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芝,劉 瑩
(徐州醫(y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教學研究與管理·
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策略探討
張付芝,劉 瑩@
(徐州醫(yī)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現象越來越普遍,已引起教師、學校對教學工作的足夠重視。通過制定明確的課堂管理規(guī)定保證課堂紀律、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加強教學研究及教學團隊建設、加強精品課程建設和在線學習網站建設、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建立學生作業(yè)互評模式等策略來保證大班授課質量,達到高等醫(yī)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授課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roup class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Clear rules should be made to ensure classroom discipline. Anoth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rouse the teaching enthusiasm of teachers, strengthen teaching reform and team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and online learning website, set up a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system, establish the student work strategies such as mutual mod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group class, thus,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arge class;teaching strategy
大班授課是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法,采取大班全程灌輸式教學。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現象也越來越普遍,許多公共課和專業(yè)基礎課程都是采用大班教學,少則50、60人,多則200多人一起上課司空見慣。導致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少、難以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等[1-3]。這與教育部、衛(wèi)生部2008年頒布實施的《本科醫(yī)學教育標準-試行》中要求的“醫(yī)學院校必須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維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溝通與協作意識的養(yǎng)成”不相適應。為提高大班授課質量,關注學生能力培養(yǎng),有必要對大班授課狀況進行針對性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1.1 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形式所占比例
為了解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形式所占比例,筆者以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為例,查閱了本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課程表,發(fā)現在大學一、二、三年級在校內學習階段,專業(yè)理論課80%以上都是采取大班授課形式,2~3個行政班(100~150人左右)合在一起上大課,這與高等醫(yī)學院校擴招、教師及教學設施數量不足有直接的關系。而在大學四年級教學點見習階段,專業(yè)課程普遍采用小班授課形式。
1.2 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的優(yōu)缺點
方征、李婕妤在“大學班額效應實證研究”中指出,在高校大幅擴招的背景下,在教育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現階段高校選擇大班教學有其內在的合理性[4]。大班授課優(yōu)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大班授課可以節(jié)省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率,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機會;二是大班授課以教師為主體,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按照事先準備好的教學安排有條不紊地傳授知識,保證知識傳授的準確性、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
大班授課缺點主要表現在:一是大班授課過程中由于人數多,課堂紀律難控制,教師維持課堂紀律往往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二是大班授課往往一個教師面對上百個學生,師生互動少,難以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三是大班授課基本上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注重對知識的傳授,學生參與少,缺乏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四是大班授課由于人數多,有的教師一學期下來可能班里的學生名字也叫不出來幾個,更不能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
針對高等醫(yī)學院校大班授課狀況,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地策略,保證大班授課質量。
2.1 制定明確的課堂管理規(guī)定保證課堂紀律
在大班課堂上需要有明確的課堂管理規(guī)定來保證課堂紀律,提供給所有學生最基本的課堂語言、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及相應獎勵和懲罰措施。課堂管理規(guī)定應印制在《學生手冊》內,在新生入學教育時就讓新生進行學習,讓新生對課堂管理規(guī)定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例如,我校在《學生手冊》的“關于教室管理和課堂紀律的規(guī)定”中對課堂紀律就有明確規(guī)定:第六條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早退或隨意出入課堂;第八條要求教師、學生上課期間應關閉所有的通訊工具。 教師在每學期剛開始第一堂課時也要強調最重要的課堂規(guī)定和程序,同時要注意執(zhí)行規(guī)定時保持前后一致。
2.2 教師應以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引導吸引學生
為了保證大班的課堂教學正常進行,教師要設法以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吸引學生。一方面,教師應當具有本學科領域內廣博而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在講授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的時候,旁征博引,開闊學生的視野,樹立教師的威信,喚起學生對本門學科的強烈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具有相應的課堂教學技能。課堂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怎樣吸引學生,怎樣啟發(fā)學生,怎樣提問學生,怎樣管理學生,怎樣導入新課,怎樣鞏固知識,怎樣結束一節(jié)課,這些都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在教學理念上不斷鉆研。
