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君果
摘 要 基于對高考試題的舉例和分析,提煉出從“情境化”、 “本質化”、 “問題化”和“具體化”四個方面構建生物學復習課,是對現有課堂復習的一種有益補充。
關鍵詞 高三生物復習策略 情境化 問題化
中圖分類號 G633. 91 文獻標志碼 B
復習課是高三生物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如何提升復習課的效率,避免重復和低效,是老師們面臨的最為迫切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高考試題的特征和學生面臨的問題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筆者對大量高考試題進行分析及學生遇到的困惑進行歸納,提煉出以下四種復習課的教學策略。
1 教學內容情境化
情境是高考考查的載體,以此承載考查內容,實現考查要求。情境化試題在目前的高考中非常普遍,2021年廣東卷每一個試題的信息都是用相應的情境來呈現。
【例題1】(2021年·廣東卷·7)金霉素(一種抗生素)可抑制tRNA與mRNA的結合,該作用直接影響的過程是
A. DNA復制 B. 轉錄 C. 翻譯 D. 逆轉錄
該題是考查翻譯過程,題目并沒有直接問什么是翻譯,而是用金霉素的作用機理為情境,讓考生理解翻譯過程。這就要求在復習課中也需要將內容情境化,以促進對必備知識的理解和對情境化試題的適應。
高三生物學復習中可采用如下設問,將教學內容情境化。如① 在復習基因突變的特點時,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純合長翅野生型雄果蠅幼體(基因型為AAX H Y)經輻射處理后會出現隱性純合致死現象,aa不致死,X h Y和X h X h 致死。該現象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什么特點?
② 在復習胞吞胞吐時,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人體腸道內寄生的痢疾內變形蟲,能夠將蛋白分解酶分泌到腸道,溶解人的腸壁組織,同時可以“吃掉”腸壁組織細胞,并引發(fā)阿米巴痢疾。上述現象體現了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哪一種?
③ 科研小組對某紅樹林保護區(qū)的昆蟲開展調查,主要調查昆蟲、害蟲及天敵的種數,以研究昆蟲種類對害蟲的影響及昆蟲之間的關系,該研究屬于“個體”、 “種群”、 “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哪一種水平?
2 分析問題本質化
高考明確要求,試題以情境為載體,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這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試題的解答過程中需要考生抓住生物學過程的本質,將問題化繁為簡。在生物學的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遇到問題的關鍵,剖析問題的本質,有助于學生從更高的層次去理解和運用生物學概念。
【例題2】 (2021年·廣東卷·20·節(jié)選)果蠅眾多的突變品系為研究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摩爾根等人選育出M-5品系并創(chuàng)立了基于該品系的突變檢測技術,可通過觀察F 1 和F 2 代的性狀及比例,檢測出未知基因突變的類型(如顯/隱性、是否致死等),確定該突變基因與可見性狀的關系及其所在的染色體?;卮鹣铝袉栴}:
如圖1所示基于M-5品系的突變檢測技術路線,在F 1 代中挑出1只雌蠅,與1只M-5雄蠅交配,若得到的F 2 代沒有野生型雄蠅。雌蠅數目是雄蠅的兩倍,F2代中雌蠅的兩種表現型分別是棒眼杏紅眼和__________,此結果說明誘變產生了伴X染色體_________基因突變。該突變的基因保存在表現型為_________果蠅的細胞內。
分析題干信息,將問題聚焦在為什么可通過觀察F 1 和F 2 代的性狀及比例,檢測出未知基因突變的類型(如顯/隱性、是否致死等)。該雜交過程本質上是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的雜交實驗。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根據F 1 的雜交圖示可以畫出F 2 的結果如下圖。如何判斷需要建立現象和結論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該題中的現象是每一代的性狀和比例,結論是突變情況。該題的情況通??梢愿鶕Y論反推現象,故可以做如下假設,見表1。其中③可以根據F 1 的現象判斷為顯性致死突變,由于沒有基因保存下來,所以無法檢測該種突變類型。
高三生物學復習中可采用如下設問,將分析問題本質化,如為什么當雜交結果是3∶1或者測交結果是1∶1時,可以證明符合分離定律?要證明是否符合分離定律,本質就是要證明分離定律的實質,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如何體現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呢?即產生了不同類型配子的比例為1∶1。如何證明產生了不同類型配子的比例為1∶1呢?雜合子(Aa×Aa)雜交后代3∶1或者測交后代1∶1。
體現本質的邏輯推理過程,首先驗證分離定律∶等位基因分離(Aa),產生A的配子和a的配子比例1∶1—雜合子(Aa×Aa)雜交后代3∶1或者測交后代1∶1。其次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AaBb),產生AB、Ab、aB、ab配子比例1∶1∶1∶1,雙雜合個體(AaBb×AaBb)雜交后代16份或者測交后代1∶1∶1∶1
3 思維過程問題化
