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理量表在民族高校大學生

      2015-05-30 23:47:56王粲劉大偉
      民族學刊 2015年5期
      關鍵詞:民族高校比較現(xiàn)狀

      王粲 劉大偉

      [摘要] ?心理障礙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心理量表作為量化工具,可以輔助高校教育工作者發(fā)現(xiàn)此類疾病,規(guī)避心理衛(wèi)生危機事件。本文通過檢索相關數(shù)據(jù)庫,輸入主題詞(民族高校大學生和心理健康調查),共篩選到1994至今59篇文獻,文章對目前國內(nèi)常用心理量表(癥狀自評量表、抑郁/焦慮自評量表、心理健康測查表、艾森克個性問卷、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評定量表、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等)在民族高校中的應用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心理量表;民族高校;大學生;現(xiàn)狀;比較

      中圖分類號:C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9391(2015)05-0089-04

      基金項目: ?青年教師基金項目“民族高校大學生常見精神障礙快速篩查工具的編制和初步研究”(項目編號:82001187)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粲(1986-), ?女,四川成都人,醫(yī)學博士,西南民族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精神病與精神衛(wèi)生學; ?劉大偉(1982-), ?男,山東臨沂人,湖南大學2013級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行為科學與人力資源管理。四川 成都 610041

      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社會科技和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精神衛(wèi)生問題已經(jīng)成為日益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1世紀之初的調查報告中就曾明確指出:全世界每4個人當中就一個人在一生中會罹患精神或神經(jīng)疾患。約有4.5億人當前正在經(jīng)受著這些疾患的困擾,其中又首推精神障礙為全世界致病及致殘的主要原因。[1]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然而,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也正是各種心理問題及精神疾病常見的首發(fā)年齡階段。[2,3]2005年,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精神衛(wèi)生中心公布在全國高校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中16%-25.4%有心理障礙[4]。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精神障礙休學、退學的人數(shù)已占修退學總人數(shù)的第一位且比例趨于上升[5]。近年來,關于大學生惡性心理衛(wèi)生危機事件的報道更是層出不窮。因此,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正日益成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焦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研究也日益增多。但針對我國民族高校大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卻寥寥無幾。

      作為一種標準化的的實用篩查工具,心理評估量表一直是很多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評估和篩查心理問題的常用方式。本文擬通過對民族高校常用心理量表的特點分析,明確心理量表在民族高校的應用現(xiàn)狀。

      一、心理量表在高校和民族高校中的應用情況

      檢索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絡出版總庫,以“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為主題詞進行檢索,共檢出相關文獻8191篇(收錄年限:1986-2014年)。1986-1989年共檢索到相關文獻10篇,1990-1994年55篇,1995-1999年255篇,2001年以后,每年收錄的相關文獻均在100篇以上,到了2008以后,每年收錄的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的相關文獻則高達700篇以上。

      然而,以“民族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為主題詞進行檢索,則僅檢出相關文獻239篇(收錄年限:1994-2014年),其中真正關于民族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的文獻僅僅59篇。

      對這59篇文獻進行研讀,發(fā)現(xiàn)目前在較大規(guī)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常用的篩選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評定量表和與此相關的人格量表,包括了癥狀自評量表(SCL-90)、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DS/SAS)、心理健康測查表(PHI)、艾森克個性問卷(EPQ)、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評定量表(16PF)以及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PI)等。其中,SCL-90的應用最為廣泛。

      二、常用心理量表的特點比較

      (一)癥狀自評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 90)

      由Dero gatis,L. R于1975年編制。該量表由90個項目構成,所反映的9個癥狀因子包括軀體性、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每個項目采用五級評分制(0~4分), 0分表示無此癥狀, 1分表示癥狀較輕,分數(shù)越高,癥狀越嚴重, 4分表示最嚴重。由于SCL-90的項目內(nèi)容涉及感覺、思維、情感、行為、人際關系、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能夠較全面、準確地測量出被試者的心理衛(wèi)生狀況,被公認為國內(nèi)外應用最廣的心理衛(wèi)生自評量表,也是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研究中最常用的量表[6]。但其較多的題目、較復雜的結果分析是該量表的明顯不足之處。

