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介
- 瑣事
[日]芥川龍之介為使人生幸福,必須熱愛日?,嵤隆T频墓庥?,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孔——必須從所有日?,嵤轮畜w味無上的甘露。問題是,為使人生幸福,熱愛瑣事之人又必為瑣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愁憂,但躍出古池的青蛙或許又帶來了百年愁憂。其實,芭蕉的一生既是享樂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這在任何人眼里都顯而易見。為了微妙地享樂,我們又必須微妙地受苦。為使人生幸福,我們必須苦于日?,嵤?。云的光影,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孔——必須從所有
領(lǐng)導文萃 2022年16期2022-05-30
- 芥川龍之介《酒蟲》的改寫與創(chuàng)新
半年時間的芥川龍之介——這位接下來要在日本大正文壇上聲名大噪的大文豪,在第四次復刊的《新思潮》雜志上,發(fā)表了短篇小說《酒蟲》。這部取材于中國清代小說《聊齋志異》中的同名小說《酒蟲》的作品,因其脫胎于中國古代文言小說而備受矚目。日本學者松野敏之便在“《酒蟲》取材于《聊齋》,與原作幾乎無大變化”觀點的基礎(chǔ)上,詳細梳理了芥川龍之介這部小說對原典從修辭、故事到立意等方面的豐富變化[1]。郭艷萍通過文本比較與分析得出結(jié)論,認為得益于嫻熟的寫作手法,芥川龍之介讓原作煥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22年1期2022-03-18
- 唐傳奇《杜子春傳》在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杜子春》中的變異研究
傳》,至于芥川龍之介《杜子春》參考的原典版本,林嵐認為是借鑒了清代陳蓮塘編著的《唐代叢書》中選錄的《杜子春傳》,芥川龍之介在此版本的《杜子春傳》上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了歷史小說《杜子春》。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借鑒古昔文學素材,對之進行改編,從而表達自己的思想內(nèi)涵。唐傳奇中的故事一貫以玄怪著稱,這樣的文本特色非常符合芥川龍之介的審美品位,同時芥川龍之介本身也具有深厚的漢學修養(yǎng),因此芥川龍之介改編了一系列具有玄怪色彩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除了《杜子春傳》以外還有同為唐
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 2021年4期2022-01-01
- 《鼻子》的研究
——以反戰(zhàn)思想和社會階層批判意識為中心
外國語學院芥川龍之介被譽為日本大正時期最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家、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他創(chuàng)作了《羅生門》《鼻子》《地獄變》《河童》等眾多發(fā)人深省的短篇小說。1916 年,《鼻子》在《新思潮》上一經(jīng)發(fā)表便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筆者利用知網(wǎng)查閱、梳理了國內(nèi)有關(guān)《鼻子》的研究論著。對于《鼻子》,國內(nèi)研究者主要從人性的自私、利己主義、日本的集團意識及從眾心理等角度展開研究。例如,劉靜和、阮嘉穎在論文《淺析芥川龍之介的〈鼻子〉》中提道:“這部小說以鼻子變短又變長的過程為推
藝術(shù)家 2021年9期2021-11-26
- 文化間性與芥川龍之介
)“鬼才”芥川龍之介的創(chuàng)作以短篇小說為主。他大量的短篇小說,如《酒蟲》、《基督徒之死》、《長崎小品》等,通過“異國情調(diào)”——“中國故事”或“基督教”的敘說,在傳達著芥川龍之介對人生、生存、宗教等方面的思考。但在此過程中,漢文化(中國故事)、西方文化(基督教)與日本本土神道教文化,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中糅合、融合,最終呈現(xiàn)出獨特的怪異之美。所謂“怪異之美”,是指芥川龍之介的作品風格詭譎。他的創(chuàng)作并不獨屬于某一文化,而是不同文化之間在相互觀照、反思、反諷,進而產(chǎn)
戲劇之家 2021年2期2021-11-12
- 洞悉人性之惡,卻無法救贖自我
作家檔案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近代小說家出生地:日本東京代表作:短篇小說《羅生門》《竹林中》《鼻子》《橘子》《河童》等主要作品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代(1912—1926)的代表作家,與夏目漱石并稱為近代日本文學雙璧。他短暫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150余篇短篇小說,每篇小說的題材和藝術(shù)構(gòu)思都各有特點,重點關(guān)注社會丑惡現(xiàn)象。芥川龍之介很少在作品中直接發(fā)表評論,而僅用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陳述故事,以揭示更深層次的意義,這使得他的作品彰顯出高度的藝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4期2021-09-24
- 芥川龍之介的自我接納與探尋
嘗試立足于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及《地獄變》,通過聯(lián)系芥川龍之介的生平以及作品主題思想,分析芥川龍之介對于“自我”的探尋和接納,指出芥川龍之介對于人性之惡的描寫與刻畫并不僅僅為了揭露人性中的利己主義、批判社會現(xiàn)狀,同時也暗含著他對人性的辯解和對接納自我的嘗試。芥川龍之介的短暫一生,也是他不斷為人性辯解、不斷嘗試接納自我的一生。關(guān)鍵詞:芥川龍之介 自我接納 《羅生門》 《地獄變》引言芥川龍之介生于1892年,在短暫的一生中發(fā)表小說148篇,小品文55篇,隨筆