對生物學過程進行復習時,將思維過程轉化成一個一個相互遞進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和運用生物學概念,培養(yǎng)學生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培養(yǎng)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習慣。生物學試題中體現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考查也越來越普遍,如何用給定信息進行邏輯思考和推理將是學生在平時復習時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例題3】(2021年·廣東卷·15)與野生型擬南芥WT相比,突變體t 1 和t 2 在正常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在葉肉細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圖2a),造成葉綠體相對受光面積的不同(圖2b),進而引起光合速率差異,但葉綠素含量及其它性狀基本一致。在不考慮葉綠體運動的前提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t 2 比t 1 具有更高的光飽和點(光合速率不再隨光強增加而增加時的光照強度)
B. t 1 比t 2 具有更低的光補償點(光合吸收CO2與呼吸釋放CO2等量時的光照強度)
C. 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與葉綠素的含量無關
D. 三者光合速率的差異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變大可以將思考過程通過以下問題進行聯系:① 假設光照強度為M時是t 1 的光飽和點,N是t 1 的光補償點,在光照強度為M時,t 1 和t 2 那一組吸收的光多,為什么?若t 2 要達到光飽和點,此時光照強度需要升高還是降低?如果光照強度在N時,t 2 的情況又如何呢?② 葉綠素含量的變化會影響光合速率,葉綠素含量如何變化呢?題干又哪些信息可以提供依據?③ 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t 1 和t 2 的光合速率如何變化?t 1 和t 2 都達到光飽和點時,光合速率是否相同,為什么?
通過以上問題,將思維過程問題化,通過問題的解決層層推進學生思維的過程,在不斷提問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運用生物學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高三生物學復習中可采用如下設問,將思維過程問題話,如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作親本(用P表示)進行雜交。他驚奇地發(fā)現,無論用高莖豌豆作母本(正交),還是作父本(反交),雜交后產生的第一代(簡稱子一代,用F 1 表示)總是高莖的。孟德爾帶著疑惑,用子一代自交,結果在第二代(簡稱子二代,用F 2 表示)植株中,不僅有高莖的,還有矮莖的。
將思維過程轉進行轉變:① 高莖和矮莖哪一種是顯性性狀?你是如何判斷的?② 對于顯性性狀你是如何判定其實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的?③ 你能判斷出每一代高莖和矮莖的基因型嗎?
在復習遺傳規(guī)律的基本概念時,可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情境,設置以上3個關鍵性的問題,通過思考解決這幾個問題,深化對顯隱性判斷、純合子雜合子判斷及基因型表現型判斷方法的理解。
4 問題闡述具體化
現行高考要求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解決問題時需要根據真實情境,并結合生物學過程進行闡述和解釋。如例題4中對效應器的闡述,不能照搬效應器的概念,需要結合該情境,分析反射弧的結構,得出效應器是伸肌和屈肌。第(2)小題中對抑制性中間神經元作用的闡述,就需要結合該神經元在反射弧中的調節(jié)過程,包括接受信號,通過突觸結構將信號傳遞給下一個神經元,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的變化,完整呈現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的具體生理過程。依據情境信息對問題進行闡述時,通??梢詮囊韵聝煞矫骊U述:提取可以支持結論的信息;信息影響的生物學過程。
【例題4】 (2021年·廣東卷·18·節(jié)選)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tǒng)運動項目,其剛柔并濟、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是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肢體和軀干各肌群的精巧調控及各肌群間相互協調而完成。如“白鶴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動作,伸肌收縮的同時屈肌舒張。如圖3所示為伸肘動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結構的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反射弧的效應器是___________及其相應的運動神經末梢。若肌梭受到適宜刺激,興奮傳至a處時,a處膜內外電位應表現為__________。
(2)伸肘時,圖中抑制性中間神經元的作用是________,使屈肌舒張。
高三生物學復習中可采用如下設問,將問題闡述具體化。如再次免疫與初次免疫相比有什么特點?再次免疫為什么會體現出這樣的特點?這兩個問題就可以對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過程進行具體闡述和比較異同點,從而從生理過程上突出再次免疫的特點。重要生理學過程的詳細闡述是復習課首要解決的問題。對重要生理過程的復習中,可以嘗試如下模式:激發(fā)的因素(一般是物質);引起生理過程的變化;產生什么樣的結果,比如水鹽調節(jié)過程中機體尿量為什么減少?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引起腎小管集合管促進對水的重吸收,導致尿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