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內(nèi)容摘要: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關(guān)注社會和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作文離不開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以讀導寫,為寫作積累素材,并能從語文課文本身的內(nèi)容出發(fā),結(jié)合生活熱點新聞或事件,引導學生感悟生活、感悟社會,開啟思維之門。
關(guān)鍵詞:高中作文教學 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yǎng)
語文教學中,如果說閱讀教學是讓學生產(chǎn)生想象的“母體”,那么寫作則是讓學生思維品質(zhì)和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溫床”。
長期以來,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思維訓練非常忽視,造成學生仿寫、套作現(xiàn)象嚴重。寫出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似曾相識。特別是內(nèi)容上,過多地以“我”為核心,關(guān)注的只是自身內(nèi)心世界。深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學生缺乏思想材料的積累,而另一方面實則是學生缺乏作文的思維習慣和能力。要改變這一窘境,學生的思維能力要亟待提高。
教學中,我向?qū)W生傳授一種理念:作文就是對話,是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甚至與自己的對話。既然對話是兩個生命體的交流,那么,首先必須開啟封閉和狹隘的思維之門,去尋求與對方的交融和互動。
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把閱讀學習的過程當成自己生命體驗的過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進行生命的對話,并以讀導寫,讓學生寫下自己的閱讀隨想,為寫作積累素材。
學習《合歡樹》時,我把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秋天里的懷念》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對于那些對未來充滿夢想與憧憬的高中生來說,很少真正思考過生與死的問題,也很難想象在二十歲剛過風華正茂的年齡,雙腿癱瘓對一個曾經(jīng)健全的人來說是怎樣的打擊,而史鐵生以心靈之筆將自己最真實的靈魂抗爭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是對生命價值的探求和認同的過程。有學生在閱讀隨想中這樣寫道:“通過閱讀,我走近了史鐵生,忽然發(fā)現(xiàn)我其實是個‘富翁呀!擁有健康的身體,能享受每天升起的太陽。這是最大的財富了……當你享受陽光的溫柔撫摸,當你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當你看到碧草藍天,看到來去匆匆的人們,難道不為擁有這最大的財富而感謝上天的恩賜?”還有同學在閱讀中感受到了史鐵生母親那艱難的命運和堅韌的意志,感受到了那種毫不張揚的母愛,也體味到了母愛的平凡和偉大。人們常批評說現(xiàn)在的學生在蜜罐里長大,自私,不懂得關(guān)愛他人。這往往也成為其寫作時思維品質(zhì)缺失的主要因素。其實愛是需要培養(yǎng)的,如果缺少合適的環(huán)境和契機,自然可能會導致學生愛心的弱化,不利于其思維品質(zhì)的養(yǎng)成。
學習《老王》一課,學生最初能得到的情感體驗只是人力車夫老王與楊絳一家之間有著一份難得的情誼。但當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文末楊絳的那份“愧怍”之心進行探究分析后,學生開始意識到那份“愧”中沉甸甸的份量。課后有學生在閱讀隨想中直言上了這課后心中有些難受,為自己平日里存有的“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感而羞愧。我以為他的這種心理感受是非??少F的,這是一種理智與情感碰撞之下的思維火花,也許它不足以照亮多遠的路途,但它足以讓那孩子正視一種曾被忽略的存在。
在常規(guī)的語文課文學習過程中,我還注重從語文課文本身的內(nèi)容出發(fā),并結(jié)合生活熱點新聞或事件,引導學生感悟生活、感悟社會。
學習《談白菜》時,我抓住課文主旨“淡薄才會濃厚,無味才會甘美”,聯(lián)系已學過的課文,如《跨越百年的美麗》、《世間最美的墳?zāi)埂返茸寣W生理解淡泊之美的意義,并引導學生由課本拓展開去,有學生關(guān)注到了一代大師季羨林老先生,季老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凝結(jié)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今天,在大師的映襯下,“淡薄”這個詞更為珍貴,也更為重要,我就這個話題要求學生以“淡之美”為主題來寫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
貧瘠的思想土壤長不出茂盛的參天大樹,如何引導學生對問題、目標展開充分的思維活動,幫助他們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關(guān)注社會和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使其思維開闊、靈活、富于創(chuàng)造性,教師的正確引導至關(guān)重要。
(作者單位:上海市北郊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