名作欣賞·學術(shù)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芥川龍之介的西湖之旅
陳杰芥川龍之介的《中國游記》,以一個日本人的眼光,看了1921年那個年代的中國。他對西湖的大篇幅的介紹,無疑能夠讓我們看到近代西湖的歷史、人文及其變遷,是留存到今天的一段珍貴的西湖歷史文獻。在今天的日本文壇,有兩個文學獎廣受矚目,它們皆是1935年的作家菊池寬為紀念兩位友人而分別設(shè)立的。一個是頒發(fā)給通俗文學作品的直木獎,以日本著名小說家直木三十五的名字命名;而另一個頒發(fā)給純文學作品的芥川獎,就是以今天我們要推介的這位名人——芥川龍之介的名字命名。作為日本近
旗幟文摘 2020年4期2020-06-09
- 瑣事
芥川龍之介微妙地享樂,微妙地受苦。為使人生幸福,必須熱愛日?,嵤隆T频墓庥?、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孔——須從所有日?,嵤轮畜w味無上的甘露。問題是,為使人生幸福,熱愛瑣事之人又必為瑣事所苦。跳入庭前古池的青蛙想必打破了百年愁憂,但躍出古池的青蛙或許又帶來了百年愁憂。其實,芭蕉的一生既是享樂的一生,又是受苦的一生,這在任何人眼里都顯而易見。為了微妙地享樂,我們又必須微妙地受苦。為使人生幸福,我們必須苦于日常瑣事。云的光影、竹的搖曳、雀群的鳴聲、行人的臉
文苑·經(jīng)典美文 2020年4期2020-04-19
- 淺談芥川龍之介的藝術(shù)至上觀
摘? 要:芥川龍之介對“藝術(shù)至上主義”有其獨到的見解和認識。因此形成了他獨有的藝術(shù)至上觀。本文將從芥川的作品、藝術(shù)觀和生平三方面對芥川的這一觀念進行闡述。關(guān)鍵詞:芥川龍之介;藝術(shù)至上觀[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6--01“藝術(shù)至上觀”即指“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思想觀念,最早由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美學家維克多·庫辛提出。這一思想宣揚“藝術(shù)與政治、道德無關(guān),否認藝術(shù)的社會作用,主張藝術(shù)至上,認為藝術(shù)
青年文學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芥川龍之介的西湖之旅
陳杰芥川龍之介的《中國游記》,以一個日本人的眼光,看了1921年那個年代的中國。他對西湖的大篇幅的介紹,無疑能夠讓我們看到近代西湖的歷史、人文及其變遷,是留存到今天的一段珍貴的西湖歷史文獻。在今天的日本文壇,有兩個文學獎廣受矚目,它們皆是1935年的作家菊池寬為紀念兩位友人而分別設(shè)立的。一個是頒發(fā)給通俗文學作品的直木獎,以日本著名小說家直木三十五的名字命名;而另一個頒發(fā)給純文學作品的芥川獎,就是以今天我們要推介的這位名人——芥川龍之介的名字命名。作為日本近
文化交流 2020年2期2020-03-16
- 《羅生門》歷史小說之外的芥川文學特質(zhì)
線。其中,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風格獨樹一幟,區(qū)別于其他作家,多選材于說話集這種有待考證的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從而引發(fā)更多的爭議。他作品中的《羅生門》可謂最具代表性,受關(guān)注程度最高,但國內(nèi)從歷史小說視角解讀《羅生門》的研究并不多見。我們知道,人物是特定社會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置身于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之中,人物的一言一行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huán)境的痕跡。芥川龍之介尤為擅長刻畫大歷史環(huán)境下小人物的人性悲劇。我們先考察歷史小說的一般特征,以期在普遍性基礎(chǔ)上把握特殊性。本
廣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0年3期2020-03-03
- 《芥川龍之介散文隨筆》
[日]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的散文隨筆集,收錄了作者極富盛名的隨筆《侏儒囈語》及其游記代表作《中國游記》,記載了芥川龍之介游歷上海、蘇杭、北京、天津等地,所見之風景名勝、風俗習慣,全面地展現(xiàn)了這位文壇巨匠高超的文學才華與審美水準。作者芥川龍之介與森鷗外、夏目漱石被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上的三巨匠。他的文筆典雅俏麗,技巧純熟,精深洗練,意趣盎然,別具一格。他的文學對日本文壇的影響不可估量,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新人獎“芥川賞”,現(xiàn)已成為日本重要文學獎之一?!?/div>
少年文藝·我愛寫作文 2020年2期2020-02-10
- 芥川龍之介《杜子春》中的重復敘事藝術(shù)
日本大文豪芥川龍之介,擅長從中國古典著作中尋找靈感,通過改寫的文學手法創(chuàng)作全新立意的小說,中篇小說《杜子春》就是其中一部重要的代表作?!抖抛哟骸分v述了落魄書生杜子春三次邂逅神仙鐵冠子,經(jīng)歷從貧窮到暴富的往復歷程并最終悟道的故事。在以往研究中,追溯芥川龍之介的《杜子春》與唐代傳奇《杜子春傳》的因承關(guān)系歷來是最大熱點。[1]另外,由于這部小說在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的單線演進,將之納入童話、民間故事范疇進行研究的論文亦不少見。[2]除此之外,還有學者重視文本結(jié)構(gòu)的剖析,從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1期2020-01-19
- 從小說《河童》看芥川龍之介的創(chuàng)作思想
