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丹紅
摘要:復習課的目標是對己經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進行鞏固、梳理,使得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思維導圖直觀、形象,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各種知識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自主地建構知識框架,能夠優(yōu)化教與學。本文主要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三信息技術高考復習中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思維導圖;信息技術;高三復習
思維導圖主要是運用符號、線條、色彩、詞匯等多種形式來表達和呈現(xiàn)人們的思維過程,模擬思維網(wǎng)絡系統(tǒng)對人們所做的記憶、歸納、總結的工具,是一種把人們放射性的思考運用到具體化的技術手段。充分調動了我們左腦的邏輯、先后次序、數(shù)字,右腦的形象、圖案、顏色、空間,使得大腦的潛能充分開發(fā)。
高三信息技術復習的主要目標就是鞏固各個模塊的知識點,梳理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完善自己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復習可以使知識體系化,提高他們綜合掌握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學實踐,思維導圖能夠較好的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一、借助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在高三的復習中,每個知識點的出題變化多樣,涉及面廣,思維導圖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更加科學、有效。
1.用思維導圖建構知識
思維導圖的應用顏色和圖像歸納知識框架的趣味性相對比較高,語言簡煉,突出注意力。它反映了知識間的一種內在關系、啟迪聯(lián)想。思維導圖中對知識進行了歸納分析,既科學又富有其個性,學生也逐步開始樂意積極地嘗試運用這種與傳統(tǒng)教育中的一些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分析和組織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并且逐漸熟悉掌握了基礎知識建立的方式。
2.知識建構到增強記憶
遺忘曲線已經告訴我們,知識點在實踐中是必須要不斷地反復去記憶,及時的復習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記憶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一個模塊中的知識點就是非常多,有很多的模塊,學生難以對其進行及時的復習鞏固,一個模塊一張思維導圖,記憶起來就容易得多了,大大地節(jié)約了一部分學生的思維和復習時間。
3.記憶增強促進理解能力的提高
思維導圖力圖緊湊的介紹知識點和主要內容,清晰的知識結構,加上合理的邏輯聯(lián)想,知識點和內容結構逐層向著分化層次展開,能夠比較好的幫助提高思維記憶和邏輯理解能力,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復習效率
思維導圖可以使所學的知識以一個主題或者是模塊形式進行呈現(xiàn),便于學生在同一個主題進行復習時,對于相同主題或者模塊進行復習,學生可以能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整合和利用新舊知識的能力將會得到提高。同時,思維導圖的特點是視覺刺激和顏色,更加適應了學生大腦運作的模式,使得學生更易掌握所學的新舊知識。例如我們在重新復習 photoshop 的一些知識點時,可以讓教師引導我們的學生畫出一張如下圖所示的思維指南。
三、借助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學生如果想要真正地制作出一張良好的思維引導圖,必須要弄明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這其實也就是為了要求我們的學生主動地去思考解決問題,進行一種頭腦風暴式的思考,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地構成一個圖形。這就需要學生有意義地對知識點展開組織、搭建“知識框架”。整理所學的資料、整合所學的知識、形成所學的知識地圖、在自己已有的知識框架中嵌入所學的新知識、在所學的記憶體系中固定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糾錯、完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不同的時期繪制的思維導圖,從而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在認知方面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同時也可以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地體會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對自己已經學過的一些知識進行加以組織、整理,從而促使自己的一些基礎知識內容結構更加完整,這樣對同一模塊多次繪制,不僅加強記憶,也能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四、借助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課堂講解知識時,可能是零散的,也可能是從教師的角度歸納的,思維導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自己的角度進行梳理,使學習內容優(yōu)化。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同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也會有不同,可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思維導圖是一種組織思維的工具,可以為教師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與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使學生學會學習。 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合新舊知識,建構知識框架,可以以一種簡單有趣的方式整體把握知識。
參考文獻:
[1]向懷榮《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教育研究學刊 2017.06)
[2]劉長安 《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小學電教2017.06)
[3]高振華 《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復習課中的應用初探》(新課程·教研版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