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銳
摘 要:引導式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并不斷拓展學習思維,注重合作、探究式學習,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更好彰顯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引導式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成效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6-014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6.049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不夠,課堂欠缺活力,如何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語文知識要點,增強學習主動性和延展性,這也是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面臨的難題和困惑。結(jié)合2022年版語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可以采取引導式教學方式,以延展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理解并掌握相關語文知識。
一、引導式教學及其運用要求
引導式教學是指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問題,以問題導向引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并不斷拓展學習思維,注重合作、探究式學習,從而拓寬他們知識面,最終達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而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引導式教學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跳出了從“教”到“學”單向傳授語文知識的局限。2022年版語文新課標提出了“育人價值”“語文核心素養(yǎng)”“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等關鍵詞語和重要概念,這些新目標、新要求都成為了引導式教學的行動指南。
1.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語文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課本和課堂上真正獲取屬于自己的知識,努力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zhuǎn)變。教師應充當啟發(fā)者、引導者及合作者,改變滿堂灌的做法,精講多練,多啟善導。教師引導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誘發(fā)和激起求知欲,從而去深入思考,將學生的學習引導到更深層次,從而保障各個學習層級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學有所獲,進一步提升語文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2.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教師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語文的自主學習、探究中去。在課前、課中、課后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機會,學會獲取和應用新知識。課前主動預習新課,通過部分理解、消化、記憶,同時發(fā)現(xiàn)問題,有利于上課專心聽講,解決問題,也使課堂上有時間進行各種練習活動,促使學生獨立思考,不斷總結(jié)歸納,把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和團體協(xié)作能力。
3.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要重視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拓展,課堂上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掌握前期學習的知識,提高理解、表達能力,有助于領悟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引導式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
引導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對比,其現(xiàn)實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了單向傳授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多為說教式,教師講臺上說,學生下面單向接收,側(cè)重于向?qū)W生灌輸語文知識。隨著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提升,這種教學方式越來越體現(xiàn)出其局限性。引導式教學注重師生間、生生間、生本間的互動與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深入思考和自我感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多學生由于灌輸式教學方法、被動學習等原因,在語文學習中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式教學要求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努力打造洋溢著活力和樂趣的課堂氛圍,提出教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帶著自己的思考去學習、交流, 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有效性。很多語文教師課堂上教完就止,師生之間課堂上的互動交流不夠或不夠有效,學生學習情況到底如何,很多教師并不清楚。引導式教學要求語文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實際,學好新課標,用好新教材,實事求是地面對學情,讓學生充分表達,注重師生間互相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4.有利于促成學生的深度學習。初中語文的學習,更加側(cè)重于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從簡單的文章“字、詞、句”的理解掌握向文章立意、構(gòu)思、內(nèi)涵等方面深度延展,對語文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導式教學致力于改變學生課上簡單學學、課下放置一邊的學習習慣,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分析,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會解剖麻雀,促進語文學習的向深層次推進。
三、構(gòu)建引導式教學策略
引導式教學立足于課堂、立足于課本,同時又跳出課堂和課本的局限,引導學生將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進行拓展。結(jié)合2022年版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和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構(gòu)建引導式教學策略:
1.持續(xù)轉(zhuǎn)變優(yōu)化課堂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新課標提出語文學習要由“教師教”變?yōu)椤皩W生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初中語文教學無論采取什么策略,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勇于優(yōu)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努力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與“學”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要通過多給學生以正向的評價和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深度學習、踴躍發(fā)言,持續(xù)活躍課堂氛圍,進而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密切的關系,讓學生做到愿意聽、愿意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到體現(xiàn)愛心、體現(xiàn)人文關懷、體現(xiàn)擔當作為。
例如在學習《斑羚飛渡》時,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自行感悟到飛渡的成功,離不開鐮刀頭羊的奉獻,要充分感受到頭羊的魅力和自我犧牲精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頭羊表現(xiàn)的語句,體會這些語句的作用。深入挖掘出文章重點描寫頭羊的三次“咩”叫聲,學生們經(jīng)過分組討論,很快找出三次叫聲表達出的情感:第一次是當發(fā)現(xiàn)斑羚們陷入絕境時,悲哀地咩了數(shù)聲,這是無能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地走進斑斕的光帶時,發(fā)出叫聲召回母斑羚,同時也想出自救方法,并迅速指揮實施;第三次悲愴地輕咩一聲,為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自己。通過三次叫聲,教師可以總結(jié)頭羊富有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zhèn)靜、臨難從容、勇于自我犧牲,視死如歸。通過這樣的分組討論,有助于學生們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對于他們的成長也大有裨益。