名的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在1927年完成的一部近似自傳的短篇小說,寫下此部小說的四個月后,芥川龍之介在家中服毒身亡,所以,也有人說《河童》是芥川龍之介絕望的遺世之作。本文認為,這篇小說不僅包含了芥川龍之介對生活的遺憾與夢想,還有其對當時社會深深的使命感?!皶r代成就英雄”,而那個特殊的時代給了芥川龍之介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河童》中有充分的表現(xiàn)。芥川龍之介通過描寫河童世界的人和事,揭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現(xiàn)狀,展現(xiàn)了平凡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下的艱難生活,用一種極端的手法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7期2020-01-18
- 《鼻》中利己主義的失敗
5041)芥川龍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892年生于東京,因生于龍年龍月龍日龍時,故名為龍之介。芥川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共創(chuàng)作了140多篇短篇小說、長篇小說、隨筆、游記、評論、詩歌等多種風格的作品。[1]其中尤以短篇小說名世,特別是歷史短篇在日本文學史上更別具一格。短篇小說《鼻》中芥川深刻地挖掘了旁觀者的利己主義,把人物內(nèi)心本能的欲求和對世俗眼光的懼怕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所謂利己主義是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山西青年 2019年3期2019-12-18
- 機場與修理匠(微篇小說)
動植物的八月,龍之介得到她回來探親的消息,于三天前開始為妻子回家做準備。荀子的飛機下午一點到達瓦城機場,龍之介的接機工作一切就緒。一大早,斯特突然來了電話說,他臥室空調(diào)壞了,兩口子昨晚流一夜的汗,讓他過來幫忙維修一下。他家跟斯特一家關(guān)系太好了,斯特既然開口,他不能拒絕。龍之介算了一下時間,修好空調(diào)再去機場,不耽誤接荀子。龍之介找到空調(diào)不制冷的原因后,開車在瓦城費了很大周折,才買齊各種所需配件。時間飛快,眼看就要誤了接機。姆丹出了個主意,龍之介繼續(xù)修空調(diào),讓紅豆 2019年11期2019-12-02
- 淺析芥川龍之介作品特征
商文淑芥川龍之介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日本著名的文學作家,他一生寫出將近150篇小說,更有大量的詩詞和評論,其文學作品的寫作手法獨樹一幟,開拓了日本文學史壇不曾有的領(lǐng)域,對日本文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他早期的文學作品大都以取材豐富的歷史小說為主,中期的作品是以反映社會現(xiàn)實位核心,晚期的作品整體彌漫著抑郁的氣息,內(nèi)容是反映他對貧富懸殊差異而導致的社會現(xiàn)實的幻滅感。縱觀芥川龍之介文學作品共存不確定性、戲劇性、富有懷疑主義和反傳統(tǒng)性等極具代表性的特征。文學作品學習與科普 2019年19期2019-09-10
- 芥川龍之介上海見聞錄
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乘坐“筑后丸”號抵達上海。他對上海的第一印象是拉黃包車的車夫、擁擠的人群、紅磚建筑物等。他在日本發(fā)表的《上海游記》中寫道:我們沖出黃包車夫的重圍以后,上了一輛馬車。剛起步,馬就冒失地撞到了街角的墻上。馬車夫是個年輕的中國人,他生氣地用鞭子“噼噼”地抽馬。馬便把鼻子緊貼在墻上,屁股亂撅亂跳。此時,有翻車的危險,就在僵持之間,馬路上已經(jīng)圍上一大圈人??磥碓谏虾R菦]有拼死的準備,是不敢稀里糊涂就乘馬車的……抵達上海的第一個夜晚,芥川龍之介住中外文摘 2019年8期2019-04-30
- 《奇跡》:成長在錯身的一瞬間
媽媽雖然很想念龍之介,卻仿佛沒有要跟爸爸和好的意思。一句話推薦:比起看見流星、列車交錯,愛才是最大的奇跡?!皺烟柡脱嗵柺装l(fā)列車交錯時,會發(fā)生奇跡?!痹谙嘈牌孥E的小時候,你有想過當列車交匯的那一瞬,要許下什么愿望嗎?對于生活在鹿兒島的哥哥航一和住在福岡的弟弟龍之介來說,最大的愿望就是讓離異并分居兩地的父母能夠和好如初,四個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為此兄弟倆一起克服各種困難,踏上了見證奇跡的冒險之旅。漫天飄蕩的火山灰像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糟心事。地板、床單、書桌,中學生博覽 2019年1期2019-03-23
- 論人生與藝術(shù)的抉擇 ——芥川龍之介與畫師良秀的殊途同歸
江大學一、芥川龍之介與《地獄變》芥川龍之介是一位跨越兩個時代的作家,無論是明治時期還是大正時期都可以看到其作品的巨大影響。他的短篇小說膾炙人口,頗有一番風味,作品主旨明確,諷刺意味強烈。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涉獵廣泛的優(yōu)秀作家,卻在其35歲的時候,忍受不了精神苦悶而選擇了卻生命。盡管芥川龍之介創(chuàng)作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他對文學的理解,以及創(chuàng)作的源泉始終存在于他的內(nèi)心,對藝術(shù)的追求成為他的人生目標,他的死亡可以說是與藝術(shù)的統(tǒng)合。他的藝術(shù)觀在文學作品《地獄變》中表現(xiàn)得淋傳播力研究 2019年1期2019-03-20
- 從《地獄圖》看芥川龍之介的人生觀和藝術(shù)觀
