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中醫(yī)認為,心屬火,夏亦屬火,進入夏季,心氣火旺,故老人尤須重視養(yǎng)心。調(diào)飲食是必要措施之一。那么,老人養(yǎng)心的食療要訣有哪些呢?
飲食應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每餐以七八成飽為宜。飲食以清淡、新鮮、易消化、富營養(yǎng)為主,適當多吃些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瓜果及魚蝦、瘦肉、豆制品等。烹調(diào)時力求色、香、味俱全,以增進食欲。少吃油條、烤餅、肥肉等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以防生痰、生熱、生濕。忌食生冷食物,如冷飲、涼粉、冷茶等,以防損傷脾胃。中醫(yī)有五行養(yǎng)生的理念,夏季與心、紅色對應,因此,適當吃紅色食物有助養(yǎng)心,比如紅棗、櫻桃、葡萄柚、胡蘿卜、番茄、紅豆等食物。常吃香蕉等預防便秘,減少心肌梗死的誘因。性烈的白酒也不宜飲。最好能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做一些養(yǎng)心的粥茶膳,以護心療疾,安度盛夏。
桂圓粥 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桂圓、粳米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熬煮成粥,調(diào)入白糖即成。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尤其適用于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
注意:喝桂圓粥忌酒、濃茶、咖啡等物。
蓮子粥 蓮子20克,粳米100克。將蓮子用溫水浸泡去皮、去芯磨成粉狀,與淘凈的粳米同煮成粥。有祛熱解煩、安神養(yǎng)心、益腎固精、健脾斂腸之功效。
苦瓜粥 苦瓜100克,大米100克??喙舷磧羧ト浚谐尚K,將大米100克淘凈加水煮沸,再放入苦瓜、冰糖、精鹽適量煮成粥。有消暑降熱、清心明目、去煩解毒之功效。
麥冬粥 麥冬30克,粳米100克。麥冬煎湯取汁,與粳米煮粥。有養(yǎng)心安神、滋陰潤肺、祛暑降溫之功效。
三仁粥 桃仁、棗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桃仁、棗仁、柏子仁打碎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3次,過濾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有養(yǎng)心安神、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于瘀血內(nèi)阻之胸部憋悶、時或絞痛、心失所養(yǎng)之心悸氣短、失眠多夢、陰津虧損之大便干燥等癥,舌質(zhì)紅或瘀點、瘀斑。
香蕈玉米粥 香蕈30克,玉米粉50克,粳米90克,白冰糖適量。先將香蕈洗凈切細,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再放玉米粉、香蕈和白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有養(yǎng)心神、益氣血、降脂、抗癌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冠心病、高血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糖尿病、神經(jīng)官能癥及更年期綜合征等。
柏子仁茶 柏子仁15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l劑。有安神養(yǎng)心、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于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者。
麥冬滋陰茶 麥冬15克,五味子3克,百合、枸杞各9克。將諸藥洗凈,裝進較大的茶壺中,加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數(shù)次。有收斂元氣、寧神安心、滋陰護肝之功效,適用于口干、心慌等癥狀。
桂圓洋參茶 桂圓肉3克,西洋參1克,冰糖適量。將西洋參切成小碎塊,與桂圓肉、冰糖一起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20分鐘,飲后可將藥渣嚼服。每日1劑。有補心益脾之功效,適用于心脾兩虛的失眠。
安神鎮(zhèn)靜茶 丹參5克,山楂5克,桂圓5克,當歸5克,夜交藤5克,柏子仁5克,延胡索5克。將上藥切碎,開水浸泡20分鐘代茶飲用,次數(shù)不拘。有安神鎮(zhèn)靜、活血止痛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心血虛、心血瘀阻之心悸怔忡、頭昏目眩、失眠健忘、記憶力下降、胸部刺痛等癥,舌質(zhì)紫暗、脈象沉澀。冠心病等病人宜長期飲用,有治療或輔助治療作用。
順心飲 熟地黃5克,山茱萸5克,丹參5克,人參3克,郁金5克。將上藥切細開水泡15~20分鐘后徐徐飲用,次數(shù)不拘。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腎之功效,適用于心腎陰虛之心悸不眠、心煩盜汗、胸悶刺痛、氣短乏力、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等癥。
柏子仁燉豬心 柏子仁15克,豬心1具。將豬心洗凈,用竹片剖開,將柏子仁放入豬心內(nèi),入砂鍋,加水適量,隔水煎熟,以豬心透爛為度。食豬心,喝湯。有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腸之功效,適用于心血虛、心陰虛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以及老人血虛便秘等癥。
五圓全雞 凈母雞1只(約重125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15克,烏棗15克,蓮子肉15克,枸杞子15克,冰糖30克,蔥10克,姜5克,精鹽、料酒、胡椒粉各適量。將凈雞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將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放在碗的四周,再加上冰糖、精鹽、料酒、蔥、姜及清水少許。上籠蒸2小時,取出調(diào)好味,撒上胡椒粉即成。
有補血養(yǎng)心、益精明目功效,適用于心脾氣血兩虛而致面色蒼白、心悸心慌、胸悶氣短、失眠多夢或病后、產(chǎn)后體虛者,是理想的營養(yǎng)滋補佳品。常人食用更能增加營養(yǎng),增進食欲。
杞圓蒸鴿 嫩鴿3只,枸杞子25克,桂圓肉10克,蓮子50克,豬肘肉500克,荔枝12個,紅棗12個,黃酒、精鹽、冰糖、胡椒粉、蔥、生姜、雞油、甜酒汁、花生油各適量。
豬肘肉切成塊,下沸水鍋中氽一下?lián)瞥?,洗凈血沫。荔枝剝殼,去核,洗凈。枸杞子揀去雜質(zhì),洗凈。紅棗洗凈蒸熟,去皮及核。宰鴿除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用沸水氽一下,瀝干,抹上甜酒汁,下油鍋炸至淺紅色。將鴿放缽內(nèi),并放豬肘肉、黃酒、蔥、生姜、精鹽、冰糖、胡椒粉,加水適量,上籠蒸至九成熟時,去豬肘肉、蔥、生姜,加枸杞子、桂圓肉等配料,上籠蒸1小時,至鴿肉熟爛,放入胡椒粉。吃枸杞子、桂圓肉、蓮子、豬肘肉、荔枝、紅棗及鴿肉,飲湯汁??煞謹?shù)次食用。有補心養(yǎng)肝、益氣滋陰之功效,適用于心肝血虛而致心悸心慌、膽怯易驚、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等病癥。
參苓雞蛋羹 人參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棗仁10克,雞蛋2只。先將人參、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鍋內(nèi)放清水,加入人參、生姜、酸棗仁水煎20分鐘后,濾去藥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適量攪勻,再將雞蛋打入稍煮一會即可食用。有安心神、益氣血、補虛弱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心血不足、氣血虛弱、四肢酸軟、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以及缺血性、更年期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