2.把握活動核心要素,創(chuàng)設優(yōu)質(zhì)課堂教學場景。新課標提出了“學習任務群”目標,學習任務群首先是作為一種清晰化、集中化的表達方式來明確學習內(nèi)容;其次是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增強中學生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設想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qū)別,強調(diào)的不是一課一課文本為綱地講,也不求知識系統(tǒng)的完備,更不把訓練作為純技巧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目的是讓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帶著任務進行伙伴式的學習,進而完成知識的建構(gòu)。在完成教學設計和落實課堂的時候,語文教師要綜合考慮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訓練等要素。課堂教學活動要緊緊抓住興趣、情景等核心要素,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發(fā)展思維。一是注重創(chuàng)設運用語言的真實情境。我們可以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利用學生的想象模擬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利用故事導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有了明確的交流目的,實現(xiàn)了真實的對話。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關注情境創(chuàng)設的恰當性和真實性,要關注創(chuàng)設簡單有效、“含金量”高的教學情境,要關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新穎性、有趣性,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接受程度,要關注創(chuàng)設的情境信息豐富,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二是要注重活動內(nèi)容設計,注重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和密度。在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上,要處理好知識學習與能力發(fā)展的關系,語言操練與語言運用的關系?;顒拥膬?nèi)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設計一些問答訓練、同伴對話、改編歌曲、自編歌謠、游戲競賽、角色表演、頭腦風暴等特色活動,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深度和參與度,讓學生學習更有趣味性和主動性。
3.拓展多樣化教學新模式,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新課標注重實現(xiàn)“教—學—評”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傳統(tǒng)課堂氛圍比較沉悶、教學成效不高,只有不斷拓展多樣性的教學新模式才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比如,語文教師可以采取寓教于樂、分組討論、視音教學等多樣化的方式,鼓勵學生充分進行交流探討,從而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深度學習。還可以通過課本背景知識的延伸學習,拓寬知識面,進而對課堂知識實現(xiàn)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此外,作為負責任的語文教師,首要任務在于能激發(fā)并讓學生長久地保持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深刻把握學生發(fā)展需求,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愛好,從而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和方法,讓學生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例如在推進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聽故事、做游戲、演話劇、編歌謠等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寓教于樂。融入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對子活動等活動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模仿、親身體驗、主動探究、分享展示,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在學習文章基礎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深入思考:對于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認為魯迅先生筆下的“先生”怎么樣?在學生們深入討論后,語文教師可以進行有效的整理歸納:舊社會私塾教育,先生對學生們很嚴厲,例如文中先生的戒尺令人印象深刻。魯迅先生在多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的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描寫了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但是私塾教育也并非一點自由也沒有,孩子們課堂下還是有很多自由活動空間和時間的。作者魯迅筆下的先生知識非常淵博,教學很認真,讀書非常投入,但是從思想上不束縛、從行動上不體罰學生,是一個雖嚴格但值得尊敬的先生。教師要注重這些背景知識的延伸拓展,以方便學生更好理解課文,實現(xiàn)深度學習。
4.完善課堂教學中正向評價體系,助力學生們塑造正確的“三觀”。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進一步高標準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站位更高了,視野更開闊了。語文課擔任了文化積淀、傳承的任務,文化的血脈與傳承都體現(xiàn)在語言方面,所以語文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文化的銘記。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強調(diào)了三觀的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為更好適應這一要求,廣大中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完善課堂教學中正向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體而言,要努力做到“三個圍繞”:圍繞掌握語文知識與聽說讀寫能力,持續(xù)打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實現(xiàn)教學良性互促。圍繞教學過程與方法,堅持完善課堂評價體系,以期更符合中學生學習成長的教學目標、突出教書育人特點的教學內(nèi)容和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圍繞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不斷完善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鼓勵創(chuàng)新、尊重學生注重學生差異化發(fā)展,充分肯定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進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建立養(yǎng)成伴隨一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從點滴入手、從日常入手,通過更多正向、鼓勵式的評價,讓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教學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撐和實際案例,讓教育改革溫潤更多的學生,在他們的健康成長中發(fā)揮出應有價值和巨大作用。例如在學習《木蘭詩》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式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認為花木蘭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應該學習她身上哪些優(yōu)秀的品格?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討論發(fā)言,教師可以適時提出花木蘭既是一個女孩子,她勤勞善良,純樸孝順;更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表現(xiàn)出深明大義、勇敢堅毅。在凱旋后,她不貪圖富貴,甘愿過簡單安定的農(nóng)家生活。再配合以圖片、視頻,這樣“閉環(huán)總結(jié)”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理解花木蘭這一鮮明的形象。不同的學生得出的觀點肯定有差異,教師要注意鼓勵和保護這種勇敢表達,通過引導式延展學生就會樹立起樸素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為今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符合新課標“立德樹人”育人價值要求。
初中語文教學既要傳授語文知識,更承擔著育人的重要作用,語文教師身負重任、大有可為,要切實把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高度統(tǒng)一到新課標要求上來,尊重教學的規(guī)律、教學的個性、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熱愛上語文課,讓語文在中學生課堂學習和人生成長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建軍.全面樹立新型理念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問題[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7).
[2] 劉曉琴.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現(xiàn)有效教學:談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0).
[3] 杜清奇.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設計[J].信息周刊,2018(26).
[4] 陳惠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今天,2020(18).
[5] 許心然.探究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好家長,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