政教學語言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有趣,最終實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
2、對網絡語言的價值進行正確判斷
信息技術的持續(xù)進步和發(fā)展,使得網絡技術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進而促使了信息傳播速度的增加。但是在網絡平臺上,很多人所具備的信息價值判斷能力不足,因此各種正向積極信息在網絡中傳播時,也會夾雜著許多消極負面的咨詢和信息。所以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的教學中,對大學生網絡語言價值有關的判斷能力正向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诖?,高等院校思政教師要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從而幫助學生對網絡語言價值的判斷更具備準確性,最終促進其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
3、組建優(yōu)質的思政教師隊伍
高等院校想要在多元環(huán)境下,利用網絡語言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的教育,培養(yǎng)優(yōu)質的思政教師隊伍是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多元環(huán)境的背景中,網絡語言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不小沖擊的同時,也形成了高等院校思政教師教學中的更高挑戰(zhàn),所以對高等院校思政教師隊伍進行積極構建和培養(yǎng)是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思政教師的人才引進時,除了對思政教師較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要求之外,還需要其能對網絡信息和網絡語言進行準確的判斷,并能進行高等院校思想政治靈活教學的開展。除此以外,高等院校應鼓勵思政教師多多學習來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還應該對不同院校的思政教師之間交流溝通進行定期的組織,以促進高等院校思政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實現對其網絡語言判斷能力的有效增強。
結束語
當代的大學生享受著多元環(huán)境下網絡語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感受著現代信息的豐富性。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產生許多煩惱,同時也會因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而出現一些疑惑和困擾,再加上就業(yè)方面的壓力,由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更應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的輔導。在新媒體技術越來越成熟的大時代背景下,高校要對其發(fā)展的動向進行實時的關注與重視,必要時要通過對物質的積極投入以及相關政策的保障,來保障思政工作教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振,趙鑫東.網絡語言對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yè)文化,2020(08):113-114.
[2]段海慶.多元環(huán)境下網絡語言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14):143-144.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8.014.058.
基金項目:2020年江蘇省高校哲社科學思政專項(2020SJB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