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在為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教學活動指明發(fā)展方向、帶來改革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體育課程教學觀念,結合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以及新課標各項要求,探索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策略,在保證體育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為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綜合素質提高奠定堅實穩(wěn)固的基礎?;诖耍恼乱粤⒍ㄌh為例,分析新課標背景下學生開展立定跳遠訓練的重要性,并且提出相應教學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體育課程;立定跳遠;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43-0022-04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體育課程教學觀念,豐富體育運動形式與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從各個層面開展訓練,保證學生的運動能力穩(wěn)步提升。小學時期學生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為學生布置針對性較強的立定跳遠訓練計劃,可以確保學生運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同時得到有效培養(yǎng),確保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迎接學習活動以及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挑戰(zhàn)。
一、 新課標背景下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立定跳遠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標背景下,立定跳遠已成為我國小學體育課程的核心構成部分,同時也是小學生必學的體育項目之一。這一運動項目貫穿于初中體育考試到大學體育測驗的全部過程,對學生發(fā)展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是一項極為關鍵的體育項目。訓練的目的與價值在于鍛煉學生下肢力量,保證學生身體柔韌性以及身體協調性,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立定跳遠由預擺動作、起跳動作、騰空動作以及落地動作共同構成,而腿部力量會對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帶來巨大影響。因此,要想在立定跳遠當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需要得到強健腿部力量的支持。但目前小學生體能無法達到理想狀態(tài),繁重的課業(yè)壓力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探索欲望與學習興趣,長時間保持坐姿,也導致學生腿部肌肉力量較為貧弱,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更加難以通過立定跳遠訓練收獲成就感,嚴重打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也導致體育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立定跳遠的作用與價值無法充分體現與充分發(fā)揮,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常見教學方法
(一)啟發(fā)式教學法
啟發(fā)式教學是指通過啟發(fā)思維,從而順利實現學生自我領悟這一目標。教師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由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本的現代化課堂教學模式。小學低年級學生受到年齡結構限制,無法獨立完成或順利學會具備一定難度的立定跳遠動作,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在立定跳遠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做出精準示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由學生結合教師示范動作開展一系列模仿式訓練。在實際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在恰當時機,指出學生在模仿環(huán)節(jié)所遇到的一系列動作偏差問題,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順利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要領,并且對這項運動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教學法
就低年級學生而言,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儲備并不充盈,缺乏社會經驗,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判斷能力明顯弱于成人,因此教師應當將理論講解以更加生動、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以有效降低學習難度,便于學生理解。為此,教師應當將課堂教學內容錄制成教學視頻或者制作成教學課件,將連貫性動作、復雜性動作拆分組合進行分解教學,并且通過一系列慢動作解析,降低動作要領接受難度。為學生帶來直觀的刺激,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性與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對立定跳遠動作要領的掌握程度與理解程度。
例如:在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立定跳遠動作教學時,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與學習興趣。在戶外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受到時空的限制,學生較難完成理論知識內化;而在室內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紛亂復雜的技術動作以更加便捷、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精準掌握一系列動作要領。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播放現場實時畫面,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學生的訓練動作拍攝下來,制成教學視頻,在多媒體投影設備上進行播放。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自身以及其他學生動作是否存在偏差,做出針對性優(yōu)化與針對性調整,同時觀看角度可以隨意切換,避免受到場地因素的影響。
