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章橋?陳亞群
摘 要:社會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促使對人才質量需求的提高,國家逐步開始重視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注重人才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基于此,當前很多高校為響應政府號召,亦開始將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提上議事日程。秉持健康為本、鍛煉為要的基準理念,高校在思想觀念、教學方式以及教材選擇、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旨在提高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成效。本文主要以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為切入點,對其進行簡要的介紹和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體育;公共體育;教學改革
一、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為了適應新時期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很多高校都開始將體育教學改革作為學校體育中心工作,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也做出較大的改動,修訂了新的教學大綱。新的教材主要是明確“健康第一” 的指導思想,以堅持鍛煉身體和著眼于未來為教學目標。在思想觀念、教學計劃、教材方面都做出相應的改革和嘗試,從而使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更加適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要求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對學生們良好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激勵學生參加運動,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體育的原有認知,最終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主要在于改變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
二、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為了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證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要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洞髮W生體育合格標準》修訂至今,主要從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體育課成績、課外體育鍛煉效果等多個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育成績,并且直接與學生的學位制度、獎學金掛鉤,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硬性規(guī)定。它的頒布和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以及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對大學生日常體育鍛煉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在很多方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體育教學應試化的現(xiàn)象,應試化教學會忽視學生的個人愛好,使更多的同學對體育失去興趣,甚至對體育課程出現(xiàn)抵觸情緒。體育課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對學生考核評價體系上,也要多方面考慮和評價學生,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目前,高校體育教育改革要加強創(chuàng)新,用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理念、 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去培養(yǎng)學生,達到育人的目的。對教學內(nèi)容要進行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最終讓每位大學生都可以樹立良好的體育心態(tài),加強自身素質。
三、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教學觀念是人們對教育和學習獲得內(nèi)在規(guī)律的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以及持有的基本態(tài)度,教學觀念決定著教學活動,它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而我國之所以要實施體育教學改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xiàn)在的教學觀念不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現(xiàn)在的教學觀念主要就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方法,這不僅制約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制約了高校教學改革的未來發(fā)展,針對種種問題亟須改變這種教學觀念,避免強負荷地要求學生。
2.教學內(nèi)容多而不精
教學內(nèi)容 “多而不精” 主要是指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過于復雜、內(nèi)容過多,高校學生有自己的理性認知,太過復雜的學習內(nèi)容只會讓他們產(chǎn)生厭惡感,同時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產(chǎn)生應付感。學了多年的體育結果到頭來在體育上沒有一技之長,甚至不懂得最基本的鍛煉,如此一來開設體育課這門課程便失去了意義。
3. 改革方向模糊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已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改革的力度不夠,缺乏深入探索的精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體育教學也應該不斷進步,把握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老師是其中的主力軍,為此要不斷加強學習,積極參加各類素質培訓,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同時也要認清形勢,在改革中勇于實踐,積極探索,通過多方的努力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并在體育教學改革中樹立正確方向,這一點應當值得重視,并牢牢把握住。
四、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轉變觀念,明確體育教學改革主要思想。我國的體育教學觀念應當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而進行相應調(diào)整,國家頒布的教育改革文案中也指出:“健康的體魄才能塑造偉大的祖國,是必要的基礎,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具有生命力的體現(xiàn)。所以學校教育一定要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強體育工作的落實。”這是培養(yǎng)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也是現(xiàn)在體育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這一指導思想應當落實到每個高校,重新審視學校體育的重要作用。
(2)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學應當和終身體育相結合,只有這樣高校體育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他們主動鍛煉身體的自覺性,最終使其養(yǎng)成了保持運動的良好習慣。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是每個體育老師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們在這方面需要老師的幫助灌輸這類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3)明確研究性學習的作用。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對學習方式和課程形態(tài)加以改造,進行深入探討,闡述研究性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研究性學習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讓改革思想得以轉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體育教學中也得以體現(xiàn),可以說體育教學改革的靈魂正是研究性學習。只有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才可以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做到使以 “健康第一”為主要指導思想,以育人為主要目標的新型學習體育教學方案得以實現(xiàn)。它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讓學生德、 智、 體、 美得以全面發(fā)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在這些方面,研究性學習起著很大的作用。
大學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學生更好地釋放壓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能力和良好的品質,使其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做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身心統(tǒng)一,成為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 高校體育是體育教學的最后階段,它是社會與學校的銜接點,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影響學生終身的作用,所以對于大學公共體育教學一定要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將增強體質健康和終身健身緊密聯(lián)系結合,從而推動體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先彬,袁海強.探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與發(fā)展之價值取向問題[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1).
[2]高自軍,王 賢.關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2).
(作者單位:遵義師范學院南白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