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虹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應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此更好地引發(fā)高職學生參與到教育管理活動中的興趣,助力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鑒于此,本文將針對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有效策略
現(xiàn)階段,教育信息化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工作發(fā)展的新趨勢,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應重視對信息化手段的引入,這樣不僅能提升教師提升教育管理效果,還可為高職生創(chuàng)設一個獨具特色的教學課堂,提升育人質量。為此,我們首先應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展開深入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而后方可對當前的學生教育管理現(xiàn)狀深入研究,進而尋找到一條符合時代趨勢、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的教育管理工作路徑,助力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更有效發(fā)展。
一、高職學生特點分析
(一)學習基礎較差
現(xiàn)階段,很多高職生學籍層次不同,自身學習基礎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優(yōu)化。貪玩好動、不認真聽講、作業(yè)敷衍了事的情況也是甚多,并容易出現(xiàn)越學越不會、越不會越不學的情況,從而實現(xiàn)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習基礎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缺乏良好習慣
當前,很多高職生并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出現(xiàn)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同時,很多高職生的學習理念存在偏差,他們認為自己是考試的“失敗者”,于是便開始自暴自棄,喪失了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在面對問題時,常會存在退縮心理,在學習中缺乏必要的主動性、堅韌性,間接導致高職生的學習主動性逐漸喪失,這對后續(xù)教育管理工作開展極為不利。
(三)自控能力不足
對于高職生來說,良好的自控能力是他們開展高質量學習的基礎,也是他們開展人際交往的關鍵。但是,當前很多高職生的自控能力不足,這就導致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在此信息化時代,很多高職生更是整天手機不離手,在課堂上玩手機、刷視頻等,對其教育管理也產(chǎn)生極大阻礙作用。
二、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現(xiàn)狀概述
其一,教育管理工作復雜。不同生源地的高職生文化水平、生活習慣不同,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復雜性,不利于提升育人效果。
其二,單向性輸出。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取決于師生雙方互動,當前多數(shù)高職院校教師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通常是采用單向管理模式,缺乏與高職生的深入溝通,阻礙了教育管理水平發(fā)展。
其三,全面性不足。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需要從多方面、多層次展開工作,我們應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專業(yè)的高職生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實際上,教師對學情做到心中有數(shù)的鮮少,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提升。
其四,問題反復。很多教師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未能及時總結高職生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導致很多問題存在反復性特點,不利于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優(yōu)化的價值
在信息化背景下,以手機、平板為代表的智能工具在高職校園內得到了普及,他們的體積較小、方便攜帶,若是能將其應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由于高職生已經(jīng)習慣了帶著手機的生活,他們大多都存在隨時拿出手機查看消息的習慣。為此,我們在開展高職生教育管理工作時,可以嘗試轉變思路,對現(xiàn)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展開優(yōu)化,利用高職生喜歡刷微博、用微信、逛QQ的特點,對其展開信息化教育管理,以此增強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信息化背景下,通過優(yōu)化高職生教育管理模式,能夠大幅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還可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后續(xù)展開更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此外,很多高職生習慣于在電腦上學習、看視頻,我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將日常的一些學習文件、教學視頻等發(fā)送給高職生,以此增強學生的觀看力度,幫助其逐漸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教育管理系統(tǒng),打造管理特色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師除了關注高職生的學習情況,還要處理日常各類瑣事,將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等多方面全覆蓋,教育管理壓力大,易使教師感到身心疲憊。為此,我們可嘗試借助信息技術展開輔助管理,通過構建教育管理系統(tǒng)的方式,打造一個更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以此提升管理效率。例如,一些高職院校建立了一個教育管理網(wǎng)站,它可以系統(tǒng)化地管理教學信息、學生資料等內容,這對提升教育管理質量有一定促進作用。在實踐中,教師可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對教育管理系統(tǒng)展開進一步優(yōu)化升級,在功能模塊匯總加入心理素質檢測、模范生展示、班級資源共享等內容,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系統(tǒng)的特色。
在每次考試結束后,教育管理系統(tǒng)可以自動生成成績,并推送給各個高職生,若是有需要還可將成績制成表單,計算各科的平均成績與排名。通過此方式,能夠幫助教師開展更為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工作,這為其之后展開教學優(yōu)化提供了新的依據(jù)。此外,我們還可結合這些信息,對高職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展開更為深度地了解,從而為之后開展針對性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二)創(chuàng)設線上交流平臺,密切家校聯(lián)系
