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政龍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對110 米欄跑技術組成及110 米欄跑下欄技術與欄間跑動的速度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積極合理的下欄技術不僅可以減少水平速度的流失和騰空時間,還可以增大欄間跑動的速度。
關鍵詞:110米欄;下欄技術;欄間跑;速度
1.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對《中國知網(wǎng)》的《碩士和博士論文集》和“中文期刊”上的文章進行檢索,對不同階段的男子 110 米欄的發(fā)展情況進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共 292 篇進行分類閱讀和整理,并對相關文獻進行重點研讀和分析,為本文研究、分析和論證提供理論依據(jù)。
1.2 訪談法為確保本文內容的說服力和全面性,對田徑專項教學研究方面的專家和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田徑專項的同學進行了訪問,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
1.3 邏輯分析法通過對查閱相關資料和訪談而獲取的數(shù)據(jù)和對教學過程的觀摩總結歸納,以及查閱國內外男子 110 米欄項目的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我國男子 110 米欄當前的實際情況,在總結、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相關理論知識,闡述下欄技術與欄間跑動速度的關系,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1.4 比較分析法以第十屆全運會男子 110m 欄決賽中劉翔和史東鵬同場比賽的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通過各環(huán)節(jié)的對比分析,探討兩人的技術特征找出差異。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110米欄的技術組成
2.1.1 起跑至第一欄的技術
(1)起跑之第一欄是采用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步,奇數(shù)步應把擺動腿放在前面,偶數(shù)步應把起跨腿放在前面。起跑的奇數(shù)和短跑的技術近似,唯一不同的是“預備”姿勢臀部較高。
(2)起跑后的加速跑也與短跑近似,但是唯一不同的是上體中心升起的較快,軀干抬起的較早。
(3)起跑后加速跑步數(shù)是固定的,步長穩(wěn)定,起跨點固定,合理的起跨點在欄前2.1-2.2米之間。
2.1.2 途中跑技術
(1)高效的起跨攻欄,它的目的是在維持較高的速度的基礎上,為起跨攻欄提供合適的騰起角度和水平速度。起跨攻欄時要有一個較高的身體重心,支撐關節(jié)約140°,身體重心相當于本人身高的60%左右。攻欄時,擺動腿的屈膝高抬一方面為了帶動身體重心的積極遷移,同時也為迅速過度到欄間跑動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條件。
(2)合理的騰空騰空過欄,它的目的是在于維持平衡,身體的平穩(wěn)狀態(tài)下有助于空中剪絞動作合理的完成,增加由下欄著地過度欄間跑的連貫性。身體騰空后,軀干的積極向前傾限制了人體重心的騰起高度,從而控制了垂直的速度,盡量保持了水平速度。過欄時積極的剪絞動作實現(xiàn)了擺動腿和起跨腿在空中以髖關節(jié)為中軸的換位,上體的下壓有助于維持身體重心盡量在水平線上,盡量減少水平速度的損失;在騰空過欄完成以后,上體的上抬更有利于擺動腿的下壓和身體重心的前移。
(3)積極的下欄落地是指運動員在主觀意識控制下,使擺動腿積極的下壓著地,是為了保持身體重心盡量在同一高度,是運動員由跨欄步技術平順的過渡到欄間跑技術。一般來講,當擺動腿的腳掌剛接近欄板就開始下壓擺動腿,擺動腿腳掌已過欄板的同時,起跨腿屈膝外展,小腿緊收抬平,以膝領先斜向上提拉過欄。
