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進行,小學德育教育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有效開展德育教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對小學生加強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和進步,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策略,加強對于小學生德育教育,提升小學生德育素養(yǎng)。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德育缺失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小學語文德育重構措施,希望對促進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缺失;現(xiàn)狀;重構路徑
引言
小學生處于人生中的關鍵時期,是性格養(yǎng)成和個人人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的開展德育教育理念,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yǎng)成,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教育不只是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還要以培養(yǎng)學生具備更高的道德觀念,樹立正確的三觀為目標,有效開展德育教育,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開展德育教育,實現(xiàn)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一、小學語文德育缺失的現(xiàn)狀
1.傳統(tǒng)德育教育形式單一,學生缺乏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中,教師往往采取填鴨式的教學策略,這大大增加了學生的抵觸情緒,不利于學生德育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單一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諸多困擾,使學生對于德育的學習缺乏積極性,使學生不愿意進行德育的學習,造成小學德育教育的失敗。因此教師要針對此項問題開展積極有效的研究,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德育教育理念,促進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教師缺乏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被不同程度的忽視,學校和教師沒有對小學生德育教育進行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夠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也沒有有效的開展德育教育,沒有承擔起教書育人得職責和擔當,給德育教育的開展帶來較大的阻礙,不利于學生德育素質(zhì)的有效提升。沒有在內(nèi)心深處建立德育的標準,這對于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
二、小學語文德育重構措施
1.利用書法教學,開展德育重構
書法藝術是中國獨特的藝術形式,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內(nèi)涵。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字的形式一直流傳至今,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歷史古代人民留給我們珍貴的財富。對此,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書法教學的重要價值,從而通過與德育滲透融合,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zhì)和文化底蘊。教師要在學生的日常書法學習中,引導其充分認知中國漢字的文化魅力,感知書法藝術之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除此之外,書法學習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文化修養(yǎng),還能夠鍛煉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zhì),推動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健康發(fā)展。學生通過學習書法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鍛煉自己的專注力,使自己更能夠專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有效抵御外界的干擾,全身心的投入到書法創(chuàng)作之中。
2.利用閱讀材料豐富德育教育
閱讀是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體現(xiàn)德育的教材有很多,如何合理靈活地運用是成功進行德育教育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教材閱讀外,還應提供適量的課外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為學生提供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道德方面的優(yōu)秀材料,以擴大他們對學生影響。例如,學習小學語文六年級課文《唯一的聽眾》時,要明確課文的主要思想是向學生傳達學習的信心和在逆境中永不放棄的精神。課后,教師可建議學生閱讀表達相同觀點的文章,并鼓勵他們完成閱讀。通過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高尚道德操守的理解,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
3.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增進與學生的情感
在小學語文德育重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服務意識,在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校園、班級的和諧,才能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新形勢下,德育教育的開展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樹立服務學生的意識,學校作為培養(yǎng)祖國下一代的重要的機構,在德育教育的問題上,要加強重視。針對學生的特點,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學生的特色化管理,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性發(fā)展需要,做到用真情感化他們,加強溝通交流。同時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自身特點,采取特色化的教學管理工作,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具體的管理方法要從充分照顧個體差異以及學生心理的特點,開展學生的管理工作,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語文德育缺失的現(xiàn)狀與重構路徑,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積極采取利用書法教學,開展德育重構、利用閱讀材料豐富德育教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增進與學生的情感等策略,提升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水平。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保障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軼輝.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分析[C].,2019:112-113.
[2]李振燕.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德育滲透淺析[N].白銀日報,2017-11-04(003).
[3]鄒曉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