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晏斌 王金枝
【摘 要】文章對教學設計在非學歷教育培訓和學校教育兩種領域的應用研究進行了比較,結合當非學歷教育培訓的特質和當前國內外的培訓趨勢以及高校在此領域的優(yōu)勢,對高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教學設計的挑戰(zhàn)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步驟,希望能對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設計有效教學有所啟示。
【關鍵詞】有效教學設計;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學校教育
在大力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背景下,高校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勢,非學歷教育作為學歷繼續(xù)教育的補充受到了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通過調研看到,承擔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的老師主要來自高校的專職教師和政府、企業(yè)等單位的一些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作為外聘兼職教師,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方法千篇一律,教學策略老套,教學評估機制欠缺。這些問題導致了許多高校的非學歷教育并未迎合社會的需求,比起商業(yè)培訓機構,高校教師在開發(fā)、實施培訓項目更容易將培訓教學與學校的課堂教學混為一談,非學歷教育培訓具有許多特點,如何利用好高校的優(yōu)質資源進行有效的培訓教學的設計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培訓教學設計與學校教學設計的區(qū)別
基于教學理論和學習科學的教學設計作為一門聯系科學,同時適用于培訓和學校教育。然而,兩者卻存在一些質的區(qū)別,培訓項目致力于教授達到任務導向的績效的知識和技能,而學校教育往往有更寬泛的目標,所教知識和技能往往在未來才能得以體現。因此,非學歷教育培訓和學校教育中的教學設計也存在很大的區(qū)別。
(一)教學目的不同。提高企業(yè)、團隊組織或者個人的工作績效是非學歷教育培訓唯一的教學目的,因此,培訓教學設計必須服從培訓企業(yè)或者行業(yè)的統(tǒng)一規(guī)則和利益標準以崗位需求和能力培養(yǎng)為目的。學校教學設計從學生個性、差異的角度以培養(yǎng)某一專門領域的知識、技能高級人才為根本目的。從這個層次講,培訓教學設計不僅關注的是個體的發(fā)展,更重要的目的是通過教學解決企業(yè)、組織的績效問題。
(二)教學對象不同。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教學對象是成年人,與在校學生不同,他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和環(huán)境,年齡結構、教育背景、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都有很大的差異,從而導致這一類的學員具有不同的教育起點、學習動機、學習風格。因此,對多層次學習者分析,立足成人學習理論,采用適合的教學形式激發(fā)成人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培訓是培訓教學設計的關鍵點之一。
(三)教學需求不同。非學歷教育培訓能夠提高企業(yè)或個人績效的前提,必須是只有當績效問題是可以通過提升員工知識、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這樣的培訓干預進行解決的,這樣的培訓教學設計也才是有效的。因此,通過目標分析確定更加具體的教學問題是培訓教學設計的第一步,也是確定培訓內容的前提。而在學校教學設計中,以課堂教學為單位,教學問題基本上都確定的,教學內容基本上也是圍繞教學大綱而制定的。
(四)教學內容不同。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各培訓單位或個人的績效問題確定的具體的知識和技能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強調學習遷移,即將培訓結果最大化的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而學校教學內容是根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大綱擬定的較為通識的內容,強調系統(tǒng)性、理論性和可延伸性。
(五)教學設計規(guī)模不同。非學歷教育培訓通常是以一個項目為單位,其教學設計基本上也超出了狹義的定義,而是位于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層面上,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學校教學設計通常以一個知識點或一節(jié)課或一個單元為單位。因此,培訓教學設計的規(guī)模要比學校層面的教學設計規(guī)模大很多,而且也更加規(guī)范。
(六)參與開發(fā)教學設計的人員不同。培訓教學設計以項目為單位,項目的開發(fā)和實施涉及的領域和層次較多,因此,培訓教學設計往往需要多方人員共同參與完成,如項目負責人、學科專家、教學設計者、數據分析員、培訓講師、評估專員等等。只有各方之間通力合作,確保培訓所需的各種溝通和支持,才能夠完成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的培訓項目。與此不同,學校教學設計的開發(fā)和實施通常都是由任課老師一人獨立完成。
