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時期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革新思路探索

      2023-07-06 14:59:34杜江一
      南北橋 2023年11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杜江一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新時期課程思政的核心宗旨。思政課程是大學公共必修課,對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思政課程有著較強的理論性特點,實際教學中可能缺少真實情境,所以我國高校在其他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同時,也需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大學英語課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能有效助推思政課程教育改革,從而真正推進思政教育體系建設和發(fā)展。本文闡述了當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及現(xiàn)狀,并提出了相關的革新新思路。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

      課程思政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和邏輯思維方式,并非是指特定的課程,其核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無形中進行思想引領。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面對大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提出了新的政策方針,要求學生在進行日常文化課教學的同時,有效落實課程思政這項重要內(nèi)容。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滲透課程思政,針對思想價值觀方面對大學生加強教育與素質(zhì)培養(yǎng)。在大學教育中,英語具有較為突出的文化價值與育人功能[1],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加強落實并滲透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同時基于此進行教育改革。

      1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1.1 大學英語的必修課程性質(zhì)決定

      大學英語課程是國內(nèi)各所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對人才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由其性質(zhì)特征所決定的。但由于經(jīng)濟全球化與我國經(jīng)濟國際化發(fā)展進程的加速,大學英語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發(fā)顯著,特別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推行,讓高校學生將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視為大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這離不開英語在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與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關鍵作用,也順應了我國英語教育國際化發(fā)展趨勢。

      大學英語教育的受眾面極廣,對所有大學生都有深遠影響,這是大學英語教學成為當前落實課程思政教育的載體與平臺的主要原因,這種思政教育功能是其他課程所無法企及的。由于課程思政教育是一種長效教育,要經(jīng)過較長的過程,但是大學課程思政教育開設時間不長、課時量不多,還無法達到思政教育相應需要,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與人文素養(yǎng)。而大學英語這門必修課則具有教學時間長、課時量大的優(yōu)勢,可以達到思政長效教育需要。因此,大學英語融合思政教育是可行的。

      1.2 大學英語的人文性學科特色決定

      大學英語是一門人文性學科,這一課程特點意味著其蘊含許多思政教育元素。當前不同的大學英語教材中均有許多思政教育素材,存在明顯的教育性、感染性及現(xiàn)實性特征,對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非常有利,可以讓學生在思想與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形成潤物無聲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品位與人格修養(yǎng)。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大學英語教材中蘊含的課程思政教育素材,可以讓大學英語課堂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從而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拓展國際視野,形成健全人格,獲得全面發(fā)展[2]。

      1.3 大學英語教學的獨特性與趣味性決定

      大學英語并非專門的思政理論課程,而是基于語言載體,在大學英語語言學習當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內(nèi)涵,通過語言文字、視頻資料等感染和打動學生,在無形中影響學生,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隱性價值與引領作用得以充分體現(xiàn)[3]。通過中西文化的對比與融合,可以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新穎性與趣味性。此外,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大多為年輕教師,具有活躍的思維和新穎的教學方式,親和力更強,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與認可,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可以獲得更好成效。

      2 新時期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現(xiàn)狀

      2.1 教師思想需改進,缺乏正確的思政觀念引導

      在信息時代下,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與設備都發(fā)生了較大改變,然而一些教師滯后的教學觀念卻影響了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多地關注知識的傳授,將英語教學視為一種任務,只關注學生英語成績,忽視了教書育人的本質(zhì)。部分教師難以轉(zhuǎn)變陳舊的教學觀念,缺乏思政教育觀念,不能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嚴重影響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推進與落實。所以,轉(zhuǎn)變教師陳舊教學觀念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首要工作。

      2.2 課堂過于關注專業(yè)知識,不夠重視思政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下,不管哪所大學都應對思政教育引起高度重視,把思政理念融入各課程教學中。但事實上,一些大學英語課程通常只重視專業(yè)知識傳授,較少融入思政理念。多數(shù)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都在向?qū)W生灌輸語法詞匯和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等,很少融合思政理念進行教學,課堂教學太過單調(diào)。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單純的英語教育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發(fā)展要求,教師詳細傳授專業(yè)知識,卻不能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主動接受德育教育,無法達到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的最終目的[4]。

      2.3 學生重視專業(yè)知識學習,缺少價值觀問題思考

      當代大學生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而當前一些大學生并不能做到這點。部分大學生重視英語學習,但在英語學習中并不能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缺少思考。課程思政要求把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結(jié)合對大學生實施教育,然而大學生并不懂得如何結(jié)合英語知識思考思政問題,課程思政教育實施效果也被大大削弱。不僅如此,在大學英語學習中不重視思政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才也很難成為當前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3 新時期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革新思路

      3.1 促使英語課程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主要陣地,營造有利于調(diào)動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課堂,并融入思政教育的英語課題,要求教師深入了解教材內(nèi)容,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并樹立正確的“三觀”。大學英語教學應實行全人教育,教師的思想與言行在實際教學中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5]。課程思政并不是把英語課完全變?yōu)樗颊n,而是在英語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因此,英語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并注意加強思政教育。

      例如,新應用大學英語第一冊《Unit 3-Network》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相關任務,如要求學生上網(wǎng)搜集我國近期重大新聞,同時結(jié)合本單元主題,講解教材詞匯。而后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本堂課內(nèi)容,再選擇其中一個熱點詞匯進行詳細解讀,最后鼓勵學生閱讀課文并找出重要詞匯,收集有關信息。結(jié)合學生上網(wǎng)所搜集的新聞信息,來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并認識到網(wǎng)絡的便利性。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過程中,應適當融入一些思政教育內(nèi)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受各種文化思潮與價值觀念的影響,甚至會遭受沖擊。通過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內(nèi)容,對大學生實施思政教育,一方面加強學生的英語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讓他們對文化價值具有深刻認識,從而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造就一批高素質(zhì)人才。

