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霞
【摘要】母語遷移是外語學習中不可避免的客觀存在,了解遷移的現(xiàn)象,分析英文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表現(xiàn),可提高引導學生利用母語正遷移學習英語的針對性,克服學生用英語寫作過程中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寫作水平。文章分析了高中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并提出解決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 寫作 母語負遷移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22-01
一、相關(guān)概念
遷移的概念原本屬于心理學范疇,指個人已有的知識、技能對其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過程會產(chǎn)生影響;在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學習者已習得的語音、語義、語用規(guī)則等會對目的語的學習產(chǎn)生相關(guān)作用。由于母語與目的語有相似成分,會對外語產(chǎn)生積極影響,這種影響稱其為正遷移;反之母語與目的語之間存在的差異,導致母語對目的語的習得產(chǎn)生不利影響,則稱其為負遷移。由此可見,母語遷移對學習第二語言的影響有利有弊。高中英語寫作過程中,由于學生生活在母語環(huán)境中,積累了大量的漢語語言運用慣性,使其在進行英語寫作時不自覺的用漢語的思維理解英語,導致母語對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負遷移。
二、高中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表現(xiàn)
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母語負遷移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詞匯、語法及文化差異:
(一)詞匯負遷移
英語寫作詞匯負遷移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錯誤對應。很多學生會把中文與英語間的詞義進行錯誤統(tǒng)一,影響其正確理解英語詞匯的外延及內(nèi)涵,僅根據(jù)詞義的表面意思來應用。比如,“不管怎么說”,有些學生會表達為“no matter how to say”,明顯是受母語習慣影響,正確表達應該是“anyway”或者“anyhow”。其次,搭配不當。學生在高中階段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還相對較少,再加之對詞匯的內(nèi)涵、意義理解不夠透徹,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搭配不當?shù)淖魑?。比如“學習知識”,很多學生會根據(jù)字面意思直接寫作“l(fā)earn knowledge”,但其實應該是“obtain knowledge”。最后,誤用詞性。英語是一種詞性變化非常豐富的語言,而漢詞中詞性變化的體現(xiàn)則相對不明顯,故學生對英語詞性的敏感度相對較差,尤其是形容詞、動詞的應用。
(二)句法負遷移
首先,誤用連詞甚至不用。通常漢語中連詞是成對出現(xiàn)的,比如“因為……所以”,但是英語中“though”與”but”、“because”所“so”是不能連用的,所以學習寫作中會出現(xiàn)”Because Ive grown up, so I can take care of myself“之類的錯誤。其次,漢語與英語的語序不同,通常漢語中的狀語在謂語之前、主語之后,而英語的狀誤則多位于句末,比如“I like going shopping with you very much.”,而非“I very like with you going shopping”。最后,瞬間動詞與持續(xù)性動詞混淆。比如“marry”為瞬間動詞,無法與表示時間長度的短語連用,因此中式英語的表達“He has married for two years”就是錯誤的。
(三)文化差異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而文化則對語言起到制約作用,所以不同語言存在不同的文化差異。高中英語寫作過程中,如果學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特別是一些成語、習慣用語方面,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表達。比如“寧為蛇頭,不為龍尾”,英語表達應該是“Better be a head of a dog than a tail of a tail”,這是由于西方國家認為狗是忠誠的動物,其文化內(nèi)涵更偏向于褒義。再比如“雨后春筍”,英語中表達為“l(fā)ike mushrooms”而非“l(fā)ike bamboo shoots”,這是因為英語春雨過后會出現(xiàn)很多蘑菇。
三、克服高中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語感
“中國式英語”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學生未形成英語語感,而語感需要通過大量的英語閱讀來加強,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加大英語原文的閱讀量,其間所包含的生活習慣用語、俚語等,可以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培養(yǎng)其地道的語感。閱讀材料的選擇非常關(guān)鍵,可以閱讀一些經(jīng)典演講稿、新聞報道及實時雜文等,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培養(yǎng)其語感,還可以開拓學生眼界,提高其綜合素養(yǎng)。
(二)對比教學指導學生了解差異所在
老師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可以將英語與漢語之間的異同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比如英語中的過去時、完成時、被動語態(tài)、虛擬語氣等不僅是重點,更是難點,老師可以將其與漢語進行比較,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而學生通過對比學習則更容易掌握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將其內(nèi)化的過程進行正確的應用。對比教學時可以從語法、語義、名式結(jié)構(gòu)、文化內(nèi)涵等各個方面進行對比、講解,然后進行及時的書面總結(jié),發(fā)現(xiàn)錯誤后及時指出,并匯編在一起,可供后續(xù)復習所用。
(三)加強針對練習
老師可以在完成課堂教學后設(shè)計一些針對性強、難度較低的練習,主要針對一些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難點、重點,以起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而課下練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還可以讓學生的語言學習與其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比如,為了克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老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改錯流水句”及“改錯非謂語動詞”之類的改錯作業(yè),使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形成“兩個句子必須使用連詞而不能用逗號”、“一個句子中只有一個謂語”等強化意識,降低其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的錯誤率,逐漸提高其英語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慧穎.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的實證探析[J].安順學院學報,2010,(04)
[2]鄧秀娥.高職高專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及教學對策[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2)
[3]吳丁娥.中國學生英語寫作中的母語負遷移及對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1)
[4]徐峰,陸正榮.母語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負遷移現(xiàn)象及其對策[J].西藏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