(三)趣味性教學法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接觸正式教育時間不長,因此在體育課程學習環(huán)節(jié)缺乏正確的學習觀念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之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對新鮮事物擁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面對枯燥乏味的理論講解,學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難以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針對低年級學生開展立定跳遠教學時引入趣味性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一系列體育課程學習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優(yōu)勢,克服重重挑戰(zhàn)、重重阻礙,收獲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針對小學二年級學生開展立定跳遠這一動作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視頻動畫,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確保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情景當中完成訓練任務。由教師為學生開展精準的動作示范與動作講解,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開展立定跳遠訓練。在優(yōu)質學習環(huán)境以及學習氛圍當中,完成一系列自主學習任務,可以確保學生擁有良好的運動狀態(tài),全情投入地參與立定跳遠訓練環(huán)節(jié),順利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掌握正確的跳躍姿勢以及落地姿勢。
三、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立定跳遠實踐教學策略
(一)科學選擇參照物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立定跳遠項目學習環(huán)節(jié),由于部分學生并未掌握正確的跳躍方法及落地方法,因此立定跳遠成績無法達到理想狀態(tài)。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秉承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生自主意愿。首先,帶領學生精準認知立定跳遠項目,掌握最為常規(guī)的訓練方法,并且為學生精準講解需要遵守的基本規(guī)則。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選擇科學的講解方法,借助一系列媒介以及輔助工具開展分析,科學選擇參照物,確保學生精準掌握正確的起跳方式與落地方式,并且在實踐訓練環(huán)節(jié),掌握正確的立定跳遠技巧與方法。其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開展更加直觀的示范,確保學生充分掌握參照物存在的價值以及意義,順利完成立定跳遠訓練任務。
例如:在小學一年級體育課程立定跳遠教學環(huán)節(jié),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兩個柱子之間綁上一根皮筋,引導學生在皮筋下方開展團身跳訓練。待學生掌握一系列動作要領之后,可以在基礎團身跳之上引入屈膝舉腿動作以及蹬地起跳動作,隨后調整皮筋高度,要求學生試著在皮筋上方進行起跳。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精準掌握完整的動作要領。通過此種方式開展立定跳遠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這一體育運動項目的理解程度,以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教學活動的挑戰(zhàn),順利完成訓練任務,同時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彈跳力都將得到有效鍛煉。
(二)對學生開展精確指導
待學生已經掌握基礎動作要領之后,小學體育教師需要為學生預留充足的自主發(fā)展空間與自主展現空間,確保立定跳遠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要求學生在實踐探索環(huán)節(jié),不斷摸索立定跳遠技巧,從而確保學生身體運動能力穩(wěn)步提升。在此環(huán)節(jié),小學體育教師應當觀察學生的動作,分析學生技術層面所遇到的共性問題。若是學生并未精準掌握立定跳動作要領,不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跳遠成績,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在針對低年級學生開展立定跳遠教學時,教師應當為學生開展精確的技術指導,確保學生精準掌握立定跳遠技巧。必要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訓練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指導,并且有效糾正學生在動作層面的典型問題,避免學生由于選擇不當的動作,而造成身體損傷。在此基礎上,學生只有精準掌握立定跳遠方法,才可以擁有更加廣闊的提升空間,從立定跳遠項目訓練環(huán)節(jié),感受小學體育課程的樂趣。結合目前學生實際訓練情況展開分析,多數小學低年級學生并未掌握標準的技術動作,在訓練環(huán)節(jié)存在大量的共性問題。部分學生并未在立定跳遠環(huán)節(jié)目視前方,雙腿也并未保持與肩同寬;還有部分學生在起跳環(huán)節(jié)猶豫不定,并未掌握正確的起跳時機。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生在下落時,身體呈現直線下降狀態(tài),這一問題容易導致學生在落地后摔倒。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教師應當指出學生在動作方面的偏差,并且為學生帶來精準的動作示范,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開展一系列訓練,有效改善動作,確保一系列技術指導可以得到深度落實與有效落實,學生才可以精準掌握這一動作要領,在不斷深化的訓練環(huán)節(jié),顯著提升運動能力,體會運動所帶來的樂趣。
(三)構建更加完善的課堂評價機制
在學生開展自主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體優(yōu)勢,可以在恰當時機適當穿插趣味性活動,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訓練熱情,確保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一系列體育運動環(huán)節(jié)中。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對整個訓練過程開展針對性評價,選擇激勵式評價語言或賞識性評價語言,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選擇多元化評價模式,既可以對學生個體發(fā)展單一式評價,同時可以將全體學生分為若干訓練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的整體表現展開評價,在學生運動表現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秉承多元化評價原則,既需要針對學生的運動成績展開評價,同時需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以及跳遠姿勢方面的發(fā)展與成長,從而確保學生精準掌握一系列動作要領,合理使用一系列技術動作。從多元化層面展開綜合性評價,才可以更加深入地判定學生學習表現,井然有序地推進一系列訓練活動。