地獄圖》與芥川龍之介進行介紹的基礎(chǔ)上,本文對《地獄圖》所反映出的思想價值觀念展開了分析,從而加強對芥川龍之介獨特人生觀和藝術(shù)觀的認識,為關(guān)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關(guān)鍵詞:《地獄圖》;芥川龍之介;人生觀;藝術(shù)觀引言: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芥川龍之介占據(jù)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其作品還是在鼎盛時期選擇自殺的行為,都成為了日本文壇上眾說紛紜的話題,引起了人們對芥川龍之介特殊人生觀和藝術(shù)觀的思考。而《地獄圖》作為芥川龍之介代表作品之一,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和藝術(shù)的深刻思考過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2-11
- 黑暗中的希望與絕望下的信仰
門》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和《竹林中》,而芥川龍之介則以《今昔物語集》為源泉創(chuàng)作了小說。謊言是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和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的共同主題:每個人都在極端利己主義之下進行虛偽的自我美化。一方面每個人都在塑造完美的謊言,另一方面每個人都在尋找真相并揭穿謊言。然而他們在尋找真相的路上不知不覺地走向另一個謊言而不自知。《羅生門》和《竹林中》在《今昔物語集》中只是兩個簡單的故事,并沒有在情節(jié)上做太多的文章,芥川龍之介雖然采用了故事的主體框架,卻在此讀書 2018年9期2018-09-05
- 淺談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地獄變》
要】讀過芥川龍之介的短片小說《地獄變》的讀者,在對小說進行深入分析后,絕大部分的解讀都歸結(jié)于以下兩種主張:唯美主義作品,芥川龍之介時刻圍繞“藝術(shù)至上”這一主題,并強調(diào)為了追求藝術(shù)可以犧牲一切,包括人世間的人倫與情感;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芥川龍之介通過畫師良秀的悲慘來揭露現(xiàn)實中的黑暗與殘酷。為了更深層次的探究作者在《地獄變》中的藝術(shù)表達,本文就《地獄變》與藝術(shù)至上主義進行闡述,然后從其中的人物關(guān)系以及良秀的死來深入探討芥川龍之介所表達的藝術(shù)至上主義?!娟P(guān)鍵詞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5期2018-05-29
- 薦書
▲[日] 芥川龍之介 著施小煒 譯著浙江文藝出版社《中國游記》《中國游記》是日本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于1921年游歷中國后寫作的多體裁游記。書中語言可讀性強,且富于變化。體裁涵蓋劇本、書信、對話、手記等多種文體,虛實摻雜,叫人讀來頗覺新鮮。經(jīng)過著名譯者施小煒精心而傳神的翻譯,譯著充分再現(xiàn)了原著風格,將芥川龍之介語言、體裁上的變化,完美展現(xiàn)在譯文之中。除了文學價值外,本書還保留了芥川龍之介拜訪章炳麟、鄭孝胥、辜鴻銘等名人的記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紅巖春秋 2018年5期2018-05-29
- 《地獄變》中良秀藝術(shù)形象及價值分析
思潮派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品,講述了主人公良秀繪制《地獄變》屏風的經(jīng)過。畫師良秀如同芥川意念的化身,是其筆下理想的藝術(shù)家形象,也是藝術(shù)至上主義的踐行者和犧牲品。良秀代表的純粹的藝術(shù)追求是芥川龍之介的精神支柱和文學冠冕,但也構(gòu)成了其命運的困境和悲劇。關(guān)鍵詞:《地獄變》;藝術(shù)至上;人性;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核心作家,是20世紀日本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兜鬲z變》是其代表作品,講述了主人公良秀繪制《地獄變》的經(jīng)過。畫師良秀是芥川心意的化身,通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2018-03-28
- 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
◎ [日]小池龍之介 劉軍/譯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 [日]小池龍之介 劉軍/譯我放在院子里的自行車因為不上鎖,經(jīng)常被盜。每次當我發(fā)現(xiàn)自行車不見了,心里的想法只是“啊,又有人拿去用了”。丟錢時,不要老是想“我丟了這么多錢,真是太慘啦”,而是應(yīng)該提醒自己“啊,丟錢了,沒關(guān)系,下次小心就好”,讓沮喪的情緒到此為止?;蛘?,自己的所有錢都被燒掉了,也只在心里確認一下說“啊,錢被燒了哦”,這樣就不會生出過多無端的痛苦。當然,我不是說讓大家把錢燒掉,我想說的是,即便是錢被燒愛你 2017年20期2017-11-24
- 女作家的便利店人生
文學獎——芥川龍之介獎?!侗憷耆松分v述了一位在便利店兼職18年的女性的故事,原型就是沙耶香。沙耶香一直覺得自己與充滿著就業(yè)、結(jié)婚、生子等“正經(jīng)事”的社會格格不入,大學畢業(yè)后就在便利店打工,一待十幾年。得獎后,很多人猜測沙耶香會辭去便利店的工作,做一個專職作家。結(jié)果她只是把每周去便利店工作5天改成了3天。眾人不解,她卻淡然:“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便利店打工平淡無奇??蓪ξ叶?,在便利店接待的客人,都是我接觸一個個不同人生的窗口,也幫助我尋找到了自我。”沙環(huán)球人物 2017年20期2017-11-18
- 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的地獄探究
