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詩詞教學要拓寬閱讀視野,跨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與嘗試。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辛棄疾詞作,取得的效果令人欣喜。具體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有“辛詞面面觀”“閱讀整本書”“草畫思維圖”“創(chuàng)意推薦詞”“致信辛棄疾”“學做小詞人”等。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探究;辛詞教學;實踐活動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詞,自然成為可供深入挖掘和探究的重要對象,也成為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辛棄疾詞作,取得的效果令人欣喜。以下是我們歷時一個半月的自主探究實踐。
一、 “辛詞面面觀”
我先引導學生熟讀七八篇辛詞。在詞作的誦讀中,我們一起重溫千百年來那始終讓人怦然心動的旋律。一遍遍吟詠,一首首誦讀,每讀一遍,學生都身處詞境,靜靜地感受詞間的豪邁、婉約、靈秀、壯闊與哀傷;慢慢地了解辛棄疾善用神話和典故表達情感、長于靈活運用修辭手法的特點,逐漸深化詞的內(nèi)涵的寫作手法。
讓學生直觀感受辛棄疾詞作的風格情感及表達特點,這是打基礎(chǔ)的一步。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對作品本身和辛棄疾作為詞人的身份有了深入的認識。
二、 “閱讀整本書”
在對作品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我讓學生帶著對作品的感受自行選擇閱讀關(guān)于辛棄疾的傳記?!稄娜f里江山到燈火闌珊:辛棄疾傳》《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男兒到死心如鐵:辛棄疾傳》《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傳》《詩詞王國漫游記:進擊的辛棄疾》《眾里尋他千百度:辛棄疾詞傳》《辛棄疾集》《辛棄疾詞選》……通讀一本乃至多本有關(guān)辛棄疾的整本書后,學生對辛棄疾所處的年代、社會背景、生平事跡有了一定的了解。其間,學生興趣點不同,閱讀重點有所側(cè)重。據(jù)我觀察,大部分男生熱衷討論辛棄疾的英勇善戰(zhàn),大部分女生卻對他的田園風格比較感興趣,大家根據(jù)自己想探究的內(nèi)容,對全書進行了精讀與略讀。
讀辛棄疾的詞,我們初窺這位南宋英雄波瀾壯闊人生的一角;讀他的傳記,我們不僅能完整了解他一生的豐功偉績,樂其所樂,悲其所悲,還能透過文字體味他的愛國之心,領(lǐng)悟其詞中真意。
三、 “草畫思維圖”
閱讀固然使我們完整了解了辛棄疾偉大的一生,但若要論提綱挈領(lǐng)、言簡意賅地把握其生平事跡、性格特點、創(chuàng)作風格等,還得依靠思維導圖。我讓學生在經(jīng)歷了整本書閱讀之后,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與辛棄疾有關(guān)的重大事件或與辛棄疾性格特質(zhì)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用相互隸屬或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層級圖展示出來,把關(guān)鍵詞與圖表、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在學生筆下,辛棄疾“心懷壯志,允文允武”。他們以關(guān)鍵事件為枝干展開探索,展現(xiàn)出了一個精通兵法、敢于躍馬揚刀的英雄;以“生擒張安國”“萬字平戎策”“滁州初建功”“創(chuàng)建飛虎軍”“帶湖初歸隱”“檢閱十萬松”“了卻天下事”等人物重要成就為主軸,展開枝葉,概述其人生歷程;以“英雄青年”“無奈中年”“苦悶?zāi)耗辍睘闀r間軸,研究他的生平及各個時期的代表作,“看到”一個在夢中金戈鐵馬、在現(xiàn)實中只能舞文弄墨的落寞英雄;以“豪放詞的雄壯”“田園風的柔美”這樣的詩詞風格為主線,深入探究詩詞表達特點;聚焦“辛棄疾與他的醉”的主題,走近一個借酒消愁、壯志未酬的英雄……
勾勾畫畫,梳理歸整,這不僅是對學生歸納總結(jié)能力的鍛煉,也考驗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親手設(shè)計、規(guī)劃思維導圖,辛棄疾的人物形象更加直觀,在學生心中立體、豐滿起來。
四、 “創(chuàng)意推薦詞”
在“創(chuàng)意推薦詞”探究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推薦詞的撰寫。推薦詞要求高度概括人物性格、生平事跡等,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收集資料、歸納、概括、總結(jié)的能力,是從理論到實踐的第一步。在設(shè)計推薦卡、撰寫推薦詞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得以激發(fā),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升。以下是學生的推薦詞展示:
他英勇無畏,年少就統(tǒng)帥數(shù)十千人馬與金軍激戰(zhàn);他一片忠心,寫下的收復大計《美芹十論》名聲大震;他文采出眾,筆下的詞篇激昂悲壯,千古留名;他以武成名,因文傳世。他就是他,文武雙全的典范——辛棄疾!
