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哲 陳立亞 喬玲 王鵬
患兒,男,主因胎齡29+6周,生后30 min入院。出生史無異常,入院后查生化血總鈣2.3 mmol/L,血鎂0.95 mmol/L,生后給予預防量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生后3 h開奶,給予微量喂養(yǎng),生后第2天出現(xiàn)胃潴留,頭顱B超顯示有顱內(nèi)出血,生后第3天,患兒心電監(jiān)護出現(xiàn)報警,查體患兒反應差,皮膚發(fā)紺,心音低鈍,心動過緩。急診做心電圖示:ST段0.26 s,房室傳導比值為2∶1;立刻急診查血氣分析正常,K、Na、Cl、血糖正常,血總鈣0.94 mmol/L,血鎂0.46 mmol/L,血細胞分析正常。先連續(xù)2次應用阿托品后,患兒病情無改善,后給予5%葡萄糖2.5 ml+10%葡萄糖酸鈣2.5 ml(相當于2 ml/kg 10%葡萄糖酸鈣)靜脈推注,1 h后,患兒心律轉(zhuǎn)為竇性,間隔2 h補鎂,再間隔6 h再次原量補鈣,生后第4、5天再次補鈣及補鎂。生后第6天復查電解質(zhì),鈣鎂均正常。至患兒出院,未再發(fā)生房室傳導阻滯,出院前查心臟彩超未見異常。
討論 新生兒心律失常并不少見,在新生兒前10 d發(fā)生率為1.7% ~4.8%,各種類型的傳導阻滯占26.02%[1]。早產(chǎn)兒心臟傳導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生理功能尚不完善是心律失常發(fā)生的解剖生理學基礎。新生兒尤其早產(chǎn)兒早期,較高的降鈣素水平,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降低,以及早產(chǎn)兒儲備不足均可導致早產(chǎn)兒早期的低鈣血癥。而鈣離子作為參與心臟電活動的一種重要離子,主要維持心肌收縮力,在心臟電活動中,鈣離子的缺乏主要使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第2相平臺期的進程延長,其延長的程度與血清鈣降低的程度成正比,在心電圖上主要表現(xiàn)為ST段水平延長,ST段延長的特點是沿等電位線水平而不壓低,一般延長至0.20 s以上。在本病例中長達0.26 s,而新生兒心率較快,通常為110~150次/min,竇性P波下傳時落在延長的ST段上,當時心室尚處于絕對不應期,因此激動未能下傳心室,并非房室交界區(qū)病理性相對不應期或絕對不應期延長所致[2]。本病例的患兒尚存在著低鎂血癥,低鎂可抑制甲狀旁腺素的生成和釋放,并抑制骨對甲狀旁腺素的反應,加重低鈣血癥的程度。低鎂血癥時可導致心肌細胞興奮性增高,傳導速度減慢,可發(fā)生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如早搏、陣發(fā)性心動過速、室顫、傳導阻滯[3]。因此,在補鈣的同時要注意補鎂。本病例所發(fā)生的房室傳導阻滯,應用阿托品無效,而應用10%葡萄糖酸鈣靜脈推注后恢復竇性心律時間僅為1 h左右。提示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后,血鈣水平提高,補充了鈣離子,心肌動作電位不應期恢復正常,所以房室傳導阻滯被糾正。如果患兒持續(xù)缺鈣,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新生兒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時,一定要注意患兒的血鈣及血鎂水平,及時補鈣補鎂。
1 劉勇.新生兒房室傳導阻滯的臨床特征.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919-920.
2 林毓群.新生兒低鈣血癥致2∶1房室傳導阻滯12例.心臟雜志,2005,17:344.
3 胡亞美,江載芳主編.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