內(nèi)容摘要:芥川龍之介中小說多次出現(xiàn)“地獄景觀”,描寫的十分恐怖可怕。他不僅通過描寫地獄來說明佛教思想中的善惡有報,同時更多的是用地獄景觀來反觀人性的復雜性,也是一種“以丑為美”的審美傾向。關(guān)鍵詞:芥川龍之介 地獄景觀 人性芥川龍之介熱衷于描寫地獄景觀,在眾多的小說中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地獄不僅是人犯罪之后懲罰的場所,同時也是人性的試煉石,正如其所說“人生比地獄更為地獄”。其通過對地獄景觀的刻畫描寫,一方面受到佛教地獄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把人放入這種情景中,更能凸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7年11期2017-11-14
- 《天龍》
)靈感來自芥川龍之介兩篇短篇小說《鼻》及《龍》。鼻子特長特大的惠印和尚,據(jù)說因此而有預(yù)知能力。不過當他把鼻子打掉后,其過人能力也“被失效”。某天,惠印有意無意間向人稱將有龍升天,卻使人全然深信,全鎮(zhèn)生態(tài)、鎮(zhèn)民心態(tài)都徹底改變!Sky DragonPerformed|Xiaojiao Drama Study and Promotion GroupDates|March 19th, April 6thto 9thVenue|Outdoor at Baigecha藝術(shù)交流 2017年2期2017-10-11
- 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的地獄探究
李欣欣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的地獄探究李欣欣芥川龍之介中小說多次出現(xiàn)“地獄景觀”,描寫的十分恐怖可怕。他不僅通過描寫地獄來說明佛教思想中的善惡有報,同時更多的是用地獄景觀來反觀人性的復雜性,也是一種“以丑為美”的審美傾向。芥川龍之介 地獄景觀 人性芥川龍之介熱衷于描寫地獄景觀,在眾多的小說中都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地獄不僅是人犯罪之后懲罰的場所,同時也是人性的試煉石,正如其所說“人生比地獄更為地獄”。其通過對地獄景觀的刻畫描寫,一方面受到佛教地獄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把人放文學教育 2017年32期2017-02-12
- 芥川龍之介的分身文學考察
溫巧慧芥川龍之介的分身文學考察溫巧慧芥川龍之介是新思潮派的主要作家,是新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日本文壇“鬼才”。其作品《杜子春》取材于唐代傳奇小說《太平廣記·杜子春傳》,1920年(大正九年)發(fā)表于童話雜志《赤鳥》。當時的芥川正飽受精神及肉體的雙重痛苦折磨,因此借《杜子春》一文顯示出對人性利己主義的強烈控訴。本文在綜合國內(nèi)外的芥川分身文學研究基礎(chǔ)上,重點關(guān)注日本方面的研究,理出杜子春是芥川龍之介的分身,老人是芥川龍之介的分身,老人是芥川父親的分身這文學教育 2017年34期2017-02-08
- 文豪超能力漫畫
以太宰治、芥川龍之介、江戶川亂步等大文豪為主角的超能力格斗漫畫《文豪Stray dogs》備受關(guān)注。其中,太宰治大招“人間失格”,芥川龍之介必殺“羅生門·顎”等超能力必殺技給網(wǎng)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國內(nèi)漫畫作者@使徒子也創(chuàng)作了國內(nèi)文豪超能力漫畫,錢鐘書的“圍成絕對防御”,曹禺的“雷雨天罰”,老舍的“祥子戰(zhàn)車”……十分帶感!你心中的作家必殺技是什么?一起來看看:endprint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17年1期2017-02-06
- 論小說《鼻子》的人性觀
《鼻子》是芥川龍之介早期的歷史題材的短篇小說。于1916年發(fā)表在《新思潮》的創(chuàng)刊號上,取材于《今昔物語》二十八卷第二十話“池尾禪珍內(nèi)供鼻語第二十”[2]。原作只是記述了與“鼻子”相關(guān)的一個有趣的故事,而芥川龍之介就“鼻子”這一意象,賦予了歷史人物以現(xiàn)代人的心理經(jīng)驗,以犀利的筆鋒直擊人性的丑陋,人的虛偽與做作。本文將對《鼻子》中所描寫的人性的“善”與“惡”,以及不同人群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心理弱點進行分析。2 《鼻子》內(nèi)容簡介小說描述了一個叫禪智內(nèi)供的僧人,長小品文選刊 2016年21期2016-11-27
- 漱石先生的故事
芥川龍之介先生經(jīng)常去錢湯(大眾澡堂)。一天,他在沖洗間擦肥皂,旁邊一個身體健壯的漢子正在沖澡,水沫毫不留情地濺到后邊弓著身子的先生的腦袋上。那人只顧沖水,一句道歉的話也沒有。性情急躁的先生立刻發(fā)火了,厲聲喝道:“混賬東西!”罵完,先生思忖,罵上一句雖然很過癮,要是那漢子同自己干起架來,該怎么辦呢?想到這里,他立即感到害怕,一時驚慌失措起來。那漢子也許懾于先生的威嚴,老老實實地道歉:“對不起……”“虧得他來上這么一句,終于得救啦!”先生回憶起來十分感慨,仿佛讀者 2016年22期2016-11-01
- 妙語連珠
可言?!娲?span id="j5i0abt0b" class="hl">龍之介 《羅生門》我愿坐在誰身邊,唱一支歌來催眠。我愿輕輕哼唱著搖你入睡,守護你沉入又走出夢寐。我愿是房屋里唯一的人,懂得什么叫夜涼如水。我愿向里里外外四下里傾聽,向你,向世界,向森林。——里爾克《催眠》看護好你自己內(nèi)在的財富:善良。知道怎樣毫不猶豫地付出,怎樣無怨無悔地失去,怎樣絕無卑賤地獲取?!獑讨巍どH巳硕紤?yīng)該可以為自己寫墓志銘,那么就不用別人對你說三道四了?!_岡你喝著這燒酒,燙得像你的生命;你喝著你的生命,像喝烈酒一瓶?!o堯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16年25期2016-10-09
- 芥川龍之介成就了電影《羅生門》
