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
【摘要】學校體育是我國體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我國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戰(zhàn)略重點和基礎(chǔ),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世紀人材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新的體育與課程標準下,為廣大體育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學能力的舞臺,各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但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卻看到和體會到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卻是逐年下降,肥胖與患近視的兒童逐年增多,本文就針對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guān)鍵詞】學校體育;運動負荷;有氧運動;學習興趣
前言
體育與健康課程新的課程標準已經(jīng)在全國正式實施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正逐漸轉(zhuǎn)化為教學行為,但是,在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體育教學取得成功經(jīng)驗的同時,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如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夠深刻,認識不夠全面等,致使體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下滑,影響到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意識被過分夸大,忽略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體育知識,技能與體能的學習、鍛煉與勇敢頑強、刻苦鍛煉的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脫離了學校體育的本質(zhì)(通過身體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懂得科學的鍛煉和保健方法,養(yǎng)成堅持鍛煉生體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淡化運動技能的學習,課的練習密度降低、運動負荷減少,在缺少運動實踐體驗與身體力行的鍛煉,學生怎么可能獲得終身體育的能力,更不要說為將來的工作與學習打下良好身體基礎(chǔ)了。所以,目前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對此問題引起足夠的認識。
一、我國小學生的體質(zhì)現(xiàn)狀
1、國家體育總局近日公布國民體質(zhì)監(jiān)測公報顯示,2014年,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33.67%,比2010年增加了9.5%。數(shù)據(jù)顯示,男學生肥胖率增幅較大,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司長楊貴仁還透露了其他令人憂慮的數(shù)字,我國7到22歲漢族學生中超重與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增加,成為影響學生營養(yǎng)健康狀況的一大因素。以城市男生為例,2013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別為13.25%和11.39%,比2010年分別上升了1.4%和2.7%;城市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別為8.72%和5.01%,分別上升了不到1%。鄉(xiāng)村的男生和女生的這兩項指標也分別比2010年上升明顯。
2、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學生的身高、體重兩項指標有所上升外,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素質(zhì)都呈下降趨勢。
二、學生體質(zhì)現(xiàn)狀的原因
1.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忽略了對身體的鍛煉。由于家長對學生望子成龍的心理,學生被過重的學習與各種課外班所累,沒有專門的時間去鍛煉身體。
2.社會沒有提供足夠的場地與器材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F(xiàn)在的生活社區(qū),雖然有健身器材,但大多是為成人設(shè)計的,很少有為兒童設(shè)計的,適合兒童鍛煉的體育器材。
3.學校的體育教學沒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1)面對新的課程標準,我們的許多體育教師沒能把握體育教學的本質(zhì),忽略了體育教學本身的特征,更多的關(guān)注在體育教學的方法與形式上,體育課雖然上的好看熱鬧,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技能的提高收效甚小。
(2)學校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關(guān)心是學生的安全,而嚴重束縛了體育教師的教學,體育教師普遍存在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因此學生一堂體育課的練習強度和密度幾乎為零,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負荷要求。
(3)學校體育教學中,設(shè)置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目標不夠明確。新課標的制定出發(fā)點是好的,是要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上有一些靈活,讓體育教師去靈活地掌握,這就造成了每一位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同,而有的體育教師由于缺乏對新課標的深入學習與理解,造成了教學中片面追求教學形式,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效果減弱,特別是身體素質(zhì)與運動能力下降。
三、學校體育教學的應對策略
1.加強體育教師對新課標的學習與理解。學習新課程標準,應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認真領(lǐng)會它的內(nèi)涵,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學生在新課程標準的下體育基本知識、能力與技能的全面提高。
2.學校應給予體育教師理解與支持。體育教學本身的特點是以一定的身體練習為手段,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學科的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是不可避免的,體育教師在盡量避免意外發(fā)生的前提下應大膽教學,不能因噎廢食。
3.體育教師應注重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質(zhì)量,講效率。
(1)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體育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嚴格按照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上好體育課,向?qū)W生傳授體育知識,鍛煉與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在這一點的執(zhí)行上沒有變通與回旋的余地,保證完成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內(nèi)容,達到標準的要求。
(2)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和生理負荷。所謂運動負荷,又稱運動量或生理負荷,它是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量。組成運動負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強度”。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注意將量和強度的關(guān)系處理適當。強度越大,則量就要相應減少,強度適中,則量可以相應加大。心理負荷則指人做練習時所承受的心理負擔量,它一般包括認識、情緒、意志三方面的負荷。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只有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保持適宜,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過小過大都不行。過小,則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過大,又超出了學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對小學生身體的健康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調(diào)節(jié)小學生體育課的生理和心理負荷是對教師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適宜還是評價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鍛煉效果的一項重要指標。
4.影響學生運動負荷與心理負荷的因素。
(1)運動強度。運動強度指單位時間內(nèi),人在運動時的生理負荷量,常用心跳頻率來表示。
(2)小學生的活動時間。它包括小學生連續(xù)活動的總時間和練習時間、間歇時間,其中,學生的練習密度(學生做練習的時間與課的總時間的比例)是否合適較大地影響著學生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如果一節(jié)課,學生總是處于大強度的運動之中,那么,他們的運動量就偏大而且易產(chǎn)生厭煩和畏懼心理。
(3)活動項目的特點。不同的活動項目對學生身體的影響也不同。生參加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一般兩種負荷均較大。
(4)練習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前者指練習的次數(shù)、距離的總和,它們與學生的運動負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練習 的正確規(guī)格和要求。對練習質(zhì)量的要求越高,學生需負出的心理負荷則越大。
5.體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們教育工作者常常掛在嘴邊,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有時教師的教學行為甚至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造成了教師與學生的對立,影響教學效果,體育教師應注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只有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就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zhì),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我們的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讓體育教學回歸他的本質(zhì),以提高體育教學實效為核心,營造務真求實的學校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主編 《探索成功的體育教學》 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7年6月
[2] 曲宗湖等主編 《現(xiàn)代社會與學校體育》 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9年8月
[3] 2003年6月第16期,作者,何蕾,《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4] 毛振明主編 《體育教學論》高教出版社 2005年7月
[5] 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