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雙對
【摘 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在內容上下功夫,在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和改進,讓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思想品德課才能更具有特色和活力。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有效學習
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在內容上下功夫,在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和改進,讓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是擺在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實踐和探索,總結出以下幾點心得:
一、在內容上下功夫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知識尚少,抽象思維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維仍占主導地位的初中學生,如果單純講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會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困惑不解,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借助生動形象的比喻、典故、歷史故事、當前的國情、新聞時事、英雄模范的事跡等典型事例,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動活潑的事例,使學生更加了解社會,對知識易于接受,加深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把教材實際和社會實際、學生實際聯(lián)系起來,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多次修改中,教學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學生實際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要考慮到當前的社會實際情況,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以此為根據(jù)來處理教材內容,讓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致用,而不是強制灌輸,死記硬背。
二、在方法上下功夫
1.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變獨白為導演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共同學習、互相促進、教學相長的關系。教學是師生共同尋求真理,平等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采用以師生互動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方法,例如:平等、積極互動的對話教學法,要求教師和學生同演課堂的主角,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學生敢于碰書本上說的和教師講的,敢于懷疑,民主、平等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主體意識及相關主體精神為目標的“導學”式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專注的學習品質、獨立運用知識的能力,逐步達成主體性教育目標及初步的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目標;以思想品德課教學和網(wǎng)絡通信技術教育結合的信息技術教學法,將思想品德理論與網(wǎng)絡提供的大量材料結合起來,提高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并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協(xié)作精神等等,充分激發(fā)教學的主體作用。
2.堅持教學的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
要讓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提高,還在于要實現(xiàn)政治理論從抽象型向實踐型的轉變,解決好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問題,“學而不用,等于白學”,只有使學生深深體會到“學與不學,大不相同”時,才會使思想政治課產(chǎn)生吸引力,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實際問題,單靠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解決,而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很多如:辯論會和專題講座、調查。
1.學生辯論會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當導演,而不是當演員,可以結合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走向講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開辯論會時一般提前一周把辯論的題目、內容和辯論的形式告訴學生,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辯論中,學生們的思維十分活躍,為論證自己的觀點,引用了大量的具體事例和理論依據(jù),個個暢所欲言,氣氛十分熱烈,教師要及時進行引導和點撥,把學生們的認識逐步統(tǒng)一到正確的觀點上來。同時對所辯論的問題作多角度、全方位的歸納小結,讓學生更深刻地把握問題的實質,從而在知識、能力、覺悟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可用“請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法?!罢堖M來”就是有針對性地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邀請社會上的有關人士來校做專題講座,然后在課堂中再進行討論,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專題調查是根據(jù)教學內容或學生疑惑的問題,走進社會,詳細地分析綜合資料,以達到正確認識社會的目的,學生可以調查內容:如市場經(jīng)濟、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人口和環(huán)境等。通過社會調查,學生獲得大量豐富的社會實際知識,能夠加強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新課程改革不僅需要我們去面對、去實施,更需要我們在實施中不斷反思和改進。只有這樣,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才能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機的互動過程,真正成為教師 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思想品德課才能更具有特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