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還應當結合學生發(fā)展需求,設計一系列帶有競賽因素的訓練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運動能力,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要求全體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開展熱身運動。在聽到教師指令后,學生開展跳遠,對跳得最遠的學生進行嘉獎,這是最為有效與最為直接的檢測方式,同時也是一項極為優(yōu)質的激勵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總結經驗,結合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優(yōu)化、不斷調整測試方案,將全體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開展跳遠接力訓練,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得勝利,并且受到教師的鼓勵與獎勵。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開展組內互評,分別選出綜合能力最強、動作最為標準以及跳得最遠的學生,通過綜合性評價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運動能力的掌握程度,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運動自信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一系列訓練活動當中。
(四)科學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
為確保學生以良好的狀態(tài)迎接訓練挑戰(zhàn),教師應當在訓練環(huán)節(jié)引入趣味性元素,設計趣味性活動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入游戲項目以及趣味性元素,將立定跳遠項目作為核心依托。需要注意的是,小學體育教師在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以及活動組織環(huán)節(jié),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優(yōu)勢,結合現有的一系列教學條件以及學生實際發(fā)展需求,做出針對性設計,這樣才可以確保一系列教育資源優(yōu)勢可以充分體現充分發(fā)揮,引導學生順利進入針對性訓練氛圍當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訓練熱情以及訓練積極性,確保學生在一系列趣味性的活動氛圍當中,不斷提升對立定跳遠動作要領以及運動技能的理解程度與掌握程度。在具體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與學生發(fā)展需求相符的趣味性教學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小學體育課程立定跳要求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青蛙跳荷葉這一游戲活動,要求學生扮演小青蛙,在起點處,為學生設置遠近不同的大荷葉。由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荷葉進行立定跳遠訓練。首先,小學體育教師應當要求學生開展自行訓練,確保學生可以在自行訓練環(huán)節(jié),熟悉整個活動流程以及活動規(guī)則。其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并且設置獎項為學生排名,通過此種趣味性活動,可以確保學生競爭意識得到有效激發(fā),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訓練環(huán)節(jié),不僅營造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同時可以確保學生精準掌握立定跳遠動作技巧與動作要領,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運動能力,將學生分為人數均等、總體能力相當的若干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通過此種訓練方式,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能力都將得到有效培養(yǎng)、有效提升,順利達成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綜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四、 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立定跳遠是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的核心構成部分,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科學選擇參照物、對學生開展精確指導、構建更加完善的課堂評價機制、科學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等方式開展立定跳遠教學。在保證立定跳遠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穩(wěn)步提升的同時,也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助力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早日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曾蘭芳.基于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體育教學研討:以三年級“立定跳遠”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2(6):75-76.
[2]縱克.落實“教會、勤練、常賽”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以小學中高年級籃球教學為例[J].體育教學,2022,42(3):8-10.
[3]吳嗣勇,顧德新.“學練三個一”視角下小學體育情境教學的實踐運用:以水平一(二年級)《仰臥推起成橋的技術方法》課為例[J].體育教學,2022,42(5):50-51.
[4]陳莊明,韋尚霖,吳華彬,等.不同課外體育項目對小學生人格特質影響的比較研究:以廣州市某小學足球、羽毛球、籃球項目校隊班為例[J].青少年體育,2022(4):46-47,33.
[5]黃茜茜.小學體育課堂“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策略:以小學五年級《耐久跑練習方法》單元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2(8):56-57.
[6]黃典毅.中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中體育項目開展的現狀及對策:以福州市體育項目傳統學校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1,7(11):93-95.
[7]董燦,陳艇.小學低段親子體育健康日活動的實施與策略研究:以寧波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一年級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2):76-77.
[8]徐艷賢,王春花,萬張燕.小學興趣化課改下對海派體育課堂結構化教學的思考:以四年級《籃球:行進間運球4-3、4》為例[J].體育教學,2021,41(8):56-58.
作者簡介:陳奇杰(1989~),男,漢族,浙江建德人,杭州市臨平區(qū)信達外國語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