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標
摘 要:黨史教育是了解黨的歷史、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偉大精神的教育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動員大會上明確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當代學生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中包含黨的艱辛誕生史、發(fā)展史和建設史,是我國繁榮昌盛、富強民主的重要底蘊。在高中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能夠借助黨史精神補足學生精神生活,牢固自身思想意識,在新時代,在思想上做到堅定信念、堅持理念、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樹立愛黨愛國的思想意識;在學習上做到讀史明智、讀史崇德、讀史鑒今。高中教育是學生思想塑造的前沿陣地,也是黨史教育的重要載體,將黨史教育融入到教育課程中能夠形成協(xié)同育人的格局,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黨史教育;高中;教學研究
引言
黨史是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7月1日成立以來的發(fā)展全過程。主要包含中國共產黨歷年全委會狀況、黨的基本建設、改革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趨勢及其全部歷史記述。針對高中生而言,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一本栩栩如生的課本,是一筆可貴的精神資本。高中生是我國未來建設的排頭兵,是社會主義社會現(xiàn)代化建設的人才儲備力量。因此加強高中生對共產黨的認識,提高其思想品質,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優(yōu)秀品質和正確價值觀的適用性人才,投入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中。
1黨史教育融入教學的價值意蘊
1.1有利于把緊“思想關”,堅定理想信念
“欲事立,須是心立?!绷⒋笾?、明大德是課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次集中教育活動,都以思想教育打頭”[4],這與課的教學形式相吻合,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共產黨人在不同時期經(jīng)受種種風險考驗而形成的偉大精神譜系,無不是思想過硬、理想信念堅定的鮮明體現(xiàn)。將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教學,在課堂中講授黨的百年發(fā)展歷程,用鮮活的英雄人物、生動的紅色故事引導學生走進歷史現(xiàn)實,開展浸潤式的現(xiàn)場教育,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促進其思想升華,更好地發(fā)揮課的價值引領和文化育人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教育實踐中感悟共產黨人勇于革命的頑強意志、紅色政權建立的艱難曲折、新中國建設和改革的艱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fā)展的歷史飛躍,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1.2有利于堅定“自信關”,為國育才
高中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目的是培養(yǎng)政治堅定、德才雙全、永跟黨走、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的棟梁之材。這就要求在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鮮活的素材和生動的案例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用純粹的話語和深厚的釋理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使國富民強”。而將黨史教育融入課課堂教學之中,有利于學生了解黨的百年崢嶸歲月,增進歷史認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艱辛,從而使他們從內心深處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對國家的熱愛,明確“趕考人”的歷史使命,承擔“趕考之路”的歷史責任,爭做可堪大用的時代新人。
1.3有利于傳播黨史、抵制歷史相對主義
近些年,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多次在黨、我國、部隊歷史相關問題上妄圖否認和腐爛黨的組織建設,懷疑和抹黑雷鋒等英雄人物,摧毀我國青年一代學生對革命志士的喜愛、對英雄人物的欽佩、對中華文化的自豪,否認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之路的歷史必然趨勢?,F(xiàn)階段,各種各樣謠傳嚴重影響著高中生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念。因而,黨史教育要大力融入教學中去,用科學合理的歷史事實和原材料回應謠傳,為黨發(fā)音,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講明白黨的組織建設,黨是怎樣領著人民探尋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制度、發(fā)展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是如何推行中國改革開放,逐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
2高中中融入黨史教育的重要途徑
2.1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的概念及實施理念
沉浸理論是指“使用者進入一種共同的經(jīng)驗模式,在其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進去,意識集中在一個非常狹小的范圍內,一些不相關的知覺和想法都被過濾掉,并且喪失自覺,只對具體目標和明確的回饋有反應,透過對環(huán)境的操控產生一種控制感”。筆者基于沉浸理論提出沉浸式教學模式,即通過一系列教育手段,使學習者完全被學習內容吸引,自動屏蔽其他無關因素的干擾,甚至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學習者在沉浸體驗中產生愉悅的情緒,從而促進其后續(xù)的學習行為。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則是將沉浸式教學模式引入黨史學習教育,從而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效性。
2.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實現(xiàn)課堂高效性
將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教育之中是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需要教育不斷地深挖黨史教育和元素的契合性,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進行融入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能夠提高黨史教育的融入程度,提高課堂高效性。首先,教師在實踐教學方面要做到與時俱進,善于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開展情境教學法、混合式教學法等來提高黨史教育的融入效果,如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及時更新黨史活動和重要領導人講話,提高學生的政治認知,讓學生深度感知共產黨的精神面貌和遠大理想,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和護黨之心。其次,借助紅色資源和革命事跡來拓寬課程教學渠道,紅色資源是共產黨寶貴的財富,教師通過開展革命遺址參觀、革命事跡宣講等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洗禮,如在黨史教育課程中配合觀看革命電影,讓學生深度感知革命先烈的艱苦奮斗史,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樣,課程教學活動也能貼近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
結語
“十四五”規(guī)劃的美好藍圖,中國夢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青年一代的不懈努力,高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需要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肩負起祖國建設的使命;黨史教育是教學的有力抓手,教師需要深度挖掘黨史資源,促進黨史教育與課程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把握發(fā)展大勢,從黨史中吸取精神力量,增強使命擔當意識,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參考文獻
[1] 馬鵬濤.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教學的四重邏輯[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1,40(07):180-183.
[2] 李卓時,馬寶娟.黨史教育融入課教學的育人功能[J].文教資料,2021(10):87-89.
[3] 陳虹百.黨史教育融入高中教學芻論[J].成才之路,2021(3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