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成為一種常用教學手段。在小學中高年段英語教學中使用微課能使課堂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本文結合微課的優(yōu)勢特點,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起點)為例,探討在小學中高年段英語教學中嘗試運用微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的不同時段(課前預習、課堂體驗、課后提升)運用微課資源,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微課;小學英語;高效
作者簡介:黃莉,東莞市塘廈第二小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網(wǎng)絡等迅速普及,人們進入了微時代,微博、微信等改變著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微課應運而生。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千篇一律的課堂講解教學方法,融合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改變了小學英語課堂沉悶、不活躍的狀況。它依托多媒體技術,運用聲音、文字以及動畫來對小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少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產(chǎn)生的抗拒學習英語的心理。這種模式在提升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質(zhì)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微課的優(yōu)勢
微課主要教學方式,就是采用微課視頻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教學。微課的最大特點是“短而精”,這種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方式的結合體,極大地激發(fā)了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英語知識。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微課具備多方面優(yōu)勢,筆者將微課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了對比,具體見下表:
(一)短小精悍
微課的主要特點時間短、內(nèi)容精,通常為5至8分鐘。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學生的注意力能保持10分鐘左右的高度集中,在這段時間內(nèi)能夠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微課視頻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充分展示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場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習效果。它采用針對重點難點的教學方式,主要圍繞某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對學生攻克重點難點知識,發(fā)揮著有效作用。
(二)形象生動
微課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營造出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氛圍。例如,在教授 USA、UK、China、Canada等表示國家的單詞時,教師用卡片、圖片進行教學就顯得比較單一,而利用微課教學,在視頻中插入表現(xiàn)各國文化的內(nèi)容,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了解各國的文化,鞏固、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讓課堂變得形象生動起來,對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點有很大的幫助。
(三)自主學習
微課的操作非常便捷,通過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就可以進行播放,不受空間、地點的限制,學生在家里、圖書館,都可以進行英語課程的學習。微課能很好地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創(chuàng)設出逼真的英語情境,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水平調(diào)節(jié)視頻播放速度的快慢,甚至可以按下暫停鍵來仔細思考或做筆記,主動參與一些跟讀模仿、錄音和背誦課文等互動活動,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理解、內(nèi)化,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微課在小學中高年段英語教學中的嘗試
微課,作為目前流行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教師需要不斷實踐,使微課最大程度發(fā)揮其優(yōu)勢作用。那么微課該如何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嘗試,實踐證明對小學生學習英語具有較大的幫助。
(一)借“微”預習,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自行觀看相關的微課視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新知識有大體的理解和認識;并且,能夠讓學生提前知道需要重點學習的知識,便于之后系統(tǒng)的學習,無形中提高了聽課效率。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3“My friends ”A Let' s learn時,形容詞tall、strong、short、thin、friendly、quiet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很難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形象、具體的圖像。因此筆者制作了微課“John's friends”,讓學生在上課前在家觀看自學。
微課伊始,畫面中出現(xiàn)了主人公John今天過生日及邀請朋友參加生日聚會的文字(見圖1),接著,教師提出問題“Who are John's friends? Let's see!”。隨著John的介紹,家里來了第一個朋友Tom, John介紹說“He's tall and strong.”,引出tall、strong。
接著以同樣的方式介紹了其他朋友,依次引出單詞short、thin、friendly、quiet。通過John的介紹,把本單元的核心詞匯巧妙地呈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了詞不離句的原則。
微課的結尾,筆者還展示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名人,讓學生試著描述,同時提出觀看本節(jié)微課要完成的自主學習任務:準備自己親朋好友的照片,課堂上介紹給同學們。
通過微課讓學生預習,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也讓學生先解決一部分難點,從而降低學習的難度。
教師課前還可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介紹一些英美國家風土人情,欣賞節(jié)日活動等,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拓寬學生視野,使得英語教學更有效。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涉及中國和西方的一些節(jié)假日。教師可以播放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慶?;顒悠?,如Easter、Christmas等,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節(jié)日文化的差異,掌握中西方節(jié)日所吃食物和活動方式,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
