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要: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告訴我:上好試卷講評課是教師課堂教學自我反饋的一種良好方式,有利于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有利于教師積累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試卷講評;教學水平;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實踐;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285-01
試卷講評課作為高中政治課的一種主要課型廣泛運用于教學中,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在教師批閱分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講評過程,通過合作探究讓學生自己來分析,明確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造成失誤的根源,以促進學生自我評價和獨立矯正失誤的能力,最終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試卷講評課呢?下面是本人結合高二教學實踐的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做好課前分析
科學的講評課要求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做好兩個分析:一是對試題本身進行分析;二是對學生答題情況、錯誤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目的明確。
二、組織課堂講評
1、引導學生自主糾錯反思
測試過后,我將本次考試測驗的試卷及答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及時了解個人考試結果、分析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之后,對統(tǒng)計表歸納分析,對癥下藥,對于錯誤比例低的題目,采用個別指導的方法,或叫學生自己思考,個別質(zhì)疑,精選精講。這樣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質(zhì)疑
在學生經(jīng)過自主糾錯階段后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我便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要求每位學生把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擺出來,請其他做對該題目的同學予以分析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巡回輔導,參與學生的討論,并且注意思維比較活躍的同學,為下一步學生講評作準備。經(jīng)過努力,高二(7)班的李蘭敏,高二(5)班的陳夢園等同學都成為本班思維比較活躍、很受同學歡迎的試卷講評佼佼者。
3、收集共性錯題案例,組織學生互助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如果仍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組織各個小組長做好記錄,然后教師讓組長分別提出來,尋求別的小組幫助,這個步驟主要是引導學生講出本人的思維過程,以供其他學生借鑒。
4、教師精心點撥,重點講評
這是講評課的關鍵之所在。在試卷講評時,我主要講共同存在的問題、考查知識的范圍、考查的能力層次,講理論與知識的欠缺處、答題的思路、解題的方法;幫助、啟發(fā)學生找差距,培養(yǎng)他們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個性差別,所存在的問題也肯定會千差萬別,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使較為普遍性的問題得到重點解決。同時,為使個別存在的問題也能得到解決,需采用不同的矯正方式。如集體矯正、自我矯正、小組矯正等可以互相結合。
(1)重講評解題思路,注重發(fā)散和變化
教師要先啟發(fā)學生說出本題所考查什么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理解和運用時有哪些注意點,然后分析命題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題,解題的突破口在哪,什么又是最佳解題途徑;干擾因素是什么;為何出錯。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種解題思路的發(fā)散和變化,不僅可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促使學生牢固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發(fā)展求異思維能力。
(2)聯(lián)系課本和熱點,狠抓典型試題
講評時,教師要選擇與本單元或本模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和教學方法有直接關系的題,引申出相關的時事熱點知識,并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這樣教師講評的不僅僅是題目本身,而是該題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內(nèi)容,會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也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重組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
(3)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講解最終的目的是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教師要把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試題講評的全過程。在材料題的講評中,要求重點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總結概括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并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4)展評學生樣卷,引導學生反思
在精講點撥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分別展示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試卷和問題試卷,然后組織學生對照兩份試卷,總結出優(yōu)秀試卷的可取之處,問題試卷的問題所在。并與自己的試卷進行對比,進一步查找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簡要地在試卷上面寫出反思。
5、矯正訓練,鞏固提高
在教師課堂點撥之后,要準備部分矯正練習題目,讓學生將反思所獲取的新知識、新方法、新觀點運用于解題實踐,以鞏固矯正教學的效果。矯正訓練可以當堂或課后進行,不論采用哪種形式,教師必須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評定,保證訓練質(zhì)量。
三、歸納小結
通過前面的講評,也就讓學生確實明白在哪些方面存在著差距和不足,認識導致出現(xiàn)差距和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知道應通過怎樣的途徑和方法才能消除所存在的問題??偨Y評價要以表揚鼓勵為主,對已達到目標和已付出努力但暫未達到目標的學生均要給予不同層次的表揚和鼓勵。
四、課后反思
每一次的檢測考試,不僅能檢測出學生學習的成績,還能檢測出教師教學的得失。教師在分析試卷的時候,除了了解學生的弱點,幫助學生糾正錯誤之外,還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教學思想等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反思,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推動教學,力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