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永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巧設疑問、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演繹、比賽競技等方法,能有效促進學生朗讀。
關鍵詞:朗讀;促進;閱讀
朗讀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結合點,對于一堂課而言,講解是生動的,朗讀是靈動的;朗讀賦文本予生命,賦課堂予精彩。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取代的!而今正在努力把自己從“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我們,更要研究語文閱讀教學,匠心“讀”運,讓自己的語文課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意融融?,F(xiàn)淺談幾點自己在實際教學中促進學生朗讀的方法。
一、巧設疑問,促進閱讀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的是如何用巧妙的方法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像久旱待甘露的小苗一樣,迫不及待地走進課文,探個究竟。在教學《愛迪生救媽媽》時,我是這樣啟發(fā)學生讀文的:“在愛迪生7歲那一年,他的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送醫(yī)院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術。可是,家里的光線太暗了。在這危急的關頭,你有什么好主意嗎?”學生紛紛思考,面露為難的神色,此時我繼續(xù)引導:“愛迪生雖然才7歲,但他卻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你們想知道嗎?”話還沒說完,學生都已經(jīng)一個個小手捧著課本,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教室里充滿了孩子們抑揚頓挫、稚氣童聲的讀書聲。教師的一個巧妙的問題設計,如同一粒石子投入學生的心田,激起的是美麗的漣漪、美麗的教學契機。
二、情境創(chuàng)設,促進閱讀
兒童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美麗的圖片、悠揚的歌聲所感染、吸引。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此時引導學生讀文,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找春天》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輕輕地向我們走來,孩子們想去找她嗎?”這時多媒體出示動畫的圖片,用美麗的圖片、可愛的動畫引起學生的注意。看后我讓學生練習用“我看到了什么”來說一句完整的話?!按禾於嗝腊?,春天在哪里?孩子們我們一起唱這首歌吧!”這時候的孩子們,已經(jīng)被那精美的畫面深深吸引,已經(jīng)被那歡快的歌曲深深感染,再加上我的語言引導,都想一起去尋找春天,他們打開課文生情并茂地朗讀:“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
三、角色演繹,促進閱讀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善于形象思維。他們樂于表演,只要讓他們表演,給他們舞臺,他們就會給我們精彩。例如教學《棉鞋里的陽光》一課時,課本內(nèi)容對話較多,文中的人物也是學生身邊的角色,我就讓幾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模仿媽媽和奶奶及我的對話,按照事物發(fā)展順序進行表演,學生十分投入,無論語言還是動作大家都表演得惟妙惟肖,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陶冶了情感。
四、比賽競技,促進閱讀
“比賽讀”能夠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使他的表現(xiàn)欲望得到滿足。給他們積極鼓勵的評價,更會讓他們樂于參與,努力表現(xiàn),孩子們在讀中收獲,在讀中積累,在讀中成長……
當然語文教學中讀的方式還很多,只要我們把握時機,巧妙引導,匠心“讀”運,定會讓我們的課堂靈動而精彩!
(作者單位 遼寧省昌圖縣長發(fā)小學)
·編輯 張 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