二、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教學設計的原則
高校在開展非學歷教育方面擁有比商業(yè)培訓機構更多的資源優(yōu)勢和政策支持。也正因如此,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教學設計受到與傳統(tǒng)教學截然不同的挑戰(zhàn),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學校教育的優(yōu)勢,又最大限度的降低這些關鍵因素的影響,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涉及國家政策、企業(yè)行業(yè)需求、學校發(fā)展、個人長成等多層次。有效的培訓教學設計要與國家政策和學校的發(fā)展相統(tǒng)一,培訓教學目標要與企業(yè)、組織或個人的績效目相統(tǒng)一,培訓方的需求要與學校的教學資源、課題和科研成果相結合。既要符合政策環(huán)境要求,也要將績效支持培訓教學的理念貫穿始終;既要關注的群體和個人的學習發(fā)展,也要關注到環(huán)境與學習的關系;既要認知到非學歷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區(qū)別,也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和專業(yè)優(yōu)勢。
(二)去學?;瓌t。在非學歷教育培訓領域,高校的資源、師資優(yōu)勢同時也可以成為阻礙其發(fā)展的絆腳石,因此,強調去學?;瓌t主要有三層意思。
第一,從關注在校學生轉變到關注成人學習者及成人學習理論。成人學習者認知心理發(fā)、知識結構、起點層次、學習風格等與在校學生有著一定的差別,這些差別可能導致學習障礙,也有比在校學生更明確的學習動機和目標以及工作經驗。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立足于成人學習理論科學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最大限度地擴大利、降低弊的影響,最優(yōu)化教學效果。
第二,從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和差異化教學轉變到關注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培訓與學校教育的直接授意對象都是學習者個人。但是在當今絕大多數單位組織,獨立競爭的個人關系正在轉變?yōu)橐蕾囉趫F隊協(xié)作力量完成工作。因此,在培訓教學設計中必須關注到團隊需求,將其融合在學習者個人的知識技能學習過程中,最終實現更高層次的績效提升。endprint
第三,由于培訓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時間等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學校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策略、教學活動并不完全適合非學歷教育培訓。因此,越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專職教師在進行培訓設計時越是要摒棄自己的經驗和教學習慣,然后才是按照培訓的特點結合豐富的學科知識和實踐經驗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高質量的完成培訓項目。
(三)實用性原則。非學歷教育培訓與學校教育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培訓強調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依據企業(yè)、個人的績效差距判斷,企業(yè)員工缺什么就培訓什么;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有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進度;在真實的工作情景中進行實訓是培訓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四)動態(tài)性原則。非學歷培訓教學設計應當是不斷調整的動態(tài)過程。教學科目的選擇會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會隨教學對象的層次以及教學過程中的反饋不斷調整;培訓內容及其呈現方式和順序也會隨著有限的培訓時間和豐富的資源進行不斷的調整;教學目標會隨著教學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完善而變得越來越清晰,進行適當的修正。因此,培訓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沒有絕對固定的先后順序,設計過程會使我們在教學設計計劃的形成過程中不斷進行增減。
(五)多元參與原則。與學校教育相比,參與培訓教學設計的人員更多,并且是以項目組的團隊工作方式完成教學設計。通常參與人員包括培訓項目負責人、學科問題專家、數據分析員、教學設計和實施人員以及送培單位聯絡人和學員。送培單位聯絡人和學員對學習需求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起到關鍵作用。在培訓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當確保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所有參與者明確職責,協(xié)同工作完成培訓項目產品的設計。
三、高校非學歷教育培訓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
