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蓉
“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淺談
葛玉蓉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川港小學,江蘇南通226300)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diào)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而“立德樹人”理念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人才培養(yǎng)的深刻內(nèi)涵。在“立德樹人”理念指導下,需要堅持德育為先。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是進一步突顯出來。因此,筆者對學校德育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搜集整理,并著眼于教學實踐進行了研究。而本文將結合研究中產(chǎn)生的認識,具體闡述小學階段的德育現(xiàn)狀,并思考如何在“立德樹人”理念指導下開展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立德樹人;小學班主任;德育
“人無德不立?!边@意味著無論社會與教育環(huán)境如何變化,對個體思想道德的發(fā)展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小學作為系統(tǒng)教育的起點,無疑是學生思想觀念與意志品質發(fā)展的奠基時期。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很多不良因素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不良影響,這無疑對學校德育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提升德育實效性逐漸成為教師廣泛關注的問題。其中,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無疑會對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具有引領與導向作用。在長期以來的班主任工作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班主任的德育職能并未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班主任應不斷進行探索,思考怎樣提升自身的德育效能。通過這一過程,有利于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
第一,對德育缺乏正確的認識。首先,對德育的理解比較片面。盡管很多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教育工作當中,德育課程與活動的“讓位”仍然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這說明教師并未真正將德育擺在應有的高度。其次,德育目標的設置仍然不夠合理。很多教師與家長完全將良好的思想道德等同于聽話、懂事,并且認為德育質量提升的標志就是培養(yǎng)出了“好孩子”。毋庸置疑,這種過于片面的目標很難真正提升德育實效。最后,班級制度的建設比較落后。主要表現(xiàn)為過于追求形式的新穎、多樣,卻難以將德育引向深處。
第二,德育內(nèi)容不夠完善。一方面,教師選擇的內(nèi)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不是十分密切,德育內(nèi)容多為一些空洞的理論,忽視了德育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這不但增加了德育內(nèi)容的抽象性,而且難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另一方面,過于重視思想方面的教育,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內(nèi)容則較少涉及。這種情況的存在,容易導致學生心理問題多發(fā)、法治意識淡薄。
第三,德育方式單一。良好的德育方法對于德育效果的提升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語言講授。毋庸置疑,在這種單一的“灌輸式”教學中,學生普遍會感到德育過程比較枯燥,并且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深入?yún)⑴c。同時,在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當中,教師依然牢牢掌握德育工作的主動權,而學生則只能被動接受和理解。而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必然會使學生對德育內(nèi)容的理解大打折扣。
第四,家長對德育的重視程度不足。一方面,部分家長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甚至將學校教育完全等同于文化課學習,而對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則是比較忽視的。另一方面,一些家長認為教育工作完全是學校的責任,學生的德育也應完全交由學校負責。而這一理念導致學生德育活動完全局限于學校當中,從而使德育教育體系存在缺失。
1.及時轉變德育觀念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直接負責人,需要組織和策劃各項德育活動。而為了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為此,班主任需要積極參與各項教師培訓工作,及時了解最先進的德育理論知識,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
當前的社會發(fā)展十分迅速,對于公民素質的要求不斷更新,再加上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過程具有特殊性與復雜性,所以要求班主任需要具備比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
首先,班主任要有淵博的學識。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光亮,教師應該吸收進整個光的海洋?!边@意味著班主任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術見識與扎實的專業(yè)功底,除了掌握德育知識之外,還需要具有堅實的學科知識框,并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其次,班主任要有高尚的品格。班主任通常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chǎn)生榜樣示范作用,所以作為德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品格的引路人,班主任需要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將品格修煉視為終身的必修課。為此,班主任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從而通過自己的思想觀點、工作作風、生活態(tài)度、精神面貌等方面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再次,班主任要具備出眾的教育能力。第一,班主任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準確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第二,班主任要具備出眾的組織管理能力。班級管理中的事務比較煩瑣,并且學生的情況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所以班主任需要不斷提高組織能力,以妥善處理德育中的各項工作。第三,班主任要有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反思是總結德育經(jīng)驗和進一步提高德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自我反思能力同樣是班主任應該具備的。最后,班主任要有真摯的情感。德育并不是講解沒有情感的空話,而是需要將情感要素貫穿于德育全過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傊谛W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是極其必要的。
3.改進德育組織方式
有效的德育方法是提升德育質量的必要保障。在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中,一個突出的缺陷就是過于關注語言講解的方法,德育內(nèi)容過于單一,且脫離學生的日常學習。班主任應該明白,不同教育內(nèi)容之間往往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所以在德育方法的改進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德育和其他學科教學進行融合。
毋庸置疑,在學校德育中,開展德育工作是全體教師的職責。因此,班主任應該做好協(xié)調(diào)工作,并深入研究本學科的規(guī)律與特點。一方面,班主任和其他學科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本學科的優(yōu)勢,挖掘教授學科中蘊含的德育資源。比如在語文學科中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融入豐富的法制知識、心理教育知識等德育內(nèi)容;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建構的嚴謹過程,以此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在美術、音樂這些藝術類課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審美活動,以此陶冶學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要以尊重學科教學規(guī)律為前提,避免過于強調(diào)德育知識滲透而影響正常的學科教學進度。
1.加強班干部培養(yǎng)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而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必然需要在班干部的配合下進行。班干部不但可以作為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橋梁,而且能夠起到團結同學的作用。因此,建設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班干部的培養(yǎng)中,班主任需要充分重視以下幾點:第一,要培養(yǎng)班干部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班干部在學生中通常具有一定的榜樣示范作用,所以班干部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唯有如此,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做學生的表率。第二,要培養(yǎng)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以身作則的班干部需要妥善處理各項班級工作。第三,培養(yǎng)班干部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作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班干部要具有較強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從而及時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信息的反饋。第四,培養(yǎng)班干部的自我反思能力。班干部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培養(yǎng)班干部的自我反思能力,使其能夠在工作中總結經(jīng)驗并及時加以改正,才能逐步提高其工作能力,從而輔助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
