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玲
摘 要:有感于師德報告,對師德教育有如下體會。
關鍵詞:師德;奉獻;學習;愛
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教育系統(tǒng)大力開展“修師德,鑄師魂,強師能,提質量”師德教育活動,教育局在文化活動中心開展了師德報告會,全市十余名教學一線教師做了師德報告,報告大廳座無虛席,我有幸代表單位去聽了這次報告。具體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如蠟燭一樣奉獻自己
教師的高尚在于奉獻,如同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教師的職業(yè)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他不是生產產品,而是培養(yǎng)人,每個學生在將來有多大成就,對社會有多大貢獻,很大因素取決于教師在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行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和心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奉獻精神。師德報告會上老師做的報告更能體現(xiàn)這一點,他們有的不顧小家顧大家,為了學生不太管自己的孩子、有的教師父母多病,在病床上無人照看等,這些都是我們教師無私奉獻的具體體現(xiàn)。再看看那些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他們用愛心、耐心讓智障孩子得到了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在祖國大家庭里健康快樂成長,這都使我明白了為什么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
二、不斷學習,跟上時代步伐
教師要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我們要想給學生大樹,必須自己胸中有天地?,F(xiàn)在的世界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新的知識不斷地涌現(xiàn)、新的問題不斷地提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學習新知識。除了培訓外,我們只能是在網絡上汲取有用的東西來填補自己知識的缺陷。例如,學生說的網絡名稱,杯具、洗具,我以為是學生寫錯了,后來在網絡上知道這是網絡詞匯,還有像神馬都是浮云等。目前,作為一線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知識(所教學科)的學習,還有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拓寬知識面。不是說你教語文在數(shù)學上就不用學習了,而是在不同的學科中找到自己能夠有用的東西。特別是班主任,如果你在自習課上能夠給學生解答不是你所任教的學科的知識時,學生都會為你淵博的知識所打動,會佩服你,也能達到管理好學生的目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善于接納新事物和新觀念,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是教師師德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三、讓愛貫穿教學始終
一名教師,如果缺少愛,那么他的課堂氣氛不會好,他所教出來的學生在為人處世方面也得不到鍛煉,即使成績很高,那也是書呆子的類型。教師的任務是先育人后教書。孩子從家長手中交給我們教師,就是要學會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學文化知識。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要教會孩子們懂得愛,愛祖國、愛家長、愛兄弟姐妹、愛老師、愛這片生長他們的熱土。教師把愛給了孩子們,孩子們也能把愛傳遞到家庭中,繼而傳遞到社會中,教師也就起到了傳遞正能量的作用,這也是師德的表現(xiàn)形式。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校外教育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