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們更應重視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這對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在以往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與高職生家長溝通的方式通常是面對面交流,每年能夠見面的機會極為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空間、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難以形成家校共育的優(yōu)質局面。為此,我們可嘗試創(chuàng)設一個線上交流平臺,除了教師、學生可以登錄這一平臺,家長也可參與其中。在交流平臺上,家長除了能夠查詢孩子的考試成績、作業(yè)情況,還可查看他們的日常表現(xiàn)等。通過此方式,高職生家長對孩子的現(xiàn)狀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對之后家校共育的開展有重要價值。
另外,我們還可定期與學生家長展開線上交流、溝通,這樣能夠幫助自身更好地了解高職生的想法、生活狀態(tài),加深對學情掌握的全面性,這對后續(xù)教育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有重要促進作用。通過線上交流平臺,我們也可以逐漸拉近與學生家長的距離,讓他們也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從而助力高職生更全面發(fā)展。
(三)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管理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在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不斷普及,教師在開展管理工作時,也應對自身素養(yǎng)進一步優(yōu)化,以此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趨勢。為此,我們除了要借助網(wǎng)絡平臺學習新的知識,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方式,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探尋一套屬于自己的教育管理思路,這樣方可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如下三個層面入手:其一,積極參加信息化教育活動。在此類活動中,我們可以和信息化教育專家展開深入溝通,以此對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展開進一步優(yōu)化。其二,我們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搜尋與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學等有關的內容,以此探尋出一條適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特色管理道路。其三,我們還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與其他高校的教師展開溝通交流,并針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展開討論分析,以此實現(xiàn)集思廣益,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信息化水平都將得到有效發(fā)展,其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也會在無形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借助即時通信工具,提升管理質量
在此信息化背景下,高職生與手機的關系變得極為密切,它們甚至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隨著智能手機的持續(xù)普及,高職生通過即時通信工具展開溝通的頻率變得愈發(fā)頻繁。通過即時通信工具,高職生間除了能溝通學習信息,還可互相分享電影、游戲、圖片等資源,這對拉近他們間的距離有促進作用。手機作為高職生接收外部信息的主要來源,信息的交流與互動是他們最常使用的功能,即時通信也是智能手機的主要特點。
在開展高職生教育管理工作時,我們可以借助即時通信工具和高職生展開更為及時、有效的溝通,這樣能夠讓我們更為深入地了解高職生的思想動態(tài),這對后續(xù)教育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從這一角度分析,我們應深入掌握文字、語音等通信軟件的表達方式和特點,從而與高職生展開更為有效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我們可以幫助高職生逐漸形成較強的學習主動性、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助力其身心進一步健康發(fā)展。此外,我們還可將自己想要為高職生帶來的思想教育整理成文檔或連接的形式,讓他們在課后能夠隨時下載。這種教育管理方式能夠更好地迎合時代發(fā)展趨勢,在實際的高職院校中也能幫助學生接收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使其能夠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各類教學活動中,提升育人效果。因此,將即時通信工具引入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夠有效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從而助力高職生獲得更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水平,我們首先應明確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當前教育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而后方可從構建教育管理系統(tǒng),打造管理特色;創(chuàng)設線上交流平臺,密切家校聯(lián)系;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管理水平;借助即時通信工具,提升管理質量等層面入手分析,以此在無形中促使信息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劉寶地.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1,5(21):187-190.
[2]張丹.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轉變與應對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1,23(13):231-232.
[3]鄭潔,周益?zhèn)ィ趼?,趙春貞.淺析信息化時代高職學生特點分析和教育管理措施[J].科技視界,2020(09):104-106.
[4]花樹洋,程繼明.大數(shù)據(jù)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現(xiàn)狀審視及發(fā)展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9(03):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