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琴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進行勞動教育的有效方式。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并提倡將其與實踐活動融合,推動教育發(fā)展。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可以充分改變課程開展現狀,同時還可以豐富勞動形式,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文章從重要性出發(fā)對兩者的有效結合進行了分析,還對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之間的差異進行了探究,進而探討促進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的路徑。
關鍵詞:勞動教育;設計制作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9-010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33
勞動教育作為國家獨立設置的必修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既有區(qū)別也有聯系,教師需要在開展教育活動期間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由于勞動教育需要以實踐活動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又與勞動教育有著密切聯系,促進兩者的融合有利于實現雙贏。為此,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從教育發(fā)展角度出發(fā),了解兩種教育活動的區(qū)別與聯系,進而促進兩者的有效結合。
一、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的重要性
2017年教育部印發(fā)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隨后中央又于2020年印發(fā)了推動中小學勞動教育發(fā)展的相關意見。二者和2022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都積極強調了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重要性,關于勞動教育作為必修課程單獨開設也引起了相關的討論。在對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時,可以進一步理解相關疑問。
(一)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落實勞動教育的目標
新時代背景下,教育在不斷發(fā)展,為了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其多種能力,教育部門開始提倡學校重視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課程,積極強調價值觀的培養(yǎng)?!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開展勞動教育的目標,即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而勞動價值觀的獲得不是教師一味灌輸,而是需要學生去動手實踐,在勞動過程中感悟出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有明確的育人目標,在眾多目標之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重中之重,是完成其他目標的前提條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目標與勞動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一致的。當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時,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形成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同時,勞動教育也在積極強調實踐,希望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以及辛苦,從而磨煉自身的意志。在某種程度上,勞動就是實踐,可以充分體現出較強的綜合性。
(二)綜合實踐課程的四種基本活動方式適應相應的勞動教育內容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從多方面闡述了勞動教育的相關內容,其中被人們所熟知的有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以及日常生活勞動等。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期間,要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開放性和生成性,其活動內容并不固定,但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都有可能轉變成學生探究的主題。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角度出發(fā),合理設計活動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校內外資源可以有效支持勞動教育的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的校內外資源相比于勞動教育來說更為豐富,勞動教育需要真實的勞動情境,而綜合實踐活動所具有的資源可以為勞動教育提供軟硬件的支持。例如創(chuàng)客空間、勞技教室等的創(chuàng)辦,還有學校與周邊社會機構的合作,都可以成為學生勞動教育的場所。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資源可以被勞動教育所利用??偟膩碚f,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勞動教育的結合可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其優(yōu)勢是其他課程難以取代的,所以必須要充分發(fā)揮綜合實踐課程與勞動教育相結合的優(yōu)勢[1]。
二、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區(qū)別
雖然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存在較大聯系,但是不能將兩者等同,其在地位、功能定位以及實施內容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在組織實施、評價等細節(jié)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異。筆者主要從地位、功能定位以及實施內容方面的差異分析入手,進一步明確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區(qū)別,進而更好地促進勞動教育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融合。
(一)地位不同
勞動教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落實勞動教育的課程之一,兩者屬于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相較之下勞動教育涉及范圍更廣,更被人所熟知,此種差異使得兩者在教育中所處的地位有所不同。當前教育部門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體會勞動的艱辛,感受勞動的意義,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學校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卻存在差別,有的學校綜合實踐課時較少,有的學校綜合實踐課缺少專業(yè)教師,還有的學校綜合實踐課目標單一,無法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的價值。
(二)功能定位不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點在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是勞動教育的重點在勞動價值觀和優(yōu)良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期間,會帶領學生到不同的實踐場地實際參與活動,以此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結合直觀的事物形成正確的觀點。并且,綜合實踐活動有助于改變學生對教育的看法,充分實現教育內容與生活的融合。由此可以看出,綜合實踐活動在推動學生能力發(fā)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另外,教師還要認識到,勞動教育與技能教育不同,雖然引導學生學習一定的勞動技能是其教育目標之一,但是其本質目標不在于此,而是要幫助學生確立勞動價值觀,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在中小學的勞動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勞動教育內容窄化問題。將勞動教育窄化為技術方面的教育能夠鍛煉學生的技能,但無法促使學生深入了解勞動教育的內涵,影響他們勞動觀念的形成,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進行青少年的勞動教育,可以從思想認識、情感態(tài)度以及能力習慣三方面入手。首先,在思想意識層面,要幫助學生理解并養(yǎng)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另外,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要讓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體會到生活中勞動的美好。同時,也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滿足其生存發(fā)展的需求。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部門頒發(fā)了一系列與勞動教育有關的內容,勞動教育將成為一個獨立的教育活動,這足以看出國家層面對于勞動教育的重視[2]。
