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增義
【摘要】班級要想有序、高效、健康的運行,就需要有班級同學認同的管理制度。班級制度包括哪些核心內容,應該怎么建設班級管理制度,建設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是班級制度建設成敗的關鍵。
【關鍵詞】班級自主管理;班級制度;班級制度建設
大雁能夠整齊的南飛,螞蟻能夠有序的搬運食物,公路上的汽車能夠順暢行駛,都離不開群體遵守達成的規(guī)則,要想一個班級有序、高效、健康的運行,也需要建設一套群體認同的且都能遵守的規(guī)則,班級將大家都認同的管理的觀點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就成了班級制度,班級制度是班級建設的根基,是班級建立正能量場的基礎,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班級制度應該包括的核心內容
做為班主任會思考“培養(yǎng)什么樣的班級和怎么培養(yǎng)班級的問題”,中間起到鏈接作用的是小組,因此也要思考“培養(yǎng)什么樣的小組和怎么培養(yǎng)小組的問題”,下面從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途徑兩方面談談我本人的做法。
(一)培養(yǎng)目標
班級培養(yǎng)目標應該包括三項:班級目標、小組目標和個體目標,這三項目標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毫無聯(lián)系的,而應該是一體的,三個目標應該相互促進和共同發(fā)展,三個目標的立足點是促進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個體成長和發(fā)展是三項培養(yǎng)目標的根本。
在班級中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呢? 我認為培養(yǎng)孩子應該通過日常的課程、活動、與人交往、運動、勞動、學習等載體,從隱形看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內心喜悅、充滿自信的止于至善的人,從顯性看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培養(yǎng)途徑
培養(yǎng)途徑主要通過自主管理形式實現(xiàn),班級和小組自主管理通過全班同學和小組同學制定好部門和小組制度,通過班上每位同學和小組每位組員管理好班級和小組,個體自主管理是通過生活和書本的學習,讓學生清楚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實現(xiàn)人生自我引領,通過過程性評價不斷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
二、班級制度建設
(一)制度負責人在一個班級里面,讓每個同學都參與班級管理,根據每個同學的特點讓每位同學領一份“責任地”,讓每位同學都知道他是這份“責任地”的主人,讓每位主人在自己的“責任地”上設立、執(zhí)行和完善制度進行管理。
(二)每項制度應該環(huán)節(jié)完整每位責任人制定的每項制度都應該要求清楚,對每條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有清晰的評價機制、處理機制、反饋機制和完善機制,使得要求、評價、處理、反饋、完善環(huán)節(jié)完整,最終讓每項制度在管理中發(fā)揮最大功能。
(三)制度落實很關鍵。有企業(yè)家曾說“一個企業(yè)有一流的管理理念,卻只有三流的執(zhí)行能力,這個企業(yè)只能成為三流的企業(yè);要想把制度執(zhí)行到班級的管理中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制度學習。如果制定的制度只有制定人清楚,其他人都不知道,這樣的制度就沒有和班上同學達成共識,他們也不會去遵守。所以在班會課、自習課、上課前等時間,通過將制度展示在PPT、投影等形式,讓學生閱讀和學習,把每個部門的每項制度讓每位同學深入學習。
2.讓負責人掌握管理的方法。首先,要讓管理者知道應該怎么做。負責人雖然制定了制度,但他們有的在執(zhí)行過程中卻不知道怎么做,這個時候對他們的過程性指導就顯得非常重要,讓他們掌握管理的整體思路:先禮+后兵+反饋。
A.先禮:(制定+修改+完善)制度,讓全班同學深入學習部門制度。
B.后兵:嚴格執(zhí)行部門制度,按以下四個步驟走:
a.提醒+扣分;
b.部門委員+小組委員+出現(xiàn)問題同學溝通交流;
c.部長+部門委員+小組委員+出現(xiàn)問題同學溝通交流;
d.態(tài)度惡劣或不整改(沒進步),寫成長單。當天的成長單,當天完成,成長單按字數和內容要求寫,書寫工整,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項要求,重寫。
C.反饋:部長和委員對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反饋,該表揚案例要表揚,出現(xiàn)問題的案例也要講出問題根源和解決方法,通過案例讓全班同學知道事情應該怎么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其次,在管理過程中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管理能力。
3.制度的反饋、修改和完善班上同學覺得班上某些制度不合理或負責人制定的制度覺得不好執(zhí)行,負責人都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精心修改,力求簡單、簡要、易執(zhí)行原則,修改的制度要經過本部門部長的和全體同學的同學同意后執(zhí)行。
三、班級制度建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班級制度的系統(tǒng)性
班級制度可以看成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在設計班級制度的時候一定要有系統(tǒng)的觀點,從班長到部長到部門委員到全體同學是一個系統(tǒng)、從部門管理到小組管理到個人管理也是一個系統(tǒng)、從制度的制定到執(zhí)行到完善也是一個系統(tǒng)。
(二)充分調動每個管理者的積極性
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主人地位,樹立起主人的責任心,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讓每個責任人在相應范圍內制定制度、執(zhí)行制度、修改和完善制度,在整個管理流程中讓他們體驗管理中的酸甜苦辣,讓他們在管理中成長。
(三)可操作性
制度要以最簡單和簡要的形式出現(xiàn),結合班級和小組和學生的實際,能夠切實解決班級、小組和學生的實際問題,對于執(zhí)行不了的制度、繁雜的制度堅決刪除,最終形成的制度要精簡。
(四)評價機制和處理機制
評價機制對個人、小組和班級成長具有導向作用,評價機制需要多樣化,既有對個人、小組和班級的三級評價,也有內在評價和外在評價,通過全方位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方位成長。處理機制應該以溝通交流疏導為主,寫成長單為輔。
參考文獻:
[1]楊敏.利用班級制度推進班級管理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03):12.18B514B5-08FA-4266-A272-7EDD27BD1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