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萬貞
摘 要:小學生思想單純、思維活潑,在孩子的世界里顏色應該更加豐富,對此在小學教育中對學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美術教師應該加強對色彩的研究,將色彩教學融入美術課堂之上,指導學生掌握更多繪畫知識、上色技巧,讓學生學會色彩搭配,從而啟發(fā)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的繪畫水平。本文將從色彩教學的意義分析與策略分析兩個角度展開論述,促進小學色彩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色彩教學;美術教學探究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顏六色的世界中,色彩教育對學生人格與審美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的感官十分敏銳,在捕捉色彩信息、辨別色彩種類上有著一定先天基礎,美術教師應該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開展色彩教育,引入認識色彩、欣賞色彩、使用色彩等教學,讓小學生對色彩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小學生在區(qū)分色彩、使用色彩上做到得心應手,促進小學生對美術繪畫、畫作鑒賞產生新的思考。
1.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色彩教學的意義分析
1.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色感,啟發(fā)學生的美術天賦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對顏色豐富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色彩教學有助于對學生色感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對各類色彩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色彩的識別能力,增強小學生感官的敏銳度。在色彩辨別的過程中,良好的色彩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實際色彩快速進行區(qū)分,對色彩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樣學生在繪畫時,對畫面的色彩搭配可以形成一個明確的方向,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1.2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審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小學生看待事物十分簡單,對美丑善惡沒有什么概念,在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什么是好看的、什么是難看的,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的審美價值觀。在生活中涉及到許多美術知識,審美、美學是一個十分抽象的詞匯,要想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讓學生脫離低級趣味,教師可以從色彩教學入手,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優(yōu)秀畫作的鑒賞中,了解色彩、美學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尋找到美、創(chuàng)造出美,從而實現小學生審美素養(yǎng)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全面發(fā)展。
2.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進行色彩教學的策略分析
2.1通過游戲教學法指導學生感知色彩
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游戲教學法在課堂中比較常見,其是一種利用游戲形式來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教學手段,在游戲氛圍的渲染下,課堂的枯燥感與嚴肅感減輕了幾分,使知識與技能更易于讓學生接受。教師將游戲活動與色彩教學相結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習積極性,使小學生擺脫外界事物的干擾,專心致志地學習美術知識,掌握繪畫技巧。在開展色彩教學是教師首先應該以色彩為核心,圍繞著顏色這一關鍵詞設計各種有趣的小游戲,通過輕松快活的氣氛指導學生感知色彩的存在,提升學生對色彩研究的興趣。例如,教師在三原色和三間色的教學中,首先向學生講解三原色和三間色是什么以及調色公式,接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玩一個填色小游戲。教師邀請三位同學扮演三原色,再選三位同學扮演三間色,然后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那兩個顏色可以調配出一個新的顏色,扮演相應顏色的學生就可以靠在一起。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們很快就分清楚了三原色與三間色,在一片歡快的學習氛圍中靠靠記住色彩調配公式,提升了學生對色彩感知的實力。
2.2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學生辨析色彩
在講解美術理論知識時,教師習慣于通過水粉顏料來進行配色示范,引導學生認識色彩,但是這容易受到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調配的色彩有一定的顏色差,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幾乎全面覆蓋小學課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實現色彩調配的全過程演示,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色彩美學。例如,教師在教學色彩的三要素時,首先向學生們講解什么是純度、明度以及色相,在明度的課件演示中,教師以白天與黑夜的天空變化作為案例,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幾個不同時間點的天空拼接在一起,學生能夠清晰的看見天空從白色到淺藍色,再逐漸變深直到黑色,這時學生了解到明度越高顏色最亮、明度越低顏色最暗。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不同色彩拼接在一起,讓學生直觀對比色彩的明暗深淺變化,從而感受到色彩的豐富與奇妙,幫助學生掌握辨析色彩的方法。
2.3通過真實的生活引導學生觀察色彩
生活與藝術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不能脫離于生活實際,必須聯系生活向學生講解各種色彩知識,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觀察世界的五顏六色,感受世界的五彩繽紛。在我們的生活中,春夏秋冬各有各的象征性顏色,天空湛藍、大地深綠、雪花白凈、鮮花紅艷,這些都是色彩在生活中的體現,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多看一看外面世界的顏色,感受色彩世界的絢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生活案例來豐富課堂講解內容,拓展學生的色彩視野,激發(fā)學生的美術興趣,讓學生真正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尋找到一個美麗多彩的世界。例如,教師在講解冷色與暖色時,首先讓學生觀察三種暖色與三種冷色,分別說一下自己的感受。有學生回答自己看見紅色就想起火焰,感受到一股暖意;有學生自己看見藍色就想到大海,感受到涼涼的海風。接著教師展示一些生活圖片,讓學生們觀察顏色,并提問學生“大家在生活中還看見過哪些暖色和冷色呢?”學生們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紛紛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以生活元素為基礎引導學生觀察色彩,豐富學生的色彩知識。
結束語
總得來說,教師應該多開展一些游戲教學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指導學生了解色彩,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辨析色彩,讓學生學會觀察外部世界,逐漸感知到生活中的色彩之美,體會到世界的五彩繽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發(fā)展學生的藝術思維,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使小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海燕.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色彩感的方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24):115-116.
[2]李璐.淺析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