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婷
摘要:鑄魂育人,順應了基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時代趨勢,契合全面育人的內在規(guī)律,體現(xiàn)了立德樹人的宗旨。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只有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精神理念,才能實現(xiàn)全面育人的良性發(fā)展目標。
關鍵詞:鑄魂育人? 立德樹人? 師德
一、立德樹人,以德為先
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歸根結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做到一勞永逸,要真正實現(xiàn)德樹人,以德為先,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
(一)加強對教師自身的師德教育
1.樹立正確的職業(yè)道德認識
樹立正確的職業(yè)道德認識可以幫助教師明確自身的價值目標,建立堅定的社會信念。在工作與生活中,教師要形成正確的道德概念、觀念和信念,并做到對自己以及學生的道德觀進行正確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2.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師德師風的基本需求是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都不相同,教師應該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不能僅僅憑學業(yè)水平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而應該綜合考量學生的整體素質,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幫助學生全面提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二)強化對學生的師德養(yǎng)成教育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學優(yōu)勢,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比如筆者所教授的是一門專業(yè)課程《旅游文化》,課上會運用一些豐富的圖像、視頻資源向學生介紹我國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透過直觀的感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實訓課程,如中餐和客房實訓,通過練習和指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為學生之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言傳身教,潤物無聲
言傳身教,不僅要言教,更要身教,比有聲的“言教”更有影響力的是無聲的“身教”。教師應該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已,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深深影響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都應該先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教師會要求學生上課不要遲到,那教師也要避免自己上課遲到的事情發(fā)生。雖然這看著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細微之處見表率。教師時時刻刻都要用自己的模范行為教育學生,成為學生的榜樣。
三、 用心培育,用愛灌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用心培育,用愛灌溉的巨大作用。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人,都有要求行動獨立的傾向。教師不應當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用一顆誠摯的心去對待學生,給予他們幫助和關心,將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投射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傾聽他們的想法。
作為教師,我始終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在教育的百花園里,我們要用心去培育,讓每一朵花蕾都絢麗綻放,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