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翔
【摘? 要】情境體驗作為英語課堂的重要教學模式,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與展示學生學習認知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方式。從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出發(fā),突出創(chuàng)設舞臺、自選角色和自由競爭等策略指點,這是建構動感十足的英語課堂的必然需求。本文探討情境體驗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為激活學生學習激情提供外部環(huán)境支撐,是增強學生認知潛能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體驗;角色模擬;英語
課堂
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通過是否看到皇帝的新裝來判斷人們是否聰明,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這個童話故事還告訴我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即便自己做了自認為聰明的事,一旦被揭穿,原來的謊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這樣的童話需要學生帶著新鮮感去品讀,需要學生融入皇帝、裁縫、小男孩等角色中體味他們真實的內心想法,讓他們從彼此交流中捕捉多元思維靈感,給學生足夠的自我體驗機會。
為此,我嘗試以情境體驗的方式帶領學生融入語篇情境,從情境體驗中挖掘學生的內心渴望,讓他們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通過情景劇體驗的方式活化教學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在主動學習認知中催生激情,而且能夠讓學生在不斷嘗試實踐運用中提升語用靈活性和準確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chuàng)新力。
一、讓學生自覺創(chuàng)設舞臺,預設表演情境
一切景語皆情語,都是基于一定環(huán)境氛圍而生成的,體味這種氛圍,應該圍繞相應的空間,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探索的載體。這種載體就是學生圍繞學習內容而產生的不同設想。教師應該盡量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多鼓勵他們創(chuàng)設相應的舞臺,引領他們在主動參與舞臺中生成多元認知體驗。教師留足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設置相應的舞臺,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整體理解設想去深入探知,定能使課程內容充滿生機與活力。
情境體驗就是要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探知和主動嘗試的機會,引領他們在融入語境中生成多樣體驗。我們以The King’s new clothes的Story time為例予以分析,教師可建議學生針對“Why did the King like new clothes?”這個表達主題,運用情境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從中觸發(fā)自己的思維靈感。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感悟,多準備相應的道具、服裝以及相關的化妝品。教師在引導學生設置舞臺的時候,可建議他們就“If you were director,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How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your good classmates?”等話題準備相應的物體,引導學生就各自的準備進行有針對性的探討,歡迎他們結合自己的準備來說出自己的認知。
很多同學根據童話故事的內容,從皇宮、大街以及隨從士兵等多個方面主動準備相應的材料,特別是裁縫所需要的剪刀、尺子以及相關道具,當然教師也可提供相應的幫助。教師多參與學生的舞臺設置,引導他們就“Why do you do like this?”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給他們更多自由協(xié)作探究的機會。很多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人物角色安排、道具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等方面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再結合各自的理解和閱讀需求來設置相應的腳本、場景等,使閱讀不再是單純的讀書和理解。此外,學生通過自由合作探究,能夠在主動準備相應的素材中找到更多可運用的切入點,能夠改變他們閱讀認知的思維和方法,讓文本解讀成為他們不可缺少的提升英語表達運用技能水準的載體。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主動創(chuàng)設相應的舞臺,能找到更多的有效運用切入點,從而獲得豐富感知的體驗機會。教師可多參與學生的舞臺創(chuàng)建,在學生準備相應的素材遇到困難時,多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引導他們就各自的準備說出自己的感思。教師在學生做準備的時候,多給他們相應的指點,引導他們從中發(fā)現更多可運用的素材。教師多與學生一起參與素材準備,讓他們在主動參與舞臺搭建中獲得更多的有效認知和感思。
二、請學生自愿挑選角色模擬,融入語境體驗
情境體驗的核心在于角色的模擬表演,在于讓學生融入情境中自由發(fā)揮構思設想。教師多請學生自愿選擇角色模擬,利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改變傳統(tǒng)依賴教師講解而學習的模式。這種以學生自愿挑選角色模擬的教學模式可以活化課堂教學,能引領學生在動感十足的環(huán)境氛圍中自由表達自己的意愿。學生以不同角色體驗方式融入語境,能改變依賴教師講解而獲得知識的被動學習方式,享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支配權。
從學生自愿角度引導他們關注童話故事,是喚醒他們真正熱愛學習、探知渴望的有效之道。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主動選擇喜歡的角色深入體味,是學生鍛煉自我、發(fā)展自我的必然需求。在The King’s new