      (二) 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DS/SAS)

      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是由William W.K. Zung分別于1965年和1971年編制而成,又稱Zung量表,是評估抑郁/焦慮情緒應用非常廣泛的自評量表。SDS由20個和抑郁相關的涉及情感的、精神的和軀體的癥狀構成,有10個正向評分項目和10個反向評分項目,采用1-4分4級評分。20-49分視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分為中度抑郁,70及以上為重度抑郁。SAS有20個項目,采用1-4分4級評分法,有15個正向評分項目,5個反向評分項目。總分在20-80分之間,20-44分為正常范圍,45-59為輕度到中度的焦慮水平,60-74為嚴重焦慮,75-80為極重度焦慮。Zung量表的缺陷在于某些文化族群(特別是亞洲國家)的患者常對自己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為軀體化癥狀,而否認其心理問題, 因此它們應用于亞洲人群其檢出率并不高。另外, Zung量表的反向評分項目也較多,容易使自評者誤解而出現(xiàn)偏倚。

      (三)心理健康測查表( 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 PHI)

      由宋維真[7]等人于1992年編制而成,該量表源自于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明尼蘇達多相個性測查表(MMPI),由于MMPI題目較多,不利操作,研究者對MMPI在我國使用時的測查結果進行計算機分析,選出實用性較強的項目組成了新的測查表PHI。測試分7 個分量表:軀體化( SOM, Somatization )、抑郁(DEP, Depression)、焦慮( ANX, Anxiety)、病態(tài)人格( PSD, Psychopathic Deviate )、疑心(HYP, Hypochondria)、脫離現(xiàn)實(UNR, Unrealistic)、興奮狀態(tài)( HMA,Hypomania);再加上3個效度量表: Q(無法回答的題目數(shù))、L(說謊的分數(shù))、F(詐病或裝壞分數(shù)),共10個分量表。主要根據(jù)各分量表的T 分數(shù)進行篩選,如果分量表的T 得分在60 分以上, 就可以認為受試者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果得分在70 分以上, 就可以認為受試者在此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

      (四) 艾森克個性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艾森克的多維個性論在個性研究上有一定影響, 他根據(jù)這個理論于1976年發(fā)展了EPQ。[8]龔耀先教授于1983年主持修訂了適用于我國人群的艾森克個性問卷( EPQ )。該量表共含內(nèi)- 外傾( E )、神經(jīng)質(N )、精神質( P)三個分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 L)。E 量表的高分表示人格外傾,低分則表示內(nèi)傾。N 量表得高分的被試可能焦慮、擔憂、郁郁不樂、情緒反應強烈、以至出現(xiàn)不夠理智的行為。P量表高分則被試有可能表現(xiàn)出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界環(huán)境、感覺遲鈍、與他人關系不佳、喜歡尋釁鬧事等特征。L量表測量說謊或掩飾, 但也代表假設的一種人格特質, 即社會樸實或幼稚。

      (五)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評定量表(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16PF)

      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評定量表由美國伊利諾州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的卡特爾教授(R.B.Cattell)在個性特質論的基礎上采用因素分析法編制而成。16PF通過測量受測者16種基本的性格特質(樂群性、聰慧性、穩(wěn)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世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全面理解其人格特點。采用3級計分:0、1、2(聰慧性是2級記分),再將原始分按常模表換算成標準分。該量表自1949年問世以來,發(fā)展至今已有5個版本,是目前在全世界運用最廣泛的人格測驗工具之一,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六)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UPI)