圍繞上述分析的培訓教學的特征,結合教學設計理論和當下國內外流行的培訓教學設計實踐,在高校的優(yōu)質資源中,可以勾勒出一個適合培訓教學的較為完整的教學設計基本步驟,根據動態(tài)性原則,這些步驟之間相互聯系又可以調換順序進行調整和修訂。
(一)確定培訓教學需求。教學設計從界定培訓問題開始,因此,首先要明確培訓教學是否是解決該需求問題的最佳方案,而不是改良企業(yè)內部的激勵措施等就可以實現的。一旦確定該需求問題存在,就要進一步細化教學設計目標,主要是企業(yè)或個人績效差別所涉及的知識、技能內容和要求。
(二)確定學習者特征。高校教師在設計、開發(fā)和實施非學歷教育培訓項目的過程中,必須要熟悉成人學習理論,重點關注作為群體或個體學習者的學習特征、能力以及經驗。這些信息將會影響教學設計中的某寫因素,如起點水平、內容的選擇、排序和處理深度以及學習活動的多樣性等等。
(三)界定學科內容。界定學科內容是培訓教學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所界定的知識和技能必須滿足于已確定的需求或要解決績效問題。因此,在分析過程中,不僅要保持與培訓對象的溝通和了解,結合培訓教學需求和學習者以及情景分析,還要從學習者的角度考慮內容,這些要素是擁有淵博知識和豐富教學經驗的高校教師更容易忽略的,卻可以再競爭激烈的市場的贏得青睞和學習者認可的關鍵。
(四)羅列具體的培訓教學目標和呈現教學策略。教學目標的確定和細化依據已確定的培訓教學需求和教學內容。在培訓教學設計中,通常將知識、技能和情感目標分類與學習者學習行為表現結合起來進行觀測,如梅麗爾的業(yè)績—內容方格,提供了不僅有測量的教學目標作為培訓教學指導,還提供了選擇最優(yōu)教學策略掌握對應教學目標的直觀的方法。
(五)確定基于邏輯關系的每個教學部分的內容順序。完成前面的步驟,教學設計人員在頭腦中都會對教學內容如何呈現形成一個大概的輪廓,但是,這個順序對學習者掌握教學內容是否是最佳的往往需要慎重考慮。在培訓教學設計中,可以通過審視基于真實工作情景中的事物或事件怎樣發(fā)生、概念及其與其他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習者的興趣和需要三種情形進行選擇。
(六)規(guī)劃教學資源,進行培訓教學開發(fā)。在高校這個特殊環(huán)境中,對優(yōu)質資源進行規(guī)劃就是要將潛在的教育培訓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豐富的教學資源、師資資源、科研成果、優(yōu)良的教學設施、實驗設備和實訓基地,把這些資源整合到教學過程中恰當的環(huán)節(jié),力爭在每個培訓教學設計中都設計并開發(fā)出獨特的亮點,既是經濟有效的教學,也能產生可靠的結果。
(七)培訓教學評價設計。由于培訓教學目標受到人事管理、資源配置和成本報酬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培訓教學的評價設計也呈現出不同的復雜程度。根據培訓教學的要求,通常采用形成性評價方式控制培訓教學設計開發(fā)過程的實施質量,以此實現教學的動態(tài)改進;利用總結性評價方式,如培訓結束對學習者測試的數據判斷培訓教學的有效性;當然,僅靠的單一的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應出培訓的效果,因此還采用驗證性評價方式,即對學習者培訓后回到在工作環(huán)境中對培訓知識和技能的遷移應用情況進行評價,這也是最難客觀而公正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另外,對投資回報率的計算也是培訓教學設計的重點評估內容,投資報酬評估(ROI)與學校教學評估的最大區(qū)別。
高校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有著比商業(yè)培訓機構得天獨厚的資源、政策和品牌優(yōu)勢,但這些優(yōu)點也成為高校迎戰(zhàn)非學歷教育培訓市場的一種挑戰(zhàn)。如何讓優(yōu)勢只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歸根結底需要在培訓教學本身找到突破點,要能夠精準把握培訓教學設計與學校教學設計的交叉區(qū)域,結合學校的學科特點和辦學優(yōu)勢開發(fā)出一系列具有亮點和高質量的教學設計的精品培訓項目群。
參考文獻
[1] 莫里森(Morrison,G.R),羅斯(Ross,S.M.),肯普(Kemp,J.E.).設計有效教學[M].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
[2] 華廷方.成人培訓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05.
[3] 任秀華.企業(yè)培訓教學設計中學習與績效的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06(1).
[4] 張祖忻.從教學設計到績效技術[J].中國電化教育,2000(7).
[5] 任秀華,何克抗.以績效為核心的企業(yè)培訓教學設計[J].職業(yè)技術教育(科教版),2005(19).
作者簡介:陳娜,西南科技大學成人網絡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繼續(xù)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晏斌,男,西南科技大學成人網絡教育學院繼續(xù)教育培訓管理中心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繼續(xù)教育管理;王金枝,女,西南科技大學成人網絡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遠程教育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