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透”是中原官話汾河片解州小片平陸方言中較高量級絕對程度副詞,可以修飾動詞、形容詞和名詞,兼具重疊式和否定式。通過典型語例從預期與反預期角度論述其主觀性語用功能,并據(jù)以語法化機制簡要擬測其演化路徑:動詞>形容詞>程度副詞。
【關鍵詞】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反預期
【中圖分類號】H17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2-013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40
基金項目: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山西平陸方言句子的功能類型研究》(項目編號:2021XSY001)。
一、引言
平陸縣古稱虞虢,隸屬運城市,地處晉豫二省的交界地帶,是山西省的“南大門”[1]1。據(jù)《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平陸方言屬中原官話汾河片解州小片。
“透”[thou31]是平陸方言中使用頻度較高的一個程度副詞,在語義上大體相當于普通話程度副詞“挺”,但在具體用法上不甚相同、較有特色。它在其他北方方言區(qū)也有使用,主要是作為“透A”式狀態(tài)形容詞,前人對此已有論述,如:龔娜(2011)[2]、宋陸(2022)[3]等。相對而言平陸方言“透”可以修飾更多成分,虛化程度更高,但尚未有相關詳細論述。本文擬通過典型例句對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的句法語義特征和語用功能做以全面描寫,并對其演化路徑進行簡要探索。
當然,它也時常位于中心語之后充當句子補語,如結果補語、狀態(tài)補語、程度補語等,在此不做詳細討論。筆者為山西平陸人,文中所列語例皆源于日常交流、實地調查及自省自擬,且都經(jīng)過本地發(fā)音人的語感檢驗。
二、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的句法語義特征
據(jù)王力(1985)[4]131、張誼生(2000)[5]22以及平陸方言程度副詞的特征,“透”屬于“高量”中的較高級絕對程度副詞,充當句子狀語,修飾動詞或動詞短語、介詞短語、形容詞或名詞。通常重讀,以表程度量大,有時將音拖長,凸顯夸張意味。
(一)可修飾成分
1.透+心理動詞
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可以直接置于以認知/情義、積極/消極雙維度為分類標準的表積極情義、消極情義、積極認知、消極認知義的四類心理動詞之后,以表達某種主觀情緒與意愿,其結構在句中主要作謂語。如:
(1)我單位剛來這女哩的真真是懂事,我都我們都透愛見哩。(積極情義)
(2)愛玩是小娃哩天性,咱[t?hia13]娃還小不愛學,這我倒是透理解哩。(積極認知)
(3)這人車禍給被倒撞哩得嘴不是嘴、眼窩眼睛不是眼窩哩,光看著就叫人透害怕。(消極情義)
(4)哎,我對他確實透失望。(消極認知)
2.透+能愿動詞
根據(jù)語義特征及馬慶株(1988)[6]對于能愿動詞的細分,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進入此結構的有表“可能動詞B類”義與表“愿望”義兩類,加碼了能愿動詞的內在程度性,該結構在句中主要作謂語。其中,相對于“可能動詞A類”的客觀有可能義,“可能動詞B類”表主觀上的有能力義。如:
(5)嫑看伢[?ia13]他是□[i?31]一個小娃,透能吃哩。
(6)我透想要一盒雪糕哩。
(7)咱閨女透愿意伢人家這小伙哩,我哪里能管哩住嘮?
