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立萍
◆摘? 要:目前,很多小學語文老師在推進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非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更好地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容易遭遇到一些現(xiàn)實難題,在操作層面上存在著障礙。使用思維導圖,可降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難度,在提升群文閱讀效率方面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鑒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應用思維導圖問題,從教學實踐層面提出幾點個人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思維導圖
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相比,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可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引導學生更好地整合閱讀資源,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構建系統(tǒng)而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不過,因為群文閱讀方法具有較高的復雜度,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障礙,需要小學語文老師靈活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使用思維導圖作為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輔助手段,具有較高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梳理閱讀內(nèi)容
直觀形象地展示邏輯關系復雜的內(nèi)容,讓使用者一目了然地理解學習內(nèi)容,是思維導圖的顯著優(yōu)點。小學語文老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靈活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梳理閱讀內(nèi)容,為他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群文閱讀提供有效支撐。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因為涉及到的內(nèi)容較多,思維能力相對有限的小學生容易混淆部分內(nèi)容。對此,老師可制作專門的思維導圖,條理清晰地展示文字內(nèi)容,理順文章內(nèi)容,明確重點難點,點明人物關系,為學生更有效地進行自主預習提供指導。在課堂應用環(huán)節(jié),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的同時完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拓展閱讀,進行合作探究,提升閱讀效果。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少年閏土》的時候,可利用思維導圖展示《三味書屋》《社戲》等魯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對比閏土和雙喜等魯迅筆下不同的兒童形象,為學生的討論提供方向性指引,幫助他們加深對閏土形象的理解,鍛煉他們的對比分析及歸納總結能力,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后復習階段,小學老師同樣可以在專門的教學平臺中回放預習及教學期間的思維導圖,或制作專門用于課后復習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所學內(nèi)容,更為系統(tǒng)地串聯(lián)過去所學的知識點,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
二、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構建思維導圖可充實學生的感性思維,能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抓住重點,吸取閱讀文本中的精華內(nèi)容,有效提升他們的閱讀品質(zhì)。小學老師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鑒賞,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的文章理解及分析能力,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他們探究文本中所使用的各種手法,感悟蘊含其中的情感,在閱讀內(nèi)容及現(xiàn)實生活中構建密切關聯(lián),提高他們的閱讀素養(yǎng)。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少年閏土》所在的單元內(nèi)容的時候,可先借助《有的人》一文引出關于魯迅的基本情況,而后通過閱讀《少年閏土》引導學生理解魯迅作品所塑造的人物,繼而通過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更為具體地介紹陸續(xù)的人生經(jīng)歷,最后通過閱讀紀念魯迅的詩歌指導學生升華對魯迅先生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跟進記錄,標記每個階段的小標題,并就具體內(nèi)容記錄關鍵語句,形成初步的思維導圖。以此為基礎,將思考的觸角橫向延伸到刻畫人物方面,引導學生掌握刻畫人物的方法,讓他們認識到在刻畫特定人物的時候,可先研究其作品,繼而了解其事跡,最后考察在后人心目中的印象,指導學生更有效地進行自主閱讀,提高他們的群文閱讀品質(zhì)。
三、借助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因為年齡及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小學生普遍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單純關注字詞、語句的現(xiàn)象,很多學生不能著眼全文進行概括歸納,無法把握文章要點。在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傾向,更限制了他們的閱讀效率。使用思維導圖,可直觀地向他們展示閱讀內(nèi)容的全貌,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內(nèi)容結構及思維脈絡,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于高年級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應該鼓勵有能力制作思維導圖的學生讀完文章后,自主制作思維導圖,鍛煉他們對全文內(nèi)容的把控能力,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時候,可指導學生圍繞各段內(nèi)容、典型事例、刻畫人物方法、人物性格特點等,嘗試設計思維導圖,并通過多媒體將他們制成的思維導圖展示給大家,組織全班學生互相評點,討論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的方向。在討論和完善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更好地把握全文內(nèi)容,對文章內(nèi)容形成更深邃的理解,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因為部分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比較豐富,他們設計的思維導圖風格多樣,甚至可帶有小報的色彩。對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注意兼容并蓄,肯定所有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發(fā)展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之,被稱為腦圖的思維導圖,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梳理文章脈絡、培養(yǎng)抽象思維等方面都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有效解決群文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靈活借助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提高閱讀效率和品質(zhì),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武麗霞. 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2.
[2]陸春玲. 淺談運用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措施[J]. 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2020(13):1.
[3]熊園蘭.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J]. 數(shù)碼設計:下,2018,(10):96-97.
[4]王福玲. 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的運用[J]. 傳奇故事:百家講堂,20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