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麗 李雙燕 常軍龍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行業(y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與完善,在這一背景下,語文教學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語文是中華文化的根本,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并通過開展民族化的語文教育,促使實現(xiàn)民族復興。優(yōu)秀的古代詩文能夠體現(xiàn)出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化,正因如此,學生更要深入地學習古詩文,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背誦。文章簡要分析了古詩文背誦的意義,并提出了相應的背誦方法,既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又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關鍵詞:高中教學;古詩文;背誦方法
古詩文的背誦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開展教學工作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拓寬背誦渠道,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以及綜合素養(yǎng),展現(xiàn)語文的真實魅力。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明確背誦和朗讀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朗讀能夠為背誦奠定良好的基礎,更有利于學生的記憶,促使學生找到背誦的方法和規(guī)律。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開展背誦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背誦方法,教師積極地發(fā)揮引導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背誦效率,讓學生在喜愛古詩文的基礎上,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一、背誦古詩文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當下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背誦古詩文,學生能夠理解文本內容,加深對語文知識的印象與記憶,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學生逐漸增多朗讀次數,就能夠發(fā)現(xiàn)文章中蘊藏的深刻道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者進行跨時空的交流。古代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存在較多的差異,學生在背誦古詩文時難度相對較大,但當學生背誦后就能夠更加明確古詩文中的內涵,既有助于深入學習語文知識,也能夠促進理解作品的深層含義,提升了學習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古詩文語感
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十分重要,通過培養(yǎng)語感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感受能力,這也能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語感涵蓋的內容較多,包括語音感、語法感以及語用感等。當學生背誦古詩文后就能夠積累相應的古文知識,這也能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例如,當學生在面臨困難時,如果想激勵自己,就可以運用所學過的古詩文。而學生此前將古文詩句記憶并存放在腦海中,就能夠及時地提取并運用,進一步提升了語言文字的表達和運用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下高中教材中蘊含的古詩文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是值得學生深入學習的作品,并且這類古詩文行文簡潔、風格多樣,能夠對學生的寫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寫作是學生表達自己思想情感、傳遞文化的一種方式,具有創(chuàng)造性。當學生背誦相應的古詩文后,就能夠有效地積累寫作材料,在寫作時也會更容易、便捷。與此同時,學生背誦古詩文也能積累相應的知識。例如,在寫以奉獻為主題的文章時,學生可以引用杜甫等人的事跡或者所學過的名言詩句;在整理作文結構時,也可以回憶背誦過的文言文,并將其和作文內容進行結合,將優(yōu)美的句子插入寫作過程中,以提升寫作能力。
二、高中古詩文的背誦方法
(一)整體、劃分法
在高中古詩文的背誦中,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背誦方法就能夠事半功倍,學生在背誦古詩文時一定要理解文章內容,這一過程可以采用整體或劃分記憶法。整體記憶法指把文章看成一個整體,首先反復誦讀,在朗誦過程中投入情感,熟悉理解內容,同時也要適當地轉變語音、語調,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化抽象為具體,促使學生身臨其境。這一類方法適用于詩歌字數較少,并且內容緊湊,中心思想較明顯的文章。例如,教師要求學生背誦《錦瑟》時,《錦瑟》全文結構嚴謹,并且首尾呼應,既有豐富的意象,也蘊藏豐富的內涵,詩人在詩文中發(fā)出的感慨,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文章的情感,并進行背誦。
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將整體詩文劃分成不同的段落,即劃分法,這一方法主要應用于篇幅較長的文章,如果學生從頭到尾整體去記憶,容易出現(xiàn)疲勞的現(xiàn)象,這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背誦的自信心,但如果將整體文章劃分成不同的段落,就能有效減少學生的背誦負擔。例如,學生在背誦《離騷》時,《離騷》篇幅較長,學生在還未開始背誦前就會喪失背誦的信心,但當劃分成各個段落進行背誦,就能減少學生的身心壓力,學生分次進行背誦,一次背誦一小段,就能樹立成就感,進而培養(yǎng)出背誦的自信心以及背誦熱情。
(二)關注時間法
關注背誦時間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是分散時間法,分散時間法是指改變傳統(tǒng)的集中記憶法,集中記憶是學生長期進行背誦,直到全部背誦完成,而這種方法會使學生身心疲勞,但應用分散記憶法能有效轉變集中記憶法中存在的弊端,在傳統(tǒng)的背誦過程中,存在部分學生認為自身背誦效果很好,可是當再次回憶時卻十分困難,更別提流暢背誦。
在實際背誦中,學生背誦一段時間后,可以適當休息,做一些其他事情,然后再進行背誦。通過這種反復循環(huán)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加深理解記憶,直到全部背誦完成,學生也能夠在背誦過程中保持良好的背誦興趣,不易疲勞。將學生的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既可以應用于整體背誦,也可以應用于分段背誦。在實際運用時,學生背誦完一段內容后,適當的休息或轉換大腦,例如,參與其他體育活動或者復習其他科目的習題,然后再進行背誦,在語文課堂進行背誦時,可以背誦一段,再學習理解另一段,通過這種理解和背誦相結合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得到休息,減緩學習壓力。
二是過度記憶法,指學生背誦古詩文后要加強練習,繼續(xù)背誦幾遍,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強化記憶,提升個人背誦的熟練程度,但是在應用過度記憶法時,學生也要適度,過度的背誦可能會出現(xiàn)厭煩,疲勞,背誦效率也會下降。
(三)重視難點法
