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燕
[摘要]縱觀傳統(tǒng)高中音樂教學中在處理情感目標時,往往出現(xiàn)忽視或者枯燥說教的情況,并沒有非常有效地讓情感目標得到落實,更沒有讓高中音樂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來分析,情感目標的落實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文章從作品背景、課堂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和教學生活基礎三個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再思考。
[關鍵詞]高中音樂;情感目標;再思考
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出,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通過鑒賞與表現(xiàn)音樂,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和蘊涵于其中的豐富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進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從課程標準來分析,高中音樂承載著學生情感能力發(fā)展的重任;從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來分析,情感目標的落實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v觀傳統(tǒng)高中音樂教學中在處理情感目標時,往往出現(xiàn)忽略不計或者枯燥說教情況,并沒有非常有效地讓情感目標得到落實,更沒有讓高中音樂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將情感目標有效落實呢?筆者在教學中做了很多有效的思考。
一、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是情感目標落實的重要抓手
高中音樂教材在選編時,十分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因此教材中音樂作品基本上都有非常深刻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時,傾向于通過聆聽、演唱等方式讓學生去感悟和體會,并沒有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造成學生的感悟基礎不牢,體會也不夠深刻,對教師落實情感目標帶來了影響。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的展示和理解,學生理解了作品的時代背景,就能把握住作品想要表達的深層內涵,也就能更好地結合作者的經歷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理解作品、感悟作品,就能讓學生的內心感觸更深刻,情感教育意義更明顯。例如《第六交響曲》(悲愴)這一內容的鑒賞中,筆者在課前充分挖掘到這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背景,在教學時,并未著急讓學生去聽或者思考,而是首先介紹柴科夫斯基的個人資料,讓學生明確作者生活的時代,進而引導學生把握作者所體現(xiàn)出的這類情緒,實際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國末期,俄羅斯人民處于一種被壓抑狀況下的真實心態(tài)。再通過聆聽和賞析,體會本曲中刻意描寫了人們?yōu)樯疃济Φ那榫?,但他揭示了一個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絕對的、無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歡樂都是轉瞬即逝的這一蘊含。通過結合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背景對作品的理解,學生感悟音樂在人類生命中的作用與意義,有效地落實了情感目標。
二、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情感教育的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是落實情感目標的主要途徑
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的落實需要通過恰當?shù)恼n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完成,高中音樂鑒賞課堂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參差不齊和教學方式的迥異,學生并不能通過簡單重復的聆聽或者跟唱等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在預設課堂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來創(chuàng)設情感教育環(huán)節(jié),既要符合音樂學科的教學特點,也要讓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渾然天成,還要能夠被學生良好地接受。當然情感目標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并不容易被準確地把握,也不容易在課堂中完美地呈現(xiàn),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感教育環(huán)節(jié)時,就要給課堂生成留出一點的時間和空間,保證情感教育的質量與效度。例如在鑒賞《母親教我的歌》時,教師緊緊抓住“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這一主旨,把課堂教學設置為背景理解、器樂對比、情感滲透、感悟音樂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充分聆聽了歌曲、并對兩種樂器的演奏有了不同的感受之后,讓學生談一談作品中對主題的表現(xiàn)有何不同,學生圍繞著“母親”、“教我”這兩個關鍵點來分析和思考,充分領會到作品中表達的偉大的母愛,為接下來引導學生學會感恩、珍惜親情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立足于學生實際生活基礎才能有效地內化情感目標
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源自生活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高中音樂作品也不例外?;谶@種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就不能孤立地看待音樂作品,不能用純粹的分析或者重復機械的聆聽等來進行鑒賞,這種方式并不利于學生對三維目標的理解和掌握。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作品的生活來源層面上入手,在分析作品背景的過程中注意結合學生的既有情感體驗,在品味和點評作品時要結合自己的情感生成。只有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中才能產生情感的共鳴,才能將情感目標有效地內化為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例如《沃爾塔瓦河》這一作品的賞析中,教師通過《精忠報國》的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對祖國的態(tài)度,學生初步感受到對祖國的熱愛情懷,結合作品背景等進行賞析,讓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更加強烈,內化成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反觀傳統(tǒng)的高中音樂教學過程,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深刻地鉆研課程標準和教材,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才能把高中音樂教材的三維目標準確地解構和掌握,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才能更好地落實。尤其是發(fā)揮音樂教學對學生情感能力的促進和發(fā)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