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琿峰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yè)已經跨入了一個全新發(fā)展的時代。教育內容的多元化、教育場景的豐富化、教育手段的數字化不斷促使我們現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新迭代。面對教育改革的洶涌潮頭,抱頭龜縮只能被無情地吊打,教師要緊隨教育改革發(fā)展大潮,主動做出適應和改變。
良好師德師風是任何時期對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廣大教師立足教育變革之基石。無論今后的教育變革走向何方,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都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要熱愛和忠誠于教育事業(yè),把甘于奉獻、愛崗敬業(yè)作為履職的基本要求,主動遵守黨紀國法、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師德師風標準,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人格底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努力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終身學習是一線教師應對教育變革的重要法寶。教育邁入核心素養(yǎng)時代,對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及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涌現又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履職門檻,構建和完善面向未來的終身學習生態(tài)體系已成為當代教師適應職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身處變革之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自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潛心鉆研業(yè)務,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更新學習方式,努力成長為業(yè)務精湛、能力出眾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筑夢人”。
做好角色轉變是今后一段時間教師適應教育變革的重要策略。當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學無先后、達者為師已經成為師生關系的一種新樣態(tài)。未來教師的角色將進一步圍繞學生主體地位重塑,因此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知識觀、學生觀以及評價觀,努力承擔學生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習過程的參與者、高效學習的引導者、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者、和諧關系的創(chuàng)建者、學生情緒的調控者等多重角色,成長為能夠讀懂學生、重組課程、塑造品格、陶冶情操、聯結世界的“大先生”。
(作者單位:陜西省咸陽市楊陵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