      3.2 豐富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模式

      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改革中,應真正發(fā)揮思政教育的作用,促使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素質(zhì)。在重視培養(yǎng)學生英語技能的同時,做好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正確引導。將大學英語課程和思政教育相結(jié)合,教師應對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6]。通過創(chuàng)設對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有益的教學環(huán)境,切實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效果和質(zhì)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采用情境式教學模式、理論知識講授教學模式、案例分析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等,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教學氛圍中學獲知識,同時建立正確的“三觀”。比如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課堂上,教師創(chuàng)設極具互動性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分為多個合作學習小組,要求各小組思考并探討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學生得到統(tǒng)一的答案之后,讓學生通過英語主題演講的形式來講述小組答案。通過采用多樣化、較強互動性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與動腦能力,并實現(xiàn)思政教育目的。教師在提問或者設計演講主題時,可以合理融入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元素,以此最大化突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綜合性、多樣性,并有效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這種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形式為學生全面成長和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是有價值和意義的教育改革。

      3.3 開發(fā)第二課堂,強化思政教育效果

      新時期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應全力開發(fā)第二課堂,將英語教學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同時通過舉行系列校園文化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與綜合素養(yǎng)。比如可以舉行主題為My Chinese Dream的英語演講比賽,或者進行主題為The Hot Words in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的翻譯比賽,以此增強大學生的愛國精神,促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蛘呓M織體育講解比賽,講述圓滿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各位金牌得主的情況等,讓學生可以對國家綜合實力具有全面的了解,同時認識到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經(jīng)過了不斷的努力和付出。還可以根據(jù)地域特色舉行以“ The Traditional Holidays”“My Hometown”“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等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大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3.4 對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實施多元化評價

      將課程思政教育內(nèi)容納入大學生英語考核總成績中,通過日常教學中的小組話題探討和角色扮演等來考查學生[7]。課程思政教育評價就是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將立德樹人作為重點,向整個英語教學過程滲透正確的價值觀與成才觀,從而實現(xiàn)以評為學和以評促思。在增強學生英語技能同時,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讓學生對我國人文、經(jīng)濟、自然等都有深層次的認識,以此陶冶學生,并加強其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處理好學生課程思政教育與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能力之間的關系,這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面對的新任務與新目標。對此,教師應對英語教學方法加以完善,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中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做到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打造雙贏局面。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深入挖掘大學英語蘊含的文化意義,每種語言都具有其文化意義,文化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新同樣重要。另外,當前是信息化時代,教師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中,應合理利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3.5 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為思政教育助力

      要使大學生英語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取得成效,教師是最直接的推動者,也是教育工作開展的踐行者以及主力軍,除了應具備扎實英語專業(yè)知識以及豐富育人經(jīng)驗以外,還需有正向積極的價值觀、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心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8]。并且,學習屬于終身行為活動,大學英語教師唯有提升自己的學識水平及道德修養(yǎng)提升,堅定自身理想信念,提高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方可與高等教育發(fā)展全新態(tài)勢相契合,與大學英語教學教學要求相符,進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英語專業(yè)人才。

      師德師風建設是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打造的關鍵,同時也是立德樹人根本目標踐行的核心。教師教學期間應始終做到言傳與身教相結(jié)合,遵循和堅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道德素養(yǎng)和職業(yè)精神,將英語教學與道德情操培養(yǎng)相融合。在思政教育推進歷程中,還需通過參加師資培訓班、強化教研活動、及時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等方式來塑造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確保新技術應用能力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為大學英語以及思政融合教育的開展提供新想法以及新舉措。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大學生加強思政教育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思政教育對學生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大學英語是高校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其教學目標不只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知識與技能,還應包括學生思想政治文化素養(yǎng)。因此,大學英語課教學應基于課程思政展開改革,通過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提高廣大英語教師課程思政育人的意識與能力,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將學習奮斗的具體目標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相結(jié)合,并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zhì)量建設。

      參考文獻

      [1]單瑩.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探討[J]. 海外英語,2021(16):124-125.

      [2]曹琴琴. “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路徑研究[J]. 現(xiàn)代英語,2021(8):14-16.

      [3]李昕.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 大眾文藝:學術版,2021(17):201-202.

      [4]張巨武.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1):94-99.

      [5]謝文婷. 課程思政: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改革新視角[J]. 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40(5):135-137.

      [6]鄭小慧. 課程思政視覺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新思路[J]. 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2021(13):159-160.

      [7]陳寧. “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探析[J]. 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21(8):331.

      [8]李曉燕.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21(19):66-69.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校園網(wǎng)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xiàn)狀與重要性簡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8:36
      景谷| 邻水| 和硕县| 海门市| 锦州市| 庆云县| 灵寿县| 江都市| 平定县| 辽宁省| 泗阳县| 鸡东县| 利辛县| 慈溪市| 康平县| 新疆| 新和县| 双峰县| 兴义市| 北流市| 醴陵市| 叙永县| 安新县| 吉安县| 秦皇岛市| 马关县| 湖北省| 怀仁县| 瑞丽市| 郑州市| 延边| 孝昌县| 呼和浩特市| 曲麻莱县| 余干县| 区。| 乳源| 东阳市| 申扎县| 庄河市|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