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地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小學生處于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合理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語文教學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水平。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真正形成,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發(fā)展。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老師對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明確。新課改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老師在課堂中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但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堂教學的主體還不明確。還是采用傳統(tǒng)式的“填鴨式”教學,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只注重對學生簡單的傳授相關的基礎知識,忽略了對學生語文意境的培養(yǎng),老師只是對知識點進行機械的講解,學生機械地做筆記,缺乏課堂互動,不重視和學生的情感交流。
二、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1.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老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是單一地傳授給學生知識,要對學生進行有效性的引導。真正地做到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轉變。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1)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而小學生存在心理不成熟的特點,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像高中生一樣很好地克制自己,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厭煩走神等情況。多媒體教學集中圖、畫面、文字等,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讓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通過聽和看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例如,老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觀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觀看完之后,了解圓明園之前是什么樣子的,后來又因為什么原因變換成了如今這樣破敗不堪的樣子,讓學生引起心靈的震撼,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過播放視頻,使圖片和文字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采用小組式教學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吸收和改進的過程,個體是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的。老師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學習,讓學生之間充分地交流。例如,在學習《鹿和狼的故事》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之后,對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羅斯福下令讓獵人殺掉鹿的天敵狼之后鹿反而大量死亡,你認為羅斯福這樣做對不對?”讓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探討。通過探討,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3)采用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老師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場景,有目的地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營造與教材內容相適應的課堂氛圍,通過場景在現(xiàn),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明確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有效性的引導,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老師還要注重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感和綜合素質,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劉文文.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09).
作者簡介:楊中麗,1973年4月出生,大專,就職學校: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長埡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