2.3 調動教師積極性
目前我國高校的職稱評定,主要還是看科研、課題及SCI、核心期刊發(fā)表的文章,對于已成為教學主力軍的年輕教師來說,科研的壓力特別大,這樣勢必會影響教學。各高校應改革現有職稱評審條件,將教學評價與職稱晉升真正掛鉤以調動教師教學潛力和積極性。
目前有些高校已經認識到教學在職稱評審中應有的地位,把教師的教學和職稱評審直接掛鉤。如湖南大學規(guī)定,凡學生評教結果居后20%的教師,當年不能晉升職稱;評教結果在后21%~50%的教師,需要院系出具科研成果相當突出的證明,經學校審批后方能申報。
2.4 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團隊建設
教師結合學校及自身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教學研究,才可能更好地認識和把握本課程大班上課規(guī)律和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而增強自覺性、預見性,避免盲目性、隨意性,促使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學者型、專家型轉變。各高等醫(yī)學院校要加大教學研究項目經費投入,調動教師參與教研項目的積極性。
通過教學團隊建設,建立團隊合作機制,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fā)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一方面,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教學團隊成員可以根據各自擅長的內容分章節(jié)進行授課,讓學生充分享受到高水平教師的教學魅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5 加強精品課程網站及在線學習網站建設
以我校為例,目前有省級精品課程 9 門,校級精品課程 52門。學校教務部門高度重視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及維護,在每學期的教學質量檢查中都會對精品課程建設及維護情況進行檢查,對不合格課程網站建設會要求限期整改或采取減少所在學院教學建設經費投入的懲罰,以保證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質量。目前,我校精品課程網站已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及與教師、同學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
2.6 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實行“大班授課、小班討論”
選拔一批全日制、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研究生參與小班化課堂教學。研究生助教由學校教務部門統(tǒng)一進行培訓,頒發(fā)上崗證后再上崗,并支付一定的勞動報酬,在主講教師的指導下分擔一些教學任務。如,2011年底,四川大學聘千名研究生助教,推“大班授課、小班討論”[5]。研究生助教的主要工作職責:(1)協助教師備課,準備討論議題、案例等教學相關資料;(2)根據主講教師的要求隨堂聽課,協助主講教師順利完成課堂教學,包括分發(fā)資料、收集作業(yè)、輔導答疑、上習題課、組織課堂討論、協助主講教師完成實驗教學任務等;(3)在主講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進行小班研討,就課程難點、重點組織學生討論、集體自習、集中答疑;帶領學生參觀企業(yè),舉行讀書沙龍、小型辯論賽等與課程相關的形式多樣的課余活動;(4)協助教師批閱作業(yè)、實驗報告、試卷,參與監(jiān)考等;(5)在課程負責人的指導下實施課程中心的建設,通過課程網站平臺和其它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增進師生的交流和互動;(6)教學咨詢,協助教師進行課堂觀察、課堂設計、課程問卷調查。
2.7 建立學生作業(yè)互評模式
建立學生作業(yè)互評模式,可將廣大教師從繁重的作業(yè)批改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學質量上去;同時通過作業(yè)互評,也可以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學會主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作業(yè)互評的步驟:(1)組織分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選1名學生作為小組長;(2)教師示范,提出標準:針對每次作業(yè)的內容,教師提供相應的評價標準;(3)學生互評:學生互評結束后,由小組長組織小組討論,總結作業(yè)中的主要問題,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意見后,挑選2份典型的作業(yè)提交給教師;(4)教師總結反饋: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作業(yè),對典型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優(yōu)點進行肯定。
2.8 加強教室多媒體等輔助設施建設及維護
在大班授課過程中,由于人數多,如果沒有多媒體等輔助設施的使用,坐在教室后排的學生是很難看清黑板也很難聽清教師講課內容。因此,高等醫(yī)學院校一定要加強大教室多媒體等輔助設施建設及維護,以保證大班授課質量。我校目前所有的大教室全部配備了完善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這些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統(tǒng)一由現教中心進行技術維護,由教務處組織專人在上課前統(tǒng)一開啟,課后統(tǒng)一關閉,以維護設備的正常運轉,保證上課秩序穩(wěn)定。
面對我國高等醫(yī)學院校普遍存在的師資及教學硬件設施不足的國情,大班上課至今仍是各大高等醫(yī)學院校的主流,短期內無法改變。關鍵要積極地思考和探索,引起教師、學校對教學工作的足夠重視,既要發(fā)揮大班授課的工作效率高,教學成本低的優(yōu)勢,又要有效解決目前高等醫(yī)學教育中存在的大班課堂紀律不易控制、師生互動少、難以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等問題。通過相應的策略達到大班授課環(huán)境下也能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教育部、衛(wèi)生部頒布實施的《本科醫(yī)學教育標準-試行》中的要求相一致,達到高等醫(yī)學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1]李鵬.大班授課環(huán)境下對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要求[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18(2):106-107.
[2]王湘利,鄧遠富.解決高校大班授課難題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0,(8):26-28.
[3]趙世環(huán).“思政課”大班授課教學互動方式探討[J].黑龍江史志,2011,(21):69-70.
[4]方征,李婕妤.大學班額效應實證研究[J].江蘇高教,2013,(1):41-44.
[5]肖笛. 聘千名研究生助教 川大將推小班化教學[N].華西都市報,2011年12月9日(第07版).
Thestrategiesofgroupclassinhighermedicalcolleges
ZHANGFuzhi,LIUYing@
(Xuzhou Medical College, Jiangsu 221004 , China)
G642.0
B
1672-0024(2014)04-0001-03
張付芝(1980-),女,河南南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等醫(yī)學教育管理
@
劉 瑩 liuyingxuy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