clothes中,The King、One man、The other man、Attendants、The little boy等角色,無不有自己的想法,無不有自己的感知?;实巯矚g穿新衣服,還為自己找借口,其實就是臭美。兩個裁縫則抓住皇帝的心理,認為“This is a magic clothes”,是的,自認為自己聰明的皇帝,此時定會心動。再看看那些人們,都希望自己聰明,面對事實卻矢口否認,唯有小男孩說出了真心話。面對這些角色,學生會有怎樣的選擇。同學們都認為皇帝是一個“foolish man”,都希望做像小男孩那樣的誠實人。為此,在角色的選擇上,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喜歡選擇正義的角色,都喜歡小男孩。教師在尊重學生自愿選擇的基礎上,可建議他們嘗試選擇皇帝、裁縫、士兵等不同角色,引導他們從“If you were...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What did you get from ...?”“How are you going to play your role?”等角度深入思考,并一同參與他們的表演。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情景劇中人物的角色關注他們心理的變化,獲取深刻的認知。
教師也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角色,圍繞“How are you going to express the role?”“Why do you think so?”等話題主動從語篇中摘錄相應的信息,使文本由單純的靜止轉變?yōu)樽晕覈L試運用的工具,讓童話故事充滿生機和活力。從人物角色的鮮明表達特征出發(fā),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可實踐嘗試的資源,引導他們在主動轉變學習思維方法中深入探究和理解。
學生結合自己的選擇,能開動腦筋思考怎樣去模擬角色,讓他們從中深受啟發(f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鼓勵他們主動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并嘗試選擇不同的角色去體驗。教師多參與學生的模擬,請他們在模擬嘗試中提升語用準確性。教師可對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的亮點多予以肯定,多邀請學生對自己的角色扮演提出設想和意見,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理解大膽表達傾訴,使閱讀更有趣味。
三、給學生自由表演競爭時機,取長補短提升水平
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都希望自己備受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希望自己能在與同學競爭的過程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通過競爭方式深化理解,能使互動更加多姿多彩,釋放學生的內生動力,讓學生在不斷取長補短中提升自己的英語綜合表達水平,增強自己的學習綜合運用能力。很多學生在自由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才藝,并在相互學習中集思廣益,以此補齊自己的學習短板。
在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理解和模擬過程,鼓勵他們從“Why did you do so for your role?”角度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通過自選評委的方式引導學生自覺參與模擬表演,多給學生展示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從表演的語言、動作、神情、創(chuàng)新等方面去給同學打分,讓他們在相互競爭中集思廣益。在學生相互競爭的時候,教師可設置如下的思考題目:If you meet the same thing,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Do you think the King is a foolish man?引導學生在融入相應的角色體驗中思考自己的表達方法。在學生對角色模式有了更多深刻認知后,可運用指名討教的方式,引導學生對“Can you change the role to play?”話題主動進行針對性嘗試,讓他們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去接觸和了解更多的英語表達運用方式。
學生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自由展示,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能隨心所欲地盡情表演。學生通過表演來領悟文本的表達內容,能自覺融入自己的構思,并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中獲得靈感。很多同學結合“Why did the King think so?”這個話題,從人物角色中找到與之相應的素材。教師以這樣的方式給學生提供自由展示的舞臺,能幫助學生擺脫閱讀文本的枯燥,使學生不再拘泥于文本閱讀,而是在身臨其境中調整表達運用的方法,賦予課外閱讀更多的情境趣味。從情境中捕捉語篇中有趣的現象,能讓學生跳出被動閱讀和表達的泥淖,能使學生在深入互動中找到有趣和有效的運用觸發(fā)點,讓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樂園。很多同學可以此為載體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結合自己的想法去主動發(fā)展創(chuàng)新。
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認知差異,多給他們搭建平臺提供展示機會,并評出優(yōu)劣,讓他們學習取長補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展示才藝,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想法去主動融入其中并展開體驗。教師還應多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設想調整學習策略,引導他們在學習他人經驗的過程中主動完善自己的不足,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活力。在情境活動中,教師可多做學生活動的觀眾與服務者,多引領他們在積極參與互動交流中傾訴己見,讓他們走出不知所措的困境,使課堂活力四射,深受學生青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情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就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環(huán)境氛圍,引導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深化認知,形成深刻的認知印象。學生在情境中準確融入角色心理活動中,嘗試多樣語言、動作、肖像等描述,讓他們在身臨其境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淀深厚認知。這種情境體驗是學生解讀文本的延伸,更是學生拓寬自身認知感思的必然選擇,能讓學生在積極探知中激發(fā)想象思維,增強學習的內生動力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徐希美.加強小學英語情景劇教學,拓寬英語學習渠道[J].吉林教育,2015(13):117.
[2]李丹丹.英文話劇表演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校園英語·上旬,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