紅上架書《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精選》【日】芥川龍之介 著 朱園園 譯群眾出版社 ?出版簡介:在世界文學殿堂里,芥川龍之介享有“短篇王”的稱譽。對于全心躬耕的短篇小說領(lǐng)域,他天縱英才,當仁不讓地奉獻了諸多深具獨創(chuàng)性的傳世佳作,如《羅生門》《竹林中》等。芥川龍之介一生創(chuàng)作了149篇短篇小說,其情思獨具,文辭簡約而豐潤,結(jié)構(gòu)嚴整而精美,對題材的選取及運用更是獨辟蹊徑。說書場芥川龍之介:那永恒的“恍惚的不安”——《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精選》賞析對于世人來說,文學不是那派出所工作 2016年11期2016-05-30
- 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的寫作技巧剖析
4300)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的寫作技巧剖析何英(武夷學院傳媒與動漫學院,福建武夷山354300)從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代表作中的素材、布局、修辭、敘述等方面進行研究,目的在于探討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的具體寫作技巧,分析小說中素材選擇之“奇”,布局構(gòu)思之“精”,修辭手法之“妙”,以及敘述之“厲”,為廣大的研究學者和寫作愛好者提供借鑒。芥川龍之介;選材;布局構(gòu)思;修辭手法;敘述技巧芥川龍之介不僅是現(xiàn)代日本短篇小說作家的杰出代表,而且在全球文壇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之林亦占武夷學院學報 2016年7期2016-03-16
- 地獄變哪樣
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曾著有同名小說《地獄變》。本文力圖從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進行文本解讀,探討他筆下人性的善惡以及作家的藝術(shù)至上文學觀。關(guān)鍵詞:芥川龍之介;地獄變;藝術(shù)至上《地獄變》是芥川龍之介的經(jīng)典名作,創(chuàng)作于一九一八年,講述了一個帶有濃重悲劇色彩的故事:大公要求畫師良秀作地獄圖。良秀為作畫,提出讓一位穿著華貴的嬪妃鎖在車內(nèi)被燒死,只有親眼見到了這樣慘絕人寰的一幕,他才能完成作品的核心部分。大公應(yīng)允。之后良秀觀摩火災(zāi),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鎖在車中的竟是自己的女兒卷宗 2015年10期2015-10-14
- 論殘雪與芥川龍之介的“丑惡”敘事
”[2]。芥川龍之介是日本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上產(chǎn)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夏目漱石讀完芥川龍之介的《鼻子》后評價道:“小說十分有趣……不失上品。一見之下,材料非常新穎,結(jié)構(gòu)相當完整,令人敬服。像這樣的小說,若再寫上二三十篇,必將成為文壇上無與倫比的作家”[3]。芥川龍之介確實成為了日本文壇首屈一指的大家,被稱之為“鬼才”,其作品表現(xiàn)了社會的丑惡和作者對現(xiàn)實和人生的幻滅感[4]。將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與殘雪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主要的原因在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6期2015-03-19
- 淺議魯迅與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之異同——以《奔月》和《鼻子》為中心
淺議魯迅與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之異同——以《奔月》和《鼻子》為中心肖 華(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重慶北碚 400715)《鼻子》是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他取材于歷史,用舊事寫新意,探索人性中的利己主義,魯迅在芥川龍之介的影響下開始了歷史小說的創(chuàng)作,《奔月》非常具有代表性。以《鼻子》和《奔月》為中心,從人物形象塑造、體現(xiàn)的社會性與哲理性、藝術(shù)手法的異同三個方面比較魯迅和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之間的同與異?!侗亲印?;《奔月》;魯迅;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芥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5年4期2015-03-18
- 神圣與世俗的碰撞 ——解析芥川龍之介名作《鼻》
——解析芥川龍之介名作《鼻》肖艷惠(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芥川龍之介的《鼻》是揭示人性自私的短篇小說,它描述了主人公內(nèi)供的鼻子由長到短,又由短變長的過程,極具諷刺意義。本文從主人公內(nèi)供的角色設(shè)定著手,通過小說中神圣與世俗的碰撞,來挖掘人性的自私。神圣;世俗;人性;自私芥川龍之介于1916年在《新思潮》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短篇小說《鼻》,并一舉成名?!侗恰肥墙娲ǖ某擅鳎彩墙娲ㄎ膶W中對人性自私批判的先導。這篇小說雖篇幅短小,但角度新穎,情節(jié)生動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03-17
- 芥川龍之介筆下的猴子良秀與孫悟空之比較
