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小學語文肩負著傳播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以及口語交際等眾多能力的重任,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這些目標就不可能完成。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氣氛上徹底下功夫,營造出濃烈的語文氣氛氛圍。
關(guān)鍵詞:學習欲望;提問方法;冷場處理;悟情培養(yǎng)非語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3-203-01
良好課堂氣氛是學生能學好語文和運用語文的關(guān)鍵。小學語文課堂良好氣氛的創(chuàng)造,直接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手段有關(guān)。教學手段和方式優(yōu)良,課堂教學內(nèi)容就能吸引學生目不轉(zhuǎn)睛,反之,學生就會大鬧天宮或心不在焉。小學語文肩負著傳播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以及口語交際等眾多能力的重任,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這些目標就不可能完成。
一、導語要精心設(shè)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個吸引人的導入語,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1、以趣開頭。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他們就會去思考,去理解。在學習《會搖尾巴的狼》一課中,我讓學生說說狼和羊是怎樣的動物,狼和羊會發(fā)生什么故事?狼會不會搖尾巴?課文為什么以《會搖尾巴的狼》課題?一石激動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在小組合作中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wù)。
2、用多媒體課件引入課文。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辭優(yōu)美的文章,讀著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現(xiàn)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西沙群島美麗的圖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樣的珊瑚,海參,大龍蝦,成群結(jié)隊的魚,有趣的海龜,棲息在茂密的樹林中的各式各樣的鳥,配以悠揚的古錚音樂,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學生帶進一個如詩如畫的境地。然后,我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乘飛機去看一看,好不好?“在美麗的風光圖片和柔和的音樂聲中,學生很快進入課文的學習中。
二、講究提問方法的藝術(shù)化
漢語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語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語調(diào)、語氣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提問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的思維和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一定要爭氣》一文時,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當學生說到課文講了童第周兩次爭氣的事,一次為自己,一次為國家。我表揚后學生后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童第周為什么要給自己爭氣?他又是怎樣給自己爭氣的?結(jié)果怎樣?從童第周為自己爭氣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問題雖然簡短,但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認真思考,踴躍發(fā)言。
三、課堂的冷場處理
冷場是學生遇到問題不知如何時的反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在問題難度的設(shè)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課堂上及時表揚學生,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問題太難,學生望而生畏,問題太簡單,學生又覺得沒意思,為此,在備課時,在問題的設(shè)計上我是花了大量的功夫,以其問得巧,問得妙。在教學《曼谷的小象》時,我問學生:你認為這是一頭怎樣的小象?你是從課文哪里看出來的?學生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到了答案,課堂氣氛也在學生的思考中活躍起來。
四、注意“悟情”培養(yǎng)
朗讀既是一種把書面語言用聲音表達出來的言語活動,也是一種講究吐字、表情達意的藝術(shù),所以培養(yǎng)語感就必須在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形式的基礎(chǔ)上進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對文章中詞句的理解。 一些詞語比較生辟,又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可用直觀演示的形式來釋義?!段宀食亍分杏小罢凵洹币辉~,教師直接打開投影儀,一束光線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鏡放到投影儀上,光線發(fā)生了變化,告訴學生這就叫“折射”。一些詞語擬人化程度很強,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加以理解。 一些詞語的運用精當、準確、具體,但學生體會起來也會有難度,可用刪換比較或填空的形式進行理解。如講《錫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寫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話故事中的寶鏡一樣”與“草灘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光芒”加以比較,為學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讀出美感打下基礎(chǔ)。
五、克服活動課“非語文化”現(xiàn)象
自從我國新的課程計劃改變了原來單一的學科課程結(jié)構(gòu),將“活動”納入課程體系以來,由于對這一新型課程的本質(zhì)尚未了解,把“語文活動課”上成班隊活動或競賽活動,從計劃、教學設(shè)計到活動實施都缺乏語文訓練意識,嚴重偏離了語文活動課的軌道。為此,要通過學習對語文活動課的本質(zhì)屬性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抓住語文中“言語交際性”這一重點,力求活動課具有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出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加學好語文的課堂氛圍。
六、改革教法,誘導成功
在課堂教學的教法改革上,我們主張一法為主,兼用多法。關(guān)鍵是教師在教法的選擇和組合上,要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講與練的時間比例及練習的設(shè)計上,要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在板書及提問的設(shè)計上,要新穎和富于啟發(fā)性,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和記憶新知,有助于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我們教師要善于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每學習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質(zhì),掌握要領(lǐng);通過試驗,取得成效,然后組織推廣。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知識的啟發(fā)者和引路人,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tài);反之,則沉悶、冷漠、消極的課堂氣氛往往會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抑制智力活動,窒息智慧火花。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在課堂氣氛上徹底下功夫,營造出濃烈的語文氣氛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