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探究是學生根據文本內容自己提出問題,并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研究與探索,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掌握初中語文學習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啟發(fā)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探究;激情飛揚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初中語文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在不斷改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由“靜態(tài)”變成了自主探究中的“動態(tài)”教學,真正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返璞歸真。運用情境提升學生的探究激情,讓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始終貫穿一個“情”
字,學生就會情緒高漲、激情飛揚。
一、關注學生情感,創(chuàng)設和諧情境
(一)設疑導入,激勵自學
導入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能承上啟下、溫故知新。教師誘導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思維活躍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去。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打開思維的閘門,喚起自主學習文本的欲望,開拓學生的視野,達到“如魚得水,俊鳥高飛”的探究境界。如:教學《藤野先生》一課時,教師講述:在1937年11月17日,日本的一個偏僻鄉(xiāng)村的診所里,來了兩位中國的記者。他們默默地遞給診所里的一位老醫(yī)生一張報紙,老醫(yī)生拿起報紙,突然看到了報紙頭版頭條刊登著“魯迅先生逝世”的消息。老醫(yī)生頓時兩眼發(fā)直,不住地搖頭、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然后潸然淚下。教師做了短暫的停頓,學生們熱情高漲,急忙問道:“老師,我想知道這個老醫(yī)生是誰?聽了魯迅先生逝世的消息他為何有這樣的反應?他和魯迅先生什么關系?”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學完本文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迫不及待地進入課文的學習。這樣的設疑導入,迅速牽住文章的主線,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問題引領,喚起動機
問題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動力,也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問題,喚起學生自己的內部學習動機。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能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師生共同營造支持和理解的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體驗到被尊重的感覺。學生在追根溯源的過程中,習得語文技能、形成自學能力和提高探究的認識。如:在教學《孔乙己》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文,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新課教學時,教師以“魯迅為什么會給主人公起‘孔乙己’這個名字”為問題,鼓勵學生在讀文中想象一下孔乙己是個怎樣的人。讓小組同學探討交流:“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再追問:“孔乙己當時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社會里?”“小說中寫了哪些“笑”?這些人為什么不同情孔乙己,不去幫助孔乙己,卻一味哄笑取樂呢?”讓學生帶著一系列問題去學文,啟發(fā)學生歸納課文。學生積極思考,打開了思維的閘門,積極主動去探究問題的奧秘。這樣,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探究興趣濃厚,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養(yǎng)成了把自己的看法與人分享的習慣,學會了與人合作,共同進步,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拓寬了學生的語文視野。
二、營造課堂氛圍,激發(fā)探究欲望
(一)自學互幫,高效探究
自學是學生在明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后進行的自主學習,而互幫是在學生進行自學之后,師生間、生生間進行恰當?shù)暮献鹘涣鳌=處煂φn堂教學精心設計,有組織地進行引導、激勵學生高效探究。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對文本進行細讀。在細讀中品味深化,仔細體會語句的情感,實現(xiàn)對文本的準確解讀,挖掘文本的內涵。如:教學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探究文本時,有的學生對文本提出了質疑:文中的父親身體肥胖行動遲緩,而“我”卻是個年富力強的小伙子,買橘子應該由“我”去做,作者卻偏偏讓“父親”去買,這是為什么?教師鼓勵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合作交流,學生積極性高漲,各抒己見。經過討論交流,師生觀點達成一致,都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凸顯了學生在語文自主學習中的主體性。
(二)爭論交流,彰顯魅力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應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快樂教學情境,運用爭論交流情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語文知識。因為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文本的閱讀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所以,教師要給學生爭論交流的機會,彰顯語文學習的魅力。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教師可引導爭論交流。本文的主人公是誰?你的理由是什么?教師可以適當提示:文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主人公,他是作者重筆墨刻畫的占主導地位的人物,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與矛盾沖突都是圍繞主人公展開的。學生進過激烈的爭論明白了莫泊??坍嫷闹魅斯欠评辗驄D。雖然小說的情節(jié)是圍繞著于勒的命運展開,然而小說并沒有靠于勒來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于勒只是推動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人物。通過激烈爭論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材進行了很到位的解讀,最后教師給一個明確的答復,讓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積極思考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質疑,不斷彰顯語文學習的魅力。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自學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不斷完善人格、陶冶情操,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彰顯自主學習的魅力,使語文課堂激情飛揚。
參考文獻
[1]柳慧.以情趣為教學策略 ?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1(8).
[2]張詩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中語文教學初探[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11).
[3]王振帥.初中語文探究性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2(2).
作者簡介:季步華,青海師范大學2012級教育碩士。
(編輯:董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