0065)芥川龍之介筆下的猴子良秀與孫悟空之比較孫鴻燕(武漢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在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動物題材小說占有很大的比重,以猴子為題材者便是其中之一。芥川龍之介的此類作品,從《猴子》到《地獄變》,其猴形象的塑造,呈現(xiàn)出猴性與人性的對立與融合態(tài)勢;而其筆下的猴子良秀與孫悟空形象所共有的人性特質(zhì),則以其不同的方式,既豐富了各自的藝術(shù)形象,又深化了作家的藝術(shù)追求。芥川龍之介;猴子良秀;孫悟空;人性芥川龍之介曾以猴子為題材,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8期2015-02-20
- 解讀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中的人性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他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jié)新奇詭異。作品關(guān)注社會丑惡現(xiàn)象,但是很少直接評論,僅僅用冷峻的文筆以及簡潔而有力的語言來陳述,便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丑惡性,因此其富有高度的藝術(shù)感染力?!读_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成名作,它把介川龍之介推上反現(xiàn)實主義文壇的首席,影響深遠。本文主要通過對小說主人公的心理的剖析,來解讀人性的善與惡,進而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悲觀?!读_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劍南文學 2014年9期2014-08-15
- 斷·舍·離
看過。想起芥川龍之介的一段人生小插曲,我心里一陣傷感。一天,芥川龍之介突發(fā)奇想:在自己的余生里,究竟還能讀多少本書呢?他經(jīng)過計算發(fā)現(xiàn),最多能再讀兩三千本書!那么,年逾70歲的我呢?我把多余的書一一清出,堆滿隔壁房間。書太多了,油墨清香、字紙堆壘的沉默世界,讓我內(nèi)心翻江倒海。但人已老矣,須發(fā)泛白,思維遲鈍,行動緩慢,老眼昏花,再多再美的好書,也讀不了多少了!我毫不吝惜,立馬送人!清理罷書柜之后,開始清理衣服、鞋襪及其他雜物。僅防寒服就找出12件之多,有2/3讀者 2014年12期2014-05-23
- 芥川龍之介小說《夢》的“后印象主義”闡釋
5006)芥川龍之介小說《夢》的“后印象主義”闡釋李東軍(蘇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芥川龍之介為了實踐“沒有完整情節(jié)的小說”理念,對其晚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夢》的敘事模式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借鑒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立體綜合主義”理論,小說敘事由客觀再現(xiàn)轉(zhuǎn)向主觀表現(xiàn),用夢境、直覺、本能對抗與消解理性,具有后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一些特征。但因其受困于“人工”與“自然”的悖論,導致其對主體性的追尋不夠徹底。芥川龍之介的死是時代的悲劇,他的一生是“美神與宿命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年6期2014-04-10
- 芥川龍之介《酒蟲》與蒲松齡《酒蟲》對比研究
0006)芥川龍之介是日本近代“新思潮”派小說家,擅長創(chuàng)作題材新奇的短篇小說。其代表作有《羅生門》、《地獄變》、《鼻子》等。芥川龍之介早期的作品大都來源于民間傳說,也有一些取材于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和典籍,意在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其《酒蟲》取材于《聊齋志異》中的同名小說,其標題和故事進展都與原作極為相似。芥川龍之介認為,自己的這篇小說,對原作幾乎沒有做出什么改動。但對比蒲松齡原作,芥川龍之介筆下的《酒蟲》,仍然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一、作品結(jié)構(gòu)《聊齋志異》繼承了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2期2014-03-25
- 芥川龍之介作品中的悲觀主義人性觀
崔丹楓?芥川龍之介作品中的悲觀主義人性觀崔丹楓一、引 言芥川龍之介,作為日本近代文壇的領(lǐng)軍人物,其作品一直為后人所稱頌。在短暫的一生中,他創(chuàng)作了150多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不長,然而取材新穎,故事情節(jié)生動,筆風冷峻簡潔,寓意深刻,諷古喻今,極具藝術(shù)感染力。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芥川的作品)取古代的事實,注入新的生命,便與現(xiàn)代人生出干系來?!薄吨┲虢z》就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品?!吨┲虢z》是芥川龍之介應(yīng)鈴木三重吉之邀為童話雜志《紅鳥》創(chuàng)刊號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短篇小說 2014年8期2014-01-29
- 從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看利己主義
代文壇上,芥川龍之介的地位和影響都是不可替代的。他是被譽為“鬼才”的極其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家。在短短十年的文學生涯中竟然創(chuàng)作出了148部短篇小說以及其他文學作品。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被稱之為新技巧派,其作品之風格和自然主義、白樺派等明顯不同,多用諷刺和反論等手法,來嘲笑人類的自私和社會的丑惡,進而來挖掘新的人性??傊?,人類的孤獨與悲傷、利己與丑惡貫穿了芥川龍之介的全部作品。也可以說,批判以利己主義為中心的人性的丑惡,是芥川龍之介文學創(chuàng)作的立腳點。二、出生和環(huán)境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3年4期2013-12-12