閱讀為學,寫作為用,學以致用。撰寫對辛棄疾的推薦詞,是對吸收到的知識的回爐再造,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使他們能夠掌握一種實用的文體,舉一反三,演講詞、宣傳畫皆能信手拈來。
五、 “致信辛棄疾”
設(shè)定特定的歷史情景,融合對書信形式的掌握,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和表達,能使其實踐能力再度提升。以下是學生的書信內(nèi)容展示:
給辛棄疾的一封信
致幼安前輩:
二十一歲時,你帶兩千義士反金;二十五歲時,你作軍論《美芹十論》;四十歲時,你創(chuàng)立“飛虎軍”;四十二歲時,你為平民閑居帶湖;五十四歲時,你修建福建郡學;六十七歲時,你于九月初十病逝。你這一生,充滿了悲憤和不甘。
我最欣賞的是四十二歲的你。你寫就了《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頭,新荷十傾。多美的意境。和田居中挺立的松竹做伴,總能保持心境的平和。你能用一把劍刺殺萬國天兵,也能用一支筆描繪四周美景。你在泥土中嗅到來年的希望,于小溪中品到山川籠罩下的閃爍美景。田園生活里不僅僅有辛勤勞作,更有攬月而坐、飲泉而唱的恬淡。山外,艱難的處境讓人望而卻步;山內(nèi),閑適的生活令你手足無措。鴻鵠永遠無法成為燕雀,正如你永遠成為不了一個真正的農(nóng)夫。你不僅是詞中之龍,也是“志中之豪”。
書信是華夏流傳千年的交流方式。給辛棄疾寫封信,不僅寄托了學生對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思念,也鍛煉了文筆,以求“意到言前達,詞于筆下流”。
六、 “學做小詞人”
接下來,讓學生選擇自己欣賞的詞牌,自行填詞。完成這項任務(wù),是對之前5個環(huán)節(jié)的效果反饋,需要學生融合對作品的理解、詞人風格的模仿、字詞韻律的把握、作品立意的升華等。欣喜的是,全班學生都完成了這項考驗,創(chuàng)作出了自己的作品。我們還通過家長評審團,公平、公開、公正地評選出了15名作品突出的“小詞人”?!疤钤~練習”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高。這是學生的詞作展示:
鷓鴣天·懷辛幼安
幼安英勇允文武,沙場戰(zhàn)金曉今古。
春風拂面志高遠,奈何皇廷已至暮。
稼軒士、回村遙,醉后憂緒方能消。
卻是不見金仆姑,夢闌酒退愁通宵。
西江月·致辛幼安
十論九議名揚,剩水殘山斷腸。
五十騎卷向河梁,欲展旌旗十萬。
八百里麾下炙,萬歲殤君王事。
知我心憂二三子,空垂白發(fā)千尺。
詩言志,詞言情。與詩的整齊格律不同,詞可隔句押韻,可中間變韻,宜于傳唱,長于表情。當我們欣賞了辛詞的雄偉壯麗與鐵骨柔情后,不妨淺斟低唱一首,送給這位偉大的詞人,也激勵自己傳承中華文化、傳播中文之美。
經(jīng)歷了一個半月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學生閱讀了辛詞、關(guān)于詞人辛棄疾的整本書,完成了思維導圖、推薦詞、給辛棄疾的書信、填詞等語文綜合性實踐,在閱讀和寫作的時間、空間上產(chǎn)生了有效的拓展,呈現(xiàn)出一個和諧的讀詩、學詩、賞詩的課堂。
自主探究,喚醒了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發(fā)現(xiàn)了每一首詩詞都是一個故事,每一位詩人都是一段歷史??缭角?,我們在詩詞里觸碰偉大的靈魂和高尚的人格,引領(lǐng)學生互動、聯(lián)想、回憶,從一首詞到一位詞人,且讀且吟且說,沿循詞人的人生軌跡,感悟作品的風格韻味。今日我們走近一位詞人,明日我們將開啟對其他詞人的探索之旅。詩詞之美,詩詞之韻,便在這一過程中變得更加回味悠長。
(唐禧,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