2.1.3 終點沖刺跑技術下10欄以后,要借助加快兩臂和兩腿的擺動,全力沖向終點。擺動腿的積極下壓與支撐。騰空過欄到下欄著地時,擺動腿腿在在著地瞬間與地面產(chǎn)生的力與身體重心移動的方向相反,一個向前的慣性和一個向后的作用力,對身體重心的遷移是起阻礙作用的。只有兩個力的作用方向一致時,才能增加前進的動力,所以就要求下欄積極的下壓,盡快的將阻力過度成前進的動力。
3.劉翔、史冬鵬 110m 跨欄步技術對比分析
3.1 全程分欄時間與速度的對比從問卷的結果顯示,各欄區(qū)間的用時,除去起跑至第一欄和第十欄至終點,劉翔的用時在0.99-1.03之間,最大的差異在0.04s,從第三個欄開始每個欄區(qū)的用時在1.01±0.01,整個跨欄的過程速度穩(wěn)定,節(jié)奏較均勻。而史冬鵬的用時1-1.05之間,從第三個欄開始每個欄區(qū)的用時在1.03±0.02,整個跨欄的過程速度不均勻,節(jié)奏不穩(wěn)定。由此可以看出史冬鵬的整個跨欄節(jié)奏的不穩(wěn)定,從第五欄區(qū)開始速度呈現(xiàn)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反映出史冬鵬的耐力也低于劉翔。
3.2 跨欄步步長表3 跨欄步步長(第五欄)(單位:m)[6]
S1是指起跨點離欄架的距離,S2是指落地點離欄架的距離,S表示跨欄步步長。從表3結果顯示兩人的跨欄步步長相差0.2m,而兩人的起跨點都在2.1-2.2m之間,起跨點相差0.07m,下欄著地點相差0.12米。整體來說,正常來講兩人在過第五欄時速度、用時和起跨點接近的情況下,兩人的下欄著地點也近似,但是兩人的下欄著地點相差0.12m,反映出史冬鵬擺動腿下壓不積極有點“漂欄”的現(xiàn)象,增加了過欄的時間,縮短了欄間跑動的距離,也出現(xiàn)了下欄“制動”的現(xiàn)象。
3.3 擺動腿積極的下欄著地與欄間跑動速度
3.3.1 可以肯定的是,擺動腿下壓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欄間跑動的速度。從一般理解來講,擺動腿下壓的時機是在運動員身體重心剛好位與欄架橫截面重合時;其實不然,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送指令到肌體和肌體做出反應,總共需要0.24s,所以從運動員擺動腿剛接近欄架就要有意識的去積極下壓。
3.4 下欄后擺動腿的支撐與欄間跑動速度
3.4.1擺動腿的積極下壓與支撐。騰空過欄到下欄著地時,攻欄腿在在著地瞬間與地面產(chǎn)生的力與身體重心移動的方向相反,一個向前的慣性和一個向后的作用力,對身體重心的遷移是起阻礙作用的。只有兩個力的作用方向一致時,才能增加前進的動力,所以就要求下欄積極的下壓,盡快的將阻力過度成前進的動力。
4.結論
4.1.1 運動員在擺動腿剛接觸到欄架時就應該有積極下壓的意識。
4.1.2 跨欄步技術的合理性,更有有效的保持水平速度和較少身體重心的波動,是跨跑完美結合在一起。
4.1.3正確起跨腿的帶髖提拉動作,可以推動人體迅速前移進入欄間跑。(作者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文超. 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2003
[2] 荊維玲. 對我國男子110米欄的過欄技術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28,2
[3] 張東. 跨欄跑“跨欄”與“跑欄技術”特征的研究[J].體育世界,2011
[4] 劉海國,王繼艷. 跨欄跑初學者下欄著地技術分析[J]. 曲靖師范學院,2011,3
[5] 聶志國. 110米欄分段技術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
[6] 王志勇,張生芳. 劉翔、史冬鵬 110m 跨欄技術特點對比分析[J].河西學院學報,2013
[7] 張堯山. 談 110 米跨欄跑的欄間節(jié)奏分析與節(jié)奏訓練[A].運動訓練學,2012,
[8] 洪祥順,許萬飛. 我國 110 米 110 跨欄歷史回顧及發(fā)展研究綜述[A].體育世界,2012
[9] 楊杰林,陳寶玲. 現(xiàn)代 110 米欄的技術特點[A]. 競技·論壇,2012,8
[10] 石亞東.男子110米欄“三大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體育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