3.透+狀態(tài)動詞
此處的表狀態(tài)義動詞既可以是動詞,又可以是狀態(tài)形容詞或性質形容詞,如:饑餓、撐、蘇醒、瞌睡等,表示所示狀態(tài)程度的加深。“透+狀態(tài)動詞”結構常充當句子謂語,如:
(8)叫我再睡一會,我還透瞌睡哩。
4.透+動詞短語
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可以修飾帶有動賓結構和動補結構的動詞短語,表示說話人動作行為的進一步加深以及主觀看法的進一步深化。其中,被修飾的動賓結構包括以下三小類:
一是由代詞充當賓語的動賓結構,如:透惡心人哩、透愛見我哩等。
二是由謂詞性詞語充當賓語的動賓結構,如:透會做飯哩、透想看書哩等。
三是由存現(xiàn)動詞“有/沒[mu31]有”充當動語的動賓結構,即“有/沒有”字短語。一般可進入“有/沒有”字短語賓語位置的有抽象名詞、表具體特征或形象的具體名詞、具體名詞后附“性、氣、勁、樣”的名詞短語。如:透有/沒有理由哩、透有/沒有架子哩、透有/沒有個性哩、透有/沒有小伙娃氣哩、透有/沒有女娃樣哩等。
當“透”修飾動補短語時,可在句中作謂語。如:
(9)這種事我透看不慣哩。
5.透+介詞短語
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可后接一部分介詞短語,作句中主要為謂語成分,傳達說話人基于過去已然事件或正在進行事件的主觀評價,通常帶有時間性或對比性標記詞,如:最近、剛剛、這下、這回、今個今天等。如:
(10)這回表現(xiàn)哩不錯,還透給我裝人給我面子哩。
6.透+形容詞
可以修飾單雙音節(jié)性質形容詞,且詞性可為褒義或中性,極少數(shù)為貶義,其結構在句中可充當謂語、定語或補語。但基于“會話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具體實例中詞性一般多由褒義或中性義承擔。其中“透”搭配褒義形容詞表程度的加深,搭配中性形容詞呈程度的過量。如:
(11)這女娃娃長哩倒是透好看。
(12)嫑吵啦,耳朵嗡嗡哩透難受。
(13)伢身上背嘮□[i?31]透重哩筐筐籃子。
需要指明的是,“透+形容詞”雖在平陸方言中可以作定語,但其表述在日常口語中并不常見,例13更常用的說法是:伢身上背哩筐筐籃子,透重哩。
值得注意的是,在緊鄰語境的作用下,容易誘發(fā)“透好”“透美”等詞副詞化。例14、例16為“挺好、很好,挺美、很美”義,例15、例17相當于普通話的“剛好”“剛巧”義。如:
(14)愛說愛笑哩,伢他這人性格透好。
(15)你說巧不巧,這件事透好叫我給看見啦。
(16)你想哩倒透美,該是你哩活還是你哩,嫑想偷懶。
(17)透美在兀個那個時候,伢人家倆認識啦。
7.透+名詞
“程度副詞+名詞”現(xiàn)象近些年較為普遍,儲澤祥、劉銜生(1997)[7]、邵桂珍(2000)[8]等對此結構做過分析。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也可修飾名詞,且與“透+有/沒有字短語”結構中賓語位置的成分近似,除抽象名詞、表具體特征或形象的具體名詞、具體名詞后附“性、氣、勁、樣”的名詞短語外,“透”字還可以修飾表性狀義的專有名詞、數(shù)量名詞或方位名詞,量度評價目標人物的語言、行為、動作及狀態(tài),既可充當句子謂語,也可作句子的定語和補語。如:
(18)都是透個性哩人,打扮哩□[i?31]一個比□[i?31]一個乍眼。
(19)伢他這人不管說話還是辦事都透諸葛亮哩。
(20)他說話不著調,透二百五哩。
(21)坐哩透前面前岸嘮也不好。
(二)可共現(xiàn)成分
1.前加語氣副詞“還”、后加判斷詞“是”
用在表較高量級的評注性程度副詞“透”前后,形成“還透X”構式和“透是X”結構,前者表說話人對仍在持續(xù)的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的理解與認可,或者是反預期情狀的強調[9],且發(fā)音持續(xù)時間較長,如:例8、例10等;后者是說話人對所述事物的確認,讀音輕短。如:透是想要哩、透是叫我難看哩、透是煩人、透是個性哩等。
2.末加結構助詞“哩”
徐晶凝(2015)認為“挺……的”結構中“的”是語氣助詞,為交互主觀性標記[10]。平陸方言“哩” ①用法與此一致,其于句末加語氣助詞“哩”成“透X哩”固定構式在陳述句中具有確認語氣,是一種焦點框架。且此結構中程度副詞和句末語氣助詞雙重凸顯描述對象的特征與性狀,更突出焦點,傳達需求。在日常使用中比較容易輕讀,有時還會脫落。上述語例或可力證。
綜上,三種可共現(xiàn)成分結構的異同,如表1所示:
(三)重疊式
平陸方言中,基式為“透X”的重疊式“透X透X”在句中作謂語、定語或補語,其語法特征除重疊外不變,但語義更重,程度更深。如:
(22)這女哩真真是會說話,我透愛見透愛見哩。
(23)我透想要透想要一盒雪糕哩。
(24)嫑吵啦,耳朵嗡嗡哩透難受透難受。
(25)都是透個性透個性哩人,打扮哩□[i?31]一個比□[i?31]一個乍眼。
例22之于例1、例23之于例6、例24之于例12、例25之于例18程度有所增加。
相比“透X透X”式,只有極個別單音節(jié)性質形容詞(圓、胖、白等)可以進入“透透X”重疊式結構中,語義程度較深,透露出說話人之于描述對象的喜愛,在句中主要作補語。如:
