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
摘 要: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向等,圍繞生本觀念建構管理模式。依據“雙減”政策的實際內容,班主任應著力構筑“家、校、社”共育的體系,積極引進家庭和社會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內獲得自主成長和多元發(fā)展的權利,促使他們在開放、輕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中減輕負擔、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此體現新時代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際價值。
關鍵詞:雙減增效;初中班級;教學管理質量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班級管理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的觀念不僅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施,在班級管理中也是同等重要的。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在班級大多數學生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實施,不能按照班主任自己的意愿制定。學生參與制定的管理制度他們才會遵守,才能達到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和效果。另外,班主任需要改變“管”和“控制”的管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管理和民主集中的力量,讓學生在參與管理的過程中得到自我的成長,不斷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形成較好的習慣。班主任在管理實施的過程中應當發(fā)揮引導者的身份,遇到違反規(guī)定的學生及時勸導,以免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教管結合原則
教管結合原則主要是指將班級的教育工作和班級的內部管理工作統(tǒng)一起來,班主任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是將教育和管理進行統(tǒng)一的工作原則。在班主任實行教管結合原則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班級內部制定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進行管理。只有通過這種手段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幫助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的同時還能為整個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管理氛圍。比如,班級的日常衛(wèi)生,在選拔出衛(wèi)生委員之后,對于每天班級衛(wèi)生的安排需要嚴格按照值日表進行,當發(fā)現衛(wèi)生不達標之后,應當責任到人,追究原因,并且按照管理規(guī)范進行處罰,做好榜樣樹立的工作。在管理制度實施的過程中,發(fā)揮出班級管理的優(yōu)勢,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制度的認知提供條件。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班級管理對策
2.1強化責任擔當
班主任除了有教書育人的責任,還要強化責任意識,著力建立一個多方信任和友好交流溝通的氛圍,充分發(fā)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在班級管理上,要按照校情、班情、生情,制定班集體的年度任務計劃,以及長期的任務計劃和遠景目標;要善于分解目標和任務,使之更具備可操作性和實踐性;要善于與校方的目標結合,善于與其他代課老師交流,適時進行必要和理性的微調和糾偏,要緊密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傾聽老師、學生、家長、校方和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聲音;要善于運用多重手段進行交流和溝通,如班會、家長會、集體文體活動、公益講座等。在溝通家長上,班主任應做好“三不”:不要用教訓的口氣指責家長、不要在家長面前詆毀孩子、不要隨意請家長來校受訓,以此來獲得家長的理解。
2.2架構學生自治體系
結合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實際情況來說,架構學生自治體系要遵循學生的自主意愿,教師可以提前制作意見箱,讓學生以單獨署名的方式推薦自己或班級內其他優(yōu)秀人員擔任班委,等學生投票結束之后班主任要整合和歸納意見箱內的內容,了解學生的主觀意愿,系統(tǒng)化地培訓有意參加自治組織的學生,給予他們學習專業(yè)知識、管理技能的機會,促使他們在各自的職位上發(fā)揮應盡的職能。另外,為了加強學生自治體制的驅動性,教師要摒棄“一勞永逸”的教育觀念,以自由流動的方式確保班級自治體系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氛圍,定期開展班委考核活動,利用班級匿名投票和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管理實績客觀評判學生是否勝任班委職位,據此合理做出調整,推舉有能力、有素養(yǎng)的學生擔任新一任班委委員,這樣既能增強班級活力,也能讓學生在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充分顯現學生的主體性,自然能夠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效。
2.3組織生活實踐,提升德育成效
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特點和具體的班風建設要求,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班級實踐活動,例如,常見的各類愛國主題演講活動、校園環(huán)境凈化活動、爭創(chuàng)青春校園等主題活動等。通過組織各類文化實踐、生活實踐活動的形式,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在實際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觀看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頒獎儀式,感受袁隆平、屠呦呦、鐘南山等人的可貴精神,促進學生奉獻精神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在視頻播放完成之后,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思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初中生要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通過這種問題思考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2.4生活規(guī)范要“嚴”,班級管理要“愛”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中最直接的管理者與執(zhí)行者,他們的管理方式與理念直接影響著班級管理的效果,在班級管理的實踐中,班主任需要積極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轉變主觀化的班級管理方式,在制訂班級管理制度時,主動地吸取學生的意見,增強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只有當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制度制訂的過程中,才會積極地遵守班級內的規(guī)章制度,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從某種角度上而言,教育的本質是服務,服務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而當學生進入學校之后,若是長期處于一種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懈怠、放松的心理,甚至展現出放縱自如的狀態(tài)?;谶@樣的情況,教師要在生活規(guī)范方面做到“嚴”,同時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更需要體現“愛”,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和溫暖,這更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養(yǎng)料”。
結論
初中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引導價值和管理價值。因此,班主任要有效發(fā)揮班級管理過程自身的“引導”作用和“管理”作用,尤其是在雙減背景下,更應該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成效。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創(chuàng)新、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模式下,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雙減政策下初中班級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C]//.2022智慧校園文化建設與教育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1255-1257.
[2]張淇茹.初中班級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