- 芥川文學中的利已主義分析
現(xiàn)代文壇上芥川龍之介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文學中,以理性的目光冷靜地觀察人世,并運用純熟的寫作技巧, 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反映在作品中,來表達他對社會殘酷現(xiàn)實的不滿和不安。 對殘酷人生的揭露,對利已主義的鞭撻,成為芥川文學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主題, 對人性的不斷探求和深入挖掘也成為其文學深深的底色。 本文欲在分析芥川文學中的利已主義后,來探討其藝術(shù)感染力。一芥川龍之介用冷眼觀察周圍的人及社會, 他對人生、 人的本質(zhì)及人為什么活著都進行了認真的思考,結(jié)果對人性采取了全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5期2013-08-15
- 從敘事視角探討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
一、芥川龍之介與他的創(chuàng)作芥川龍之介,日本新思潮流派的一個重要的作家。他是一個生命極為短暫的作家,但是同時也給日本文壇乃至世界文壇帶來很深刻的影響。芥川龍之介作為大正時代的一位小說作家,創(chuàng)作出的小說往往都篇幅短小,但是取材都非常新穎,情節(jié)又十分離奇。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品是《羅生門》以及《竹林中》等。芥川最終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了結(jié)自己的生命。芥川對于丑惡現(xiàn)實的理解以及對社會與人性的透徹思考讓他無法承受這種痛苦。而《竹林中》作為芥川就讀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時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 2012年10期2012-05-08
- 淺析芥川龍之介作品中的動物形象
3002)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代的著名小說家,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的短篇小說、散文等①。他的作品內(nèi)容多關(guān)注社會丑惡現(xiàn)象,很少直接進行評論,往往借助他人之口或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敘述,從而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里出現(xiàn)了很多動物,不僅使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更具趣味性,而且也大大加強了其作品的思想性。芥川龍之介高超的寫作技巧賦予了這些動物獨特的性格,使它們顯得有血有肉,令人難忘。那么,芥川龍之介塑造的動物形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2年2期2012-04-02
- 《羅生門》在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生門》作為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受到中國讀者的廣泛歡迎,催生了20多個中文譯本。這些譯本良莠不齊,譯作風格各不相同。該作品在中國譯介與傳播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現(xiàn)象,一方面證明了它的藝術(shù)魅力及其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我國的外國文學翻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正視并認真對待。羅生門;譯介;傳播;譯本比較芥川龍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文學的代表作家,有“文壇鬼才”之譽。他在短短十幾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寫了149篇小說、66篇隨筆、55篇小品文及許多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11期2011-03-19
- 芥川龍之介在華譯介版本考錄:1930-1949*
2000)芥川龍之介在華譯介版本考錄:1930-1949*沈日中(泉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福建泉州362000)目前中國學者對芥川龍之介在華譯介情況的研究還比較少,而且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疏漏錯誤之處。針對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對芥川龍之介及其作品在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的譯介情況進行詳實的考錄,以便讓讀者對其形成一個較為客觀詳盡的認識。芥川龍之介;漢譯;版本考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芥川龍之介是近代日本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文學界稱為“鬼才”。他生于1892外語與翻譯 2010年2期2010-03-21
- 芥川龍之介《杜子春》中的重復敘事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