(26)咱這咱的麥仁長哩透透胖。
(27)伢人家這月娃嬰兒哩小臉蛋長哩透透圓。
(四)否定式
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的否定形式有三,一為“透不X”式,二為“不(是)透X”式,三為“透沒有X”式。三者共同點是都帶積極義的心理動詞、形容詞和特殊名詞,帶能愿動詞、動詞短語以及介詞短語,均不與副詞化的“透好”“透美”等詞搭配;不同點是“透不X”式與“透沒有X”式為內部否定,且前者上述基礎結構皆可修飾,后者修飾對象僅限于積極義和中性義特殊名詞;“不(是)透X”為外部否定,不帶消極義的心理動詞、性質形容詞、特殊名詞以及量小型性質形容詞。三者在句中可充當謂語、定語或補語。如:
(28)我透不愛見他。我不(是)透愛見他。
(29)我覺么著他是透沒有個性哩頁娃。我覺么著他不是透個性哩頁娃。
(30)伢他干活透不利索。
伢他干活不(是)透利索。
需要說明的是,第二類否定形式“不(是)透X”包括直接否定式“不透X”和間接否定式“不是透X”兩種形式。平陸方言中除了作定語的“透”字否定句只能用直接形式外,作謂語或補語的句子可以直接間接兼用。此外,內外部否定式與直接否定式“不X”三者的否定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透不/沒有X”>“不X”>“不(是)透X”
三、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的主觀性分析
沈家煊認為“‘主觀性是指語言的這樣一種特性,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11]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字句是一種表主觀性句。鑒于人們對話的底層邏輯、言說習慣以及“透”字句在平陸方言中的分布語境,說話人在言語交際前往往有一定的認知基礎或心理預設,所述對象有時符合說話人預期,有時并不滿足說話人預期或與說話人預期完全相反,因此,以下篇幅試圖從肯定預期和反預期兩方面探析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的主觀性功能。需要說明的是,下文主要探析依感而發(fā)的主觀評述語境類型,即以陳述句為主,以祈使句和感嘆句為輔,而以疑問句形式表示寒暄(如:你最近過哩透好吧?)或推測聽話人預期(如:你是不是透不愛見我哩?)等語言行為的情況在此不作討論。
(一)肯定預期
由于受儒家中庸文化的熏陶,平陸方言在傳達說話人的主觀想法時往往略微委婉,選用了程度語義不是非常高而是較高的“透”來表達。且在此種語境中,說話人往往需要讓聽話人認同、支持自己的主觀判斷、評價或意愿,并作出相應回應。其中,“透”后加性質形容詞、表性狀義的名詞或介詞短語的內容布局主要表述說話人對自己、他人以及客觀事物的主觀判斷或評價;“透”與情感認知類動詞搭配的組織結構傾向于傳達說話人自己的主觀意愿。如:
(31)這娃透懂事,我確實透愛見,你咾?
(32)我還就是透能吃哩,你能把我咋辦?
在實際交際中,還有一種情形是說話人基于否定聽話人或第三方言行事態(tài)的前情狀況來凸顯自己的否定態(tài)度,表達自己否定的主觀判斷、評價或意愿。句中運用的強化否定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在“透”小句前常使用“嫑、沒有、不是、不會、不想、不一樣、不同意”以及“反對、討厭”等或顯性或隱性的否定詞;二是在始發(fā)句中常含有“翻/瞪/斜嘮伢一眼、邁過身、撇撇嘴”等彰顯說話人否定態(tài)度的標記成分。在句中多具有否定、拒絕、批評、建議等語用功能[4]。如:
(33)我覺著這回考哩透能行可以啦,起碼跟比上回強嘮不少。(否定)
(34)他辦哩這件事叫我透惡心,我不想在跟他打交道啦。(拒絕)
(35)我可不像你,我就覺著他透不是東西哩!(批評)
(36)嫑光慕著想著玩,這幾本書透適合你哩,你沒事嘮就拿回去瞅瞅。(建議)
(二)反預期
根據(jù)吳福祥(2004),反預期包括“與說話者的預期相反”“與受話人的預期相反”和“與包括聽說雙方在內的特定言語社會會共享的預期相反”三種類型[12]。平陸方言“透”字反預期型語例主要根據(jù)聽話人的言行舉止、客觀事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以及說話人的內心預判向命題內容呈示出說話人的某種主觀判斷或評價,表明其相應的立場、態(tài)度或情感,體現(xiàn)出贊美、調侃、驚訝等評價性語用意義。如:
(37)這回表現(xiàn)哩還透好,值得表揚。(贊美)
(38)喲,你倆最近處哩透不錯嘮,是不是快請我都我們喝喜酒啊嘮?(調侃)
(39)好呀天呀,今個今天這風刮哩透是不小。(驚訝)
四、平陸方言程度副詞“透”的語法化
平陸方言“透”為多功能詞,除程度副詞外,還兼作動作動詞和狀態(tài)形容詞。其程度副詞由表“過基準”義的動詞演化而來。
(一)“透”演化為程度副詞的語義基礎[13]
“透”可作表“過基準”義的動詞,如:
(42)看你熱哩衫衫都透汗啦。
(43)這屋里透雨哩,要不去我屋走吧?