重視難點法指學生在背誦過后一定要進行回憶,突破古詩文中的難點,在背誦后也要防止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在古詩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開頭和結尾往往有著較深的印象,而對中間部分較容易遺忘。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實際背誦中,學生可以多誦讀和多復習中間部分,通過這種強化中間內容的方式,可以大幅提高背誦效率。除此之外,在背誦后學生也要及時地復習,比如進行默寫。在重視難點法中,學生也可以設置相應的關鍵詞,例如,在一個段落中選出明確的詞匯,大多數詩文篇幅較長,出現(xiàn)的內容也較多,學生背起來難度較大,并且由于句子對仗整齊,容易混淆記錯,這時學生明確詩句中的關鍵詞并標記出來,就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特殊記憶,如學生在背誦《陳情表》時,由于《陳情表》中內容較多,學生背誦起來相對復雜,但當整理出關鍵詞,以關鍵詞為線索,增加關鍵詞和文中其他詩句之間的聯(lián)系,就能讓學生不斷提升背誦效率,進而背誦全文。
(四)場景聯(lián)想法
古詩文的一大特點就是詩中有畫,很多詩文中都描繪了各種各樣的場景。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積極地使用場景聯(lián)想法,通過大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聯(lián)想詩中場景,在腦海中勾勒出詩文中的畫面,進一步展現(xiàn)出不同景觀的特點。讓學生能夠深入其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古詩文的內容。大多數的調查研究表明,形象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更容易記憶,在高中古詩文背誦中,使用場景聯(lián)想法更有利于學生提高背誦效率,而且這是學生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
例如,教師在教學《歸去來兮辭》時,文中第二段描寫了從門口到室內的景象,這也展現(xiàn)出了農村家庭輕松愉悅的生活氛圍,而第三段講述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農人春耕的畫面,學生隨著深入閱讀,跟著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走進勾勒的場景中,能促使學生和作者本人達到跨時空的交流,在腦海中勾勒出現(xiàn)實場景。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進入到詩中描繪的生活,既能愉悅身心,也能加快背誦,在引用場景聯(lián)想法時,學生也可以將作者想象成文中所描繪的人物,大多數的古詩文中蘊藏著作者和他人的對話,同時這種抽象的文字和人物形象相結合,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也能夠進入這一情境中,扮演古人的對話,學生一人分擔兩種角色,調動出個人情感,設置不同的語調,這樣能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感內涵,在加深理解后就更容易背誦。
(五)循環(huán)理解法
大多數的文言文含義都以單音節(jié)詞進行表達,這也與現(xiàn)代漢語有所區(qū)別,同時古代文化也和當前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這限制了學生提高背誦效率。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背誦前,一定要讓學生理解記憶,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主題內涵,在這一基礎上開展背誦活動,才能更高效地記憶內容。同時學生也要掌握全文的結構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低聲快讀,進而讀熟,在背誦的期間也要進行思考和理解,通過這種循環(huán)能夠不斷提升背誦效率。
除此之外,遺忘曲線規(guī)律指出遺忘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先快后慢,針對這一現(xiàn)象,學生也要知道在剛背誦下來的短時間內,遺忘的速率最快,所以一定要在背誦后及時進行復習鞏固,不斷加深背誦效果。最后存在部分學生即使大聲誦讀也背不下來情況,針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應用抄寫的方法,通過將眼、口、手、心綜合利用,不斷提升背誦效率,在實際運用中,學生可以先朗誦課文,然后抄寫,同時在抄寫之后,設置相應的填空題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加深理解記憶,進而提高背誦質量。
三、高中古詩文背誦的檢查形式
(一)開展朗讀比賽
為了有效提升學生背誦古詩文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教師可以在班級教學中開展相應的古詩文朗讀比賽,其比賽篇目就是課堂上所熟悉的古詩文。學生可以在了解文章內容以及情感的基礎上,制作相應的幻燈片,并配上相應的歌曲,進而開展朗誦比賽。通過此類比賽,學生能夠對詩文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這也能促使學生和詩人實現(xiàn)跨時空的溝通。
(二)組織默寫
教師可以要求每一位學生準備默寫本,當背誦完一篇古詩文后,在下一節(jié)的課堂上,要求學生默寫一遍,默寫后交由教師進行批改,成績不合格的學生要單獨找時間到教師處再一次進行背誦。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默寫設置為填空題,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加深記憶及理解,最后教師也可以積極開展默寫競賽,并擴大考題范圍,將學年階段要求背誦的所有古詩文篇目進行整合,讓學生更好地記憶過去背誦過的文章。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點名讓學生到黑板上默寫相應詩文名句,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粉筆寫作能力,如果學生出現(xiàn)寫錯字的地方,教師也可以及時地指出,并引導學生改正,通過古詩文默寫活動,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學生既能夠學習語文知識,也能夠形成人文素養(yǎng),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量,積累作文素材。
詩文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優(yōu)美的中華文字也蘊藏著傳統(tǒng)文化,在當下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背誦過程,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背誦方法。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激發(fā)學生的背誦積極性,適當地調整課文順序,進而減少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同時教師也要做出統(tǒng)籌規(guī)劃,考查影響學生背誦情況的因素,這種方式能夠防止學生受到外界的干擾,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學生既能夠愉悅身心,也可以穿越時空和古人進行對話,在了解民族歷史的同時,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偉綱.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 試題與研究,2021(06):27-28.
[2]徐建鋒. 大數據背景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優(yōu)化[J]. 作文,2021(Z4):72-73.
[3]宋秀芳. 基于新課程理念背景的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實踐[J]. 課外語文,2021(34):95-97.
[4]魏敏. 古詩文誦讀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探究[J]. 世紀之星—高中版,2021(17):159-160.
[5]于貴紅. 以活動促高中生古詩文深度學習策略研究[J]. 世紀之星—高中版,2021(13):146-147.
[6]趙浩含. 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沉浸式古詩文教學——以《短歌行》為例[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41(05):172-174.
[7]白丹.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有效探究[J]. 世紀之星—高中版,2022(07):64-66.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