(二)借“微”突破,增強課堂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夭迦胛⒄n,不僅可以減輕授課負擔,還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同時引導學生注重自主思考,在體驗中感知單元重難點,在參與中習得語言知識。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Where's my car?”的Let's learn部分主要學習方位介詞及其用法。in、on、under等方位介詞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單靠教師的解說很難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形象、具體的圖像,學生對于這一類詞了解也較少。所以,筆者制作了一節(jié)微課“In On Under”,幫助學生突破這個教學重難點,同時將更多的方位介詞呈現(xiàn)給學生。
首先,一首歡快的歌曲“on in under”拉開這節(jié)課的帷幕。接著,三個手勢形象地展現(xiàn)三個方位介詞的含義。教師帶著學生邊唱歌曲,邊做手上的動作。加州心理學家詹姆士博士提出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學法即全身反應教學法。它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強調(diào)身體的互動性、教學的生動性,以便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知識點,在體驗中學習,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在音樂聲中,學生們了解了什么是介詞,那該如何使用介詞呢?主人公圖圖帶領著學生們小試牛刀。最后,播放另外一首歌曲“in on under”,節(jié)奏不同于之前的“on in under”,難度遞進。這首歌里介紹了更多方位介詞,例如near、behind等,供學有余力、學有興趣的學生拓展了解。
又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 Unit 1“My day” 的 Let's talk部分介紹了用When來問答,如果單憑教師的口頭講解或借助做題來突破課文的重難點,不免顯得枯燥乏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引入新知后,就可以通過微視頻讓學生進行話語訓練:播放兩名學生的對話視頻,對話中運用了“When do you...?”“At...”等句型。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語言情境,增加對語言的體驗,活躍了課堂教學,同時有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三)借“微”拓展,提升綜合能力
課后,學生利用微課自主復習所學的知識,查漏補缺,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微課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外文化,拓展和補充課后知識,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英語感知能力的目的,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海量的英語學習資源,教師要加以整合,制成微課,使學生將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從而拓展學習渠道。筆者就曾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課做過一些嘗試,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下,教師結合英語教材內(nèi)容,兼顧趣味性和文化性,選擇適合的課外閱讀材料作為微課素材,是對現(xiàn)有教材的有效補充。例如,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3“At the zoo ”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形容詞tall、short、fat、thin、small、big、long. 課后筆者選擇了英語小故事Kitty Wants a Box作為課后補充閱讀材料,為學生呈現(xiàn)微課。
Kitty Wants a Box這個英語小故事短小簡單、圖文并茂,適合剛學習英語的三年級學生。學生在微課學習中會有看、聽、讀、思等多感官體驗,這樣既能加深對tall、big、small、short等詞的理解,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能通過小故事拓展詞匯wide,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又如人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2“What time is it?” 的 Read and write部分對時間表達法(It's...)和什么時間做什么事(It's time for...)進行整合鞏固及延伸,筆者制作了題為“Different ti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的微課,通過認識不同國家的時間差,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有關時間表達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了解有趣的地理知識,豐富生活常識。
在微課的開始,先讓學生“Look and say”,復習鞏固本單元有關時間的表達,接著設計了北京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不同的時間差“Different ti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這一有趣的情景,同時提出“產(chǎn)生不同時間差的原因”這一懸念,讓學生自主思考,然后播放插入的視頻,解釋產(chǎn)生時差的地理知識。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其求知欲,使其了解有趣的地理知識,豐富了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其閱讀能力。
課后微課為學生課外學習英語注入了活力,使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得到充分利用,拓寬了英語學習渠道,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微課是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具備傳統(tǒng)課堂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它符合教育規(guī)律,契合學生心理特征,使學生真正在自己的學習中做“主人”。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微課,有利于提高教師對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使網(wǎng)絡的優(yōu)勢與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完美融合。本文闡述的是筆者對微課運用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微課雖“微”,但小內(nèi)容蘊含著無限的精彩。相信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微課將有力地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石金花.微課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219.
[2]鮑君地.巧用微課視頻,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考試周刊,2017(8):90-91.
[3]張春艷,微視頻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4(95):96-97.
[4]周嬋.淺談TPR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