上述語例“透”位于名詞或中心語前,具有“通、穿”義,是“過基準”義的動詞?!斑^基準”義與“較高程度”義在語義層面關系較為緊密,常常用同一個詞來表示這兩種意義,在漢語共同語中有所示例。如:
(44)挺劍而起。(《戰(zhàn)國策·魏策四》)(過基準)
(45)我這兒倒放著一條挺好的路。(《孽?;ā返诙换兀ㄝ^高程度)
(46)她的表壓超過其他所有人。(CCL語料庫)(過基準)
(47)雖然在離家超遠的地方,可是和大家一起過節(jié),還是好開心。(BBC語料庫)(較高程度)
古語和普通話“挺”與“超”,既可表“過基準”義,如例44和例46;又可表“較高程度”義,如例45和例47。
(二)“透”演化為程度副詞的句法環(huán)境
張誼生認為:動賓結構、連動結構和聯(lián)合結構是誘發(fā)漢語實詞副詞化的三大主要結構形式[5]344-346。平陸方言“透”演化為程度副詞主要經(jīng)歷兩個階段,先是由表“過基準”義的動詞演化為表“透徹”義的形容詞,句法結構上的動賓結構或連動結構隨重心后移的趨動逐步過渡到聯(lián)合結構是其虛化的句法機制。如:
(48)我要向你透明一件事。
(49)你這透明傘可真好看,我也想用用。
上述語例中“透明”一詞既可作動詞,表“過基準”義,如例48;也可作形容詞,表“透徹”義,如例49,此時的同形異義需要依靠語境來區(qū)分。
再是由“透徹”義形容詞演化為“較高程度”義程度副詞,其句法結構上的虛化表現(xiàn)是由聯(lián)合結構隨重心后移到狀中結構。如:
(50)天都透明啦,趕緊起吧!
例49“透明”一詞作形容詞,表示事物的性質,是透徹明亮的;例50“透明”中的“透”則為程度副詞,表示事物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是天氣已經(jīng)大亮了,十分明亮了的意思。且隨著“透”后加成分的詞義內容的擴充與詞性數(shù)量的豐沛,平陸方言“透”徹底虛化為程度副詞。
五、結語
通過對平陸方言“透”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透”不僅有著較強的組合功能,還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能,所成之句往往表示說話人的自我判斷、評價或意愿,兼表肯定、拒絕、建議、贊美、驚訝等主觀性語用功能。其副詞化路徑可能由“過基準”義動作動詞虛化為“透徹”義形容詞,并進一步虛化為程度副詞。
注釋:
①“哩”為普通話“的”平陸方言形式。
參考文獻:
[1]李雅翠.平陸方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2]龔娜.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J].漢語學報,2011,(03):87-93.
[3]宋陸.漢“XA”式形容詞結構性質再探——以“透胖”、“偷胖”、“賊胖”為例[J].現(xiàn)代語文,2022,(3):54-59.
[4]王力.中國現(xiàn)代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5]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6]馬慶株.能愿動詞的連用[J].語言研究,1988,(1)18-28.
[7]儲澤祥,劉街生.“細節(jié)顯現(xiàn)”與“副+名”[J].語文建設,1997,(6):15-19.
[8]邵桂珍.語法的“副+名”和修辭的“副+名”[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0,(5):71-77.
[9]宗守云.說反預期結構式“X比Y還W”[J].語言研究,2011,(3):28-32.
[10]徐晶凝.程度副詞“挺”的教學對策[J].對外漢語研究,2015,(2):81-92.
[11]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268-275.
[12]吳福祥.試說“X不比Y·Z”的語用功能[J].中國語文,2004,(3):222-231.
[13]王巧明.廣西資源(車田)青衣苗人話的程度副詞“是”[J].方言,2022,(1):79-83.
作者簡介:
段金妤,女,漢族,山西運城人,碩士研究生,山西師范大學,主要從事漢語方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