2.營造良好班風
顧名思義,班風是指班級中穩(wěn)定且獨特的集體風格,是一個班級整體精神面貌以及共同的傾向。在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中,更容易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
在良好班風的建設中,確立目標無疑是首要環(huán)節(jié)。借助目標,可以對各項班級活動的進行產(chǎn)生引領作用。所以確立恰當?shù)哪繕?,能夠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統(tǒng)一。為此,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包括學生的年齡結構、性別比例、性格特點、學習情況等要素,都會影響班風的建設。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需要指出的是,班級規(guī)章制度不是由班主任直接提出,而是需要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共同醞釀,充分發(fā)揚民主精神。這樣可以使班級制度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在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中要使學生成為監(jiān)督者與執(zhí)行者,以此促進規(guī)章制度的落實。最后,要樹立學習標兵。班級中需要確立榜樣,以此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通常來講,優(yōu)秀的榜樣可以對班級中的其他成員產(chǎn)生激勵作用,從而在無形中促進良好班級風氣的形成。
3.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從本質來講,師生關系就是社會關系中的一種具體形式。簡單來說,這種關系是在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這種關系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相互之間的態(tài)度。毋庸置疑,由于師生關系與教師和學生雙方有關,所以師生關系的優(yōu)劣會對教育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德育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在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中首先要做到了解學生。為此,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認真觀察,并且要注意觀察角度的全面。班主任在觀察與了解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需要,而且能夠優(yōu)化師生之間的情感,從而在德育中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其次,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小學生的心理比較敏感,所以班主任需要格外愛護。一方面,要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要做到一視同仁,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視。最后,要重視溝通的作用。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與幫助都是通過溝通實現(xiàn)的。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應主動放低姿態(tài),站在和學生平等的角度,以此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這樣能夠進一步深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從而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此外,溝通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師生之間可以利用現(xiàn)代通信技術進行及時地交流。這不但可以保障溝通的時效,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學生在面對面溝通中產(chǎn)生畏懼或者抵觸情緒。
1.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家長與學校進行交流的重要平臺,對于家校合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委員會的成立可以充分發(fā)揮出家長的優(yōu)勢和特長,從而為班級社會實踐活動與日常教育活動提供支持。同時,家長委員會的成立能夠促進家長教育素質的提高,從而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
首先,班主任要向家長介紹家長委員會的基本情況,使其明確這一組織的目標與職責,并呼吁家長積極參與。其次,要確立家長委員會的成員。一般來說,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要能夠起到一定的組織作用,這要求家長具備較高的文化程度,并且要富有愛心,熱愛教育事業(yè)。最后,要制定家長委員會的章程,明確成員的責任分工。在章程制定中,班主任要和家長委員會成員進行共同商議。在這一過程中,要將德育工作視為重點,并針對學生德育討論籌備工作。
2.家長會
家長會是班主任和家長進行直接溝通的有效渠道。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對家長會的形式加以創(chuàng)新。而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要求,就是要避免班主任的“自說自話”,同時也要避免讓家長成為“看客”。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單向灌輸?shù)募议L會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班主任需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新家長會形式,給家長提供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這樣不但可以及時了解家長的想法,而且能夠使家長相互借鑒教育經(jīng)驗,從而科學地開展學生德育工作。
在家長會的組織過程中,班主任要豐富關注的內(nèi)容。在長期以來的教育活動中,家長會已經(jīng)成了“成績發(fā)布會”,教師和家長關注的只有學生的成績。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德育活動設置針對性的主題,以此引導家長展開全面的探討。利用這種方式,有利于逐步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并使其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
3.家訪
家訪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班主任細致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有效途徑。通過家訪,班主任可以直接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并準確把握家長在家庭德育實施中存在的不足,提供針對性指導。
在家訪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進行充分的準備。簡單來說,要明確家訪的目的,并全面思考家訪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設計多種預案。班主任只有精心準備,才能避免家訪活動淪為“走過場”的任務。其次,班主任要掌握談話的藝術??紤]到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薄弱,所以班主任使用的語言要盡量平和,以免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同時,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是一種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教育甚至指責。最后,要及時進行反饋。家訪完成并不代表任務的結束。一方面,班主任在完成家訪后要及時將信息進行整理,并向家長提出改進家庭德育方法的建議。另一方面,要請家長及時關注學生的變化,從而及時將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反饋給班主任??傊W德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班主任的配合。因此,構建完善的家校合作模式是極其重要的。
綜上,在“立德樹人”理念指導下,德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內(nèi)容。思想道德品質的發(fā)展水平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產(chǎn)生重要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因此,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組織者,需要準確把握小學德育現(xiàn)狀,從不同角度對當前的德育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不斷思考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唯有如此,才能逐步促進小學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1] 周巖.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學周刊,2020(3):166.
[2] 曾美婷.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1):167-168.
[3] 胡雅婧.談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分析[J].才智,2020(7):136.
[4] 李敏娟.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才智,2020(11):200.
G40-012.9
A
1002-7661(2022)28-0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