(三)實施內容不同
勞動教育有著明確的實施內容,即與日常生活結合、與生產活動結合、與社會服務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四個內容[3]。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同,但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為此,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統(tǒng)籌兼顧,從同一方向出發(fā)設計活動內容,此種情況下便可以將兩者有效結合在一起。
三、關于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的路徑探討
(一)在勞動教育中融合綜合實踐課程的理念和方式
利用實踐活動開展教育工作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進入新時代,勞動教育應該突破傳統(tǒng)勞動技術教育的局限,不僅僅是傳授勞動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學習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幫助其培養(yǎng)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在勞動教育中融合綜合實踐課程的理念和方式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研究性學習是開展實踐活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利用勞動活動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引導學生在勞動中探究,善于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激發(fā)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第二,合理利用實踐活動開展教育工作,推動勞動教育發(fā)展的同時豐富教育內容,實現活動創(chuàng)新,突出勞動教育的特點[4]。
(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不斷強化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并不是近幾年才提出的觀念,早在2001年教育部門便開始對此進行分析,并積累了一些教育經驗。為此,當前教師在結合實踐活動開展勞動教育時便可以總結以往的經驗,但與此同時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教育思維之中,需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勞動教育的實施載體,教師應該貫徹課程改革目標,在實踐活動中引入多樣化的勞動教育內容,不僅能夠活躍學生身心,還有利于搭建成長平臺。為了進一步強化勞動教育,教師需要以勞動為主題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直接地參與到勞動當中,在勞動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從而達到強化勞動教育的目的[5]。
(三)積極統(tǒng)籌規(guī)劃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需要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學校可以從相關政策出發(fā),合理尋找結合方法,充分利用當前現有的資源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而從日常生活、生產以及社會服務等角度出發(fā)開展勞動教育。合理安排學生的勞動時間,結合集中和分散的方式進行主題教育,以更為豐富的教育內容和互動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從而真正落實勞動教育培養(yǎng)的目標。為此,我們從日常生活、生產以及服務性勞動三個方面進行了規(guī)劃。
1.開展家務勞動課程
教師開展勞動教育或者綜合實踐活動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發(fā)展,兩者相結合則是希望學生在實踐勞動活動中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養(yǎng)成良好勞動習慣,為學生未來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為此,教師在推動兩者結合期間要注重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了解他們在參加實踐活動、勞動活動時存在的弊端。經濟飛速發(fā)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家長逐漸形成了“重學習、輕勞動”的思想觀念,這使得勞動教育被淡化,學生參與勞動的機會越來越少。為此,教師可以從家務勞動角度出發(fā)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校時為學生布置家務勞動任務,如掃地、做飯、刷碗等,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為了避免學生偷懶,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家長微信群與家長進行溝通,雙方互相配合,充分發(fā)揮家長的監(jiān)督作用,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勞動意識,使他們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獲得全面發(fā)展。
2.開展田園勞動課程
普通的勞動活動很難發(fā)揮勞動教育的價值,教師可以從田園勞動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設計勞動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此種活動的熱愛,改變學生對勞動的看法。因為田園勞動大多與糧食、蔬菜種植有關,在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勞動時,能夠加強學生對農業(yè)、農民的了解,還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優(yōu)良品德。針對此,教師可以與學校進行溝通,在學校開辟田園勞動區(qū)域,組織學生完成相應的勞動任務。比如,春天帶領學生一起播種花生,秋天一起收獲。在花生成長期間,教師還要為學生布置澆水、施肥等任務。最初學生會因為累、不熟悉等原因抵觸勞動活動。但隨著花生的不斷成長,學生會從中獲得成就感,并愿意積極參與其中。當花生收獲后,他們會格外珍惜,并充分理解農民的艱辛以及食物的來之不易。如此,在充分實現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結合的同時,也完善了學生的個人品格。
3.開展社會勞動課程
社會勞動屬于服務性勞動,此種勞動課程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將勞動教育與社會融合起來,讓學生在接受教育期間獲得真實的社會勞動體驗。而社會服務類勞動教育大多是以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的形式出現。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勞動活動,以此實現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為推動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深度結合,教師需要與當地社區(qū)進行溝通,與養(yǎng)老院、孤兒院進行合作,取得相關機構的認可,為學生提供勞動機會。在參與活動時,可以讓學生幫助老人縫補衣服、打掃衛(wèi)生,還可以讓他們?yōu)槔先吮硌莨?jié)目等。此類活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改變學生對勞動的看法,并促使他們逐漸形成勞動意識,高效實現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
四、結語
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真正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在促進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時,需要注意到兩者在地位、功能以及實施內容、評價等方面的不同,同時也要利用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雙贏效果??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實施載體,廣大教師要充分利用,促進兩者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何保明.基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校勞動教育策略與保障[J].中小學班主任,2020(8):44.
[2] 馮新瑞.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系[J].基礎教育課程,2020(13):4.
[3] 檀傳寶.加強和改進勞動教育是當務之急——當前我國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人民教育,2018(20):30.
[4] 成尚榮.價值體認:勞動教育的核心[N].中國教育報,2019-06-05.
[5] 柳夕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呼喚新型課程形態(tài)——《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政策要點[J].人民教育,2017(22):44.
[責任編輯 谷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