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姜濤
摘 要:闡述了如何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有效
現(xiàn)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已成為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如何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才算有效呢?
前段時間,筆者在聽公開課和匯報課時發(fā)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精彩的導入之后,即依據事先的準備提出問題,學生就在教師的安排下分成小組開始合作學習,教室里頓時人聲鼎沸。于是乎,大半節(jié)課時間就在這樣熱鬧喧天的氣氛中過去了。課后仔細思考:學生收獲到了什么?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在參與討論,另一部分學生則在說著與課題無關的事情。為什么會這樣呢?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哪兒去了?這種合作討論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自主高效課堂”提倡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其中自主學習是基礎,學習主體本身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確立目標、掌握方法、發(fā)現(xiàn)知識、探究疑難,真正把自主學習這一理念落實到位,最終使學生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勇于并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找到適合其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
通過文本閱讀,對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閱讀方式、理解方式。教師在讓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之前,應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只有當每個學生把所要討論的問題有了相應的熟悉和理解之后,他們才可以把他們自己對問題的所思所想,對問題的認識拿來與其他同學分享,在討論時才能有發(fā)言權、有針對性。
自主學習是為合作學習探究做必要的準備,自主學習安排科學合理,才可能利于合作學習的進一步深入討論探究。如果教師一提出問題,就馬上讓學生一起討論,而不是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深入的思考,那合作學習探究的過程就可能只是一些優(yōu)生參與的過程,他們因個人基礎較好、思維靈敏、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較強而占據優(yōu)勢。但相對的,這就會使一部分基礎較差、反應較慢、對問題沒有深入理解的學生,要么成為合作探究過程中漠然的“看客”,要么成為只能盲目順從的“聽客”。照此下去,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無法養(yǎng)成,而且他們也不知該如何進行合作探究,進而連進取心也逐漸喪失。
所以,只有當學生在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學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交流探究、協(xié)商解決問題,大家最終形成一個共同的認知。這樣,合作學習探究才是真正的學生共同參與,才是真正有效的。
自主學習為合作學習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沒有自主學習就談不上有效的合作探究,而什么是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是大家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各盡其責的互助性學習過程。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那么作為教師,我們該如何更好地組織開展合作學習呢?
1.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時間,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尋找答案,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
3.展開合作探究。鼓勵學生逐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優(yōu)秀學習成果,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4.進行歸納總結,得出被大家普遍認可的答案。
作為高效課堂的踐行者,我們共同行動,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走進課堂,讓“自主學習”為“有效合作探究”照亮前進的路。
作者簡介:李寧,1978年10月出生,本科,現(xiàn)就職于湖北省南漳縣第二實驗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語文、初中生物教學。
姜濤,1975年4月出生,本科,現(xiàn)就職于湖北省南漳縣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