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禮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推行,對于初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歷史教學時初中學生的必修課程,對于其更好地學習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情境教學法進行概述,提出了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 情境教學法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55-01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再現(xiàn)歷史情景為主的教學方法,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并掌握歷史知識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師越來越關注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并逐步發(fā)展成為教學中的核心話題。通過對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推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不斷促進初中歷史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銜接。
一、情景教學概述
情景教學主要是指從情與境、情與理、情與辭、情與全面發(fā)展的辯證關系出發(fā),創(chuàng)設典型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熱烈的情緒,將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充分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適用于任何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一些以形象為主題、具有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去體驗,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而歷史情景教學方法則是指歷史教師根據(jù)歷史的復雜性、社會性、過去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多種教學手段進行綜合應用,積極創(chuàng)設有趣的歷史情景,復原歷史,以營造氛圍,促使學生寓情于景,從而主動學習歷史知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1.創(chuàng)設生動逼真的歷史情境
歷史圖片或圖畫可以形象的描述一段歷史,對于歷史教學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歷史圖片和圖畫各種各樣如漫畫、人物畫、遺址、紀實照片等,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歷史情景。教師在講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觀看漫畫《肥豬賽大象》,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殺一口,足夠吃半年。從漫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將肥豬比作大象實在是夸張,肥豬即使再肥也是不可能賽過大象的,由此便可以看出“大躍進”運動片面追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的高速度,卻忽略了客觀規(guī)律,也進一步說明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次嚴重失誤,導致國家和人民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經(jīng)濟困難。當學生在看這幅漫畫的第一眼時都是大笑,說非常夸張,教師可以通過漫畫引導學生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進行解析,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引導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掌握了歷史知識。
歷史有趣的原因在于其主體鮮明,而且學生對于歷史人物較為感興趣,由此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更好地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通過應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促使學生深入角色,以充分掌握歷史知識。如在講明朝中后期,商品經(jīng)濟空前發(fā)展,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一課時,很多學生對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理解較為抽象,難以深入了解,對此,教師可以搜尋關于明朝后期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相關資料作為教學材料,如一個小手工業(yè)者發(fā)展成為機戶的故事。在蘇州的盛澤鎮(zhèn)上,有一對夫婦,他們織出的綢布光彩鮮亮,色澤純正,人們爭相購買,夫婦兩個也掙了不少的銀兩,但對于如何處置銀兩卻產(chǎn)生了分歧,丈夫說買田置地,妻子說再買幾張織布機,擴大生產(chǎn),最后決定買織布機,找?guī)凸?。此時橋頭上正好有兩個人在等待雇傭,一個說昨天沒活干,餓了一天,一個說家里的田地被地主霸占,只好出來找活干。這對夫婦看重他們兩個之后,與他們說好了一天的報酬,然后將他們帶到自己家里工作。十年后,夫婦倆積累了幾千金,并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再買兩間大房子和幾十張織布機,雇人織綢。教師挑選學生扮演劇中的角色,就這樣,學生們在笑聲中看完了短劇,然后教師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什么是機工、機戶?機戶與地主的區(qū)別,機工與農(nóng)民的區(qū)別?對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認識?等等,學生爭相回答,而且答案準確,對于資本主義萌芽的認識由抽象上升到了形象理解。
2.創(chuàng)設引人深思的問題情境
對于歷史問題的解決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充分體現(xiàn),而要想創(chuàng)新問題的答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就必須設置一定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同時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在講到楚國詩人屈原憂國憂民,以身殉國的歷史故事時,一般的答案是頌揚屈原的愛國精神。但有些學生也提出了這樣的質疑:當時的楚國面臨危機,在這關鍵時刻,屈原卻選擇了自殺,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并沒有組織民眾實行積極反抗,而是選擇以死來逃避現(xiàn)實,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xiàn)。學生提出的質疑引起了全班學生的熱烈討論,由此形成了對屈原愛國和懦弱的兩種評價,那到底哪一種評價是正確的呢?隨著學生質疑情緒的高漲,教師在此時并不能夠給予學生所謂正確或標準答案,而是應用讓學生翻閱相關的歷史資料,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通過創(chuàng)設引人深思的問題情境,很多學生都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自己的思維思考問題,而不是被教師或其他學生牽著走,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結束語
初中歷史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長期的實踐證明,歷史情景教學法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符合歷史教學特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應用各種信息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促使學生更加專注地投入到歷史學習當中,從而不斷地提高其自身的歷史學習能力,并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杜力生. 淺談歷史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J]. 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 2007(12)
[2]吳磊. 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創(chuàng)設最佳情境課堂——發(fā)展性課堂評價的實踐探索之三[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07(12) [3]羅美素. 讓歷史風采重現(xiàn)——淺談初中課堂中歷史情境的創(chuàng)設[J]. 中學歷史教學. 2007(07)
[4]張林燕. 淺談歷史題材影視劇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 希望月報(上半月). 2007(07)
[5]張美華. 如何理解初中歷史新課程的教學切入點[J].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