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碧桃 姚順轉
摘要: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將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將二者整合這一理念,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中提出的要求,也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必須推進好、實施好的一項重要的教育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針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精神,進行深度思考,并認真探索怎么樣才能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怎么樣才能提高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提高小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從而讓他們的學習更加主動,突出他們的主體學習地位。
一、結合文章內容展開讀寫教學
豐富的閱讀量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學語文教材包含很多文章,教師可以先講解教材知識,然后展開寫作教學,達到讀寫相融合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對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來說,可以使其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因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要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詞匯積累習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標記自己不認識的詞語。然后,教師再將學生不認識的詞語進行整合,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細致化講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要圍繞詞匯在文章中的作用進行講解,將陌生詞匯帶入文章,從而做到讀寫相融合。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完成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可以選取一些適合該年齡段學生閱讀的文章,拓寬學生了解世界的渠道。在選取文章時,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新教育理念強調個性化教學。為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在溝通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通過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真正喜歡的事物,然后結合學生的喜好推薦相關文章,使學生真正地熱愛閱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采取適當原則,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閱讀量而給學生造成無形的壓力。過于追求閱讀量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不利于讀寫教學的順利開展。綜上所述,結合文章內容展開的讀寫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豐富閱讀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二、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各個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讀和寫是語文教學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但是固有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忽略了這一點,導致學生沒有建立清晰的邏輯思維,不懂得將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靈活應用,或是學生的閱讀量不夠,對寫作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細讀文章,并深入剖析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技巧。然后,教師再讓學生以文章主題為內容展開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引入該文章作者的有關觀點。但是引入并不代表全盤摘抄,教師可以采取鼓勵式教育,鼓勵學生在摘抄文章詞匯的同時,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寫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構建以讀促寫的高效小學語文課堂。例如,在進行“我的‘自畫像’”習作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一些與該主題有關的文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注意摘抄優(yōu)美詞句,了解寫作手法。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在班級展開對自畫像的討論,引導學生運用所積累的詞匯、語句及寫作手法來描述自己的外貌。教師要認真聆聽學生的描述,及時指出其錯誤的用詞和寫作手法,并且要詳細告知學生錯誤的點在哪里,使學生在日后寫作時可以注意到這一容易出錯的地方,減少錯誤產生的概率。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描述展開以“我的‘自畫像’”為題目的習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讓學生主動進行寫作練習,提高寫作能力,最終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三、運用讀寫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注意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錯誤觀念。語言和文字本就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寫作是思想情感表達的方式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文字表達與言語表達的結合。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進行初步的瀏覽,通過瀏覽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與主題,然后給予學生朗讀指導,讓學生大聲朗讀文章。通過這樣反復的朗讀,學生可以真正懂得文章的主題與作者的情感。此外,還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激發(fā)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個人情感。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寫一篇讀后感或者隨堂筆記。筆記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溫習的過程。學生在整理讀后感和筆記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文章情感。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知識,豐富寫作模式和內容。學生通過長時間的積累,也能養(yǎng)成閱讀中隨堂記筆記的好習慣,提高文學素養(yǎng)。對于《彩色的夢》這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引用上述模式,讓學生結合文章進行隨筆寫作練習。寫作的內容可以是自己的夢,也可以是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彩色的夢。對于不會寫作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結合文章進行仿寫,寫作的知識框架可以先以課文為主,然后再逐漸構建出自己的寫作框架。這個過程是學生思維能力養(yǎng)成的過程。教師要耐心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寫作困難,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真正地熱愛語文閱讀和寫作。
綜上所述,進行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法,堅持新課程改革理念,應用相對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體現(xiàn)小學生主體學習位置,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讀促寫,讀中悟寫,實現(xiàn)課堂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洪言.讀寫結合法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11):104-105.
[2]劉鑫煜.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4):279-280.
[3]吳峰.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