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霞
【摘要】小學科學課外探究活動是科學課的延伸,與課內(nèi)教學同樣重要。做好課外探究活動的教學指導工作,能更好的完成科學課的教學目標。但農(nóng)村小學課外探究活動的開展,往往由于缺乏教師認真設(shè)計和指導而流于形式或者半途而廢。提高課外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yīng)從激發(fā)探究興趣、認真制定探究活動計劃、展示探究成果等方面著手。
【關(guān)鍵詞】問題原因 激發(fā)興趣 制定計劃 小組合作 介入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159-01
一、農(nóng)村小學科學課外探究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農(nóng)村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課堂中的探究,但是卻忽略了“課外探究活動”,或者說把“課外探究”看成一塊“雞肋”,只是象征性的布置一下,課外探究活動很多情況下在無組織狀態(tài)下進行,課外探究活動并沒有真正開展下去。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科學課外探究的誤解??茖W課外活動探究必須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部分科學教師往往認為既然這個探究活動是課外的,就理所當然是學生自己的課外行為,所以只是給學生一個參與課外探究的提醒,而對學生科學課外活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體現(xiàn)在沒有具體的研究方案,沒有在學生心中生成任務(wù)或是興趣,沒有促使學生形成課外探究的行為習慣,很容易導致學生課外探究活動中途而廢或者對探究活動不加以理睬,阻止了他們課外科學探究的步伐。二是學生自我探究能力弱。農(nóng)村小學生年齡小,興趣不穩(wěn)定,意志力弱,做事不易持久,解決問題能力弱,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各種困難,同時受家長重視“語數(shù)”而對學生探究活動不重視等因素影響和干擾,往往不能保障充足的課外探究時間,容易出現(xiàn)“心動沒有行動”、“半途而廢”等現(xiàn)象,課外探究活動對他們存在一定的難度。
二、有效開展課外探究活動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課外探究活動是課堂學習的延伸,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是有效開展活動的前提。教師要善于挖掘科學課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留下問題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由興趣向志趣的轉(zhuǎn)變,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擴大和延伸探究范圍。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我們周圍的動物》一課后,教師要通過大量生動的事例激發(fā)學生觀察動物的興趣,然后因勢利導鼓勵學生,讓他們課后觀察一下螞蟻,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歡吃什么?它是怎樣找食物的?并做好記錄。通過課外的探究,學生了解了許多關(guān)于螞蟻的知識。這樣把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自然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更為開放的環(huán)境中探究,進一步調(diào)動了他們探究的熱情,使探究的動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證課外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2.精心設(shè)計和制訂探究計劃
制訂探究計劃才能使探究活動的方法更明確、思路更清晰、過程更科學。農(nóng)村小學生自我制定探究活動計劃的能力往往較弱,所以在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前,教師必須對探究計劃作精心的布置。首先教師要為學生設(shè)計并印制看得懂、易使用的探究計劃。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鐵生銹了》,就需要制訂一個“研究鐵生銹原因”的實驗計劃。教師可以這樣設(shè)計探究實驗計劃表,在第一面上設(shè)計這樣幾欄:研究的問題、我們的假設(shè)、實驗材料、實驗方法,在計劃表的反面通過表格方式反映空杯子里、水杯子里、菜油杯子里等情況下鐵釘?shù)谝惶?、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變化情況。這樣的探究計劃表清楚呈現(xiàn)探究實驗的方法,便于記錄學生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分析得到的結(jié)果,能有效減低探究的難度。其次要指導控制實驗變量。在許多對比試驗中,由于有些變量的差異,會導致各探究小組得到的數(shù)據(jù)差異性很大,甚至可能會使探究失敗。所以在學生設(shè)計探究計劃時,就要引導學生考慮某些變量的控制。如“研究鐵生銹原因”的實驗中,在水杯子中怎樣放鐵釘?是整個鐵釘浸入水中,還是一半鐵釘浸入水中。這時,就需要教師指出明確的做法,可以在杯子底部放上餐巾紙,并倒上水,使餐巾紙充分濕潤,然后讓鐵釘“躺”在濕的餐巾紙上,這樣鐵釘生銹的現(xiàn)象會更加明顯。
3.合理安排小組合作開展探究活動
在進行某些探究活動時,常需要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課外探究實驗由于持續(xù)時間長,往往需要學生在家中開展,此時在組建實驗小組時,就要考慮學生居住的地域性,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同村或就近的原則自由組建,且不能拘泥于每組的人數(shù)多少,學業(yè)成績優(yōu)劣等。同時,學生在課外開展的探究實驗,不但花時間、精力,有時可能還花財力、物力,學生家長對孩子課外探究活動往往不夠支持。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教師往往需要事先要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取得支持,所以在分組時還要認真考慮小組成員家庭實際,簡單進行任務(wù)分工,幫助小組成員理清說明實驗的要求,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家長配合之處等。學校實驗室可出借一定的實驗器具;學生讓各自的資源實現(xiàn)共享;家長也消除對科學的“成見”,并積極參與,在“陪玩”中領(lǐng)略科學的無限魅力,這樣方能使活動落到實處,使活動的內(nèi)涵更為深厚、豐富。
4.適時介入指導探究活動開展
《科學學科教學建議》中指出:對觀察、實驗活動,應(yīng)根據(jù)學生動手水平,進行必要的指導,避免成為沒有指導的探究活動。在學生進行課外探究活動時,教師要選擇其中的一個組,一起參與探究,帶動其他小組認真開展探究活動。如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對比實驗條件偏差或記錄有誤或不清楚時,教師應(yīng)適時介入干預指導,必要時可以提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供學生參考。如《鐵生銹了》“研究鐵生銹原因”的實驗中,學生設(shè)計好實驗后,教師可以建議一個小組把實驗各器具帶到學?;蛘呓處煹綄W生家中,檢查實驗中不變的條件是否一致;在實驗中常提醒學生放水的杯子要及時加水,不能讓餐巾紙干了;在記錄鐵釘生銹現(xiàn)象時,更是每天關(guān)注學生記錄語句的嚴謹性,如第一天鐵釘周圍出現(xiàn)紅黃色的液體,第二天鐵釘開始出現(xiàn)銹跡等。
5.重視探究活動結(jié)果的展評
課外的探究活動,花費了學生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就必須重視探究的結(jié)果。課外探究活動成果的展示和評價,是孩子們最盼望的時刻,組織得好,是下一次課外成功探究的原始動力,會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們進行課外科學探究活動的熱情。教師需要用專門的時間來展示和評議學生探究成果,對正確、優(yōu)秀的探究活動教師自然要贊許,對于探究過程認真,得出的結(jié)果不怎么正確的小組更要刻意表揚。對于優(yōu)秀的實驗記錄表(包括探究計劃表),可以在黑板報一欄或班級一角張貼出來,既是對學生探究活動的肯定,又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好的做法;學校也可以成立一個科學作品展示教室,為孩子記錄每次探究成果,展示優(yōu)秀成果,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成功體驗。
農(nóng)村小學科學課外探究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學生長期的共同努力。怎樣發(fā)揮實驗探究有效性,也有待于不斷的探索和完善,只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了,科學課的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才能更好地得到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小學科學學科教學建議》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3]《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勒玉樂主編.[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