      UPI是1966 年由日本大學心理咨詢專家和精神科醫(yī)生集體編制而成的一種簡便易行的大學新生心理健康調查表,旨在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量表由3部分組成,共64題。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等。第二部分是UPI問卷本身,共有60道題,其中4道測謊題不計入總分。其余56道是反映學生的苦惱、焦慮、矛盾等癥狀的項目,每題計1分,滿分為56分。得分越高,說明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第三部分是附加題,主要了解被試對自身身心健康狀態(tài)的總評價。該調查表于 1991年引入我國后,經(jīng)由系統(tǒng)修訂,目前已經(jīng)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用工具。然而,UPI 問卷中的項目是編者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提出來的,并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統(tǒng)計學分析,也沒有系統(tǒng)的信效度分析,且使用UPI只能篩查出“可能有問題的學生”,必須經(jīng)過有經(jīng)驗的心理咨詢員回訪面談才能確認。因此,UPI作為標準化量表缺乏可靠性。

      (七) 其他量表

      近年來國內(nèi)心理學家根據(jù)中國大學生群體的特點自編了一些相關量表或問卷,并被證明有一定的信效度。比如鄭日昌等人[9]編制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包括了軀體化、情緒、人格、性心理、社交、自我意識、精神病傾向等七個方面, 有軀體化、焦慮、抑郁、偏執(zhí)型人格傾向、強迫型人格傾向、依賴型人格傾向、沖動型人格傾向、性心理障礙、社交攻擊、社交退縮、自我意識偏差和精神病傾向等十二個因子, 共104個項目, 采用五點計分, 各因子的分數(shù)由屬于該因子的項目得分相加而得。鄧冰[10]等人在《貴州地區(qū)部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中使用了自行設計的“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問卷”。問卷內(nèi)容涉及: 社會人口學、生活質量、學業(yè)負擔、家庭環(huán)境及個人情感經(jīng)歷等變量。買力坎吐爾遜艾力[11]在他針對《內(nèi)地高校民考民大學生心理適應研究》的碩士論文中編制了《新疆地區(qū)維族大學生心理與學習適應調查》。這些量表的編制雖然注意了中國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文化背景,但或者項目較多,不利施測;或者樣本量過小,其信效度仍有待繼續(xù)研究。

      三、心理量表在民族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

      縱觀民族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常用的這些心理健康調查量表,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文化差異問題

      這些量表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雖然經(jīng)過了我國專家的修訂,但仍存在國情、信念、價值觀等文化方面的差異。因此,采用翻譯引進的西方心理健康調查表是否能準確反映我國民族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仍有待研究。

      (二)被試群體的適用性問題

      很多常見量表(如SCL-90、MMPI、SDS/SAS)是專門用于精神疾病或神經(jīng)癥患者的臨床診斷,只能在一個側面上對個體是否具有某些心理癥狀進行診斷;另有一些量表(16PF、EPQ)專門用于人格測量,無法在整體上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作出全面的評價和區(qū)分;還有個別量表(如UPI)是外國心理工作者根據(jù)本國大學新生中的常見情況開發(fā)出來的。將這些量表用于我國民族高校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測試,顯然有失偏頗。

      (三)量表內(nèi)容的適應性問題

      不同量表各自的理論構建不同。比如,SCL-90、SDS/SAS量表均在重點考察神經(jīng)癥癥狀或精神性癥狀;16PF、EPQ的條目重在考察人格特點;UPI的項目取自日本大學新生心理障礙群體中的常見表現(xiàn),且并非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因此,對不同量表測量結果的評價也不一樣,不便于高校心理工作者對各自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四) 新開發(fā)量表的適用性問題

      很多新開發(fā)的量表在其編制過程中考慮了我國文化特色和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比如,鄭日昌等人結合我國具體國情采用實證法編制了《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9]。西安交通大學牽頭設計的《大學生心理狀況自評問卷》[12]參考了目前我國大學生面臨的各種常見心理問題和困擾。李東方在他的碩士論文中編制的《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13]采用開放式問卷收集了大學生評價心理健康的相關指標,結合國內(nèi)關于在學生心理健康測量的相關成果初步形成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理論框架。這些量表雖在各自的研究中被證實了具有較好的信效度,但是否可用于我國民族高校評估大學生心理健康仍然有待后續(xù)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Atlas 2011

      [2]Kessler, R.C.,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an update from the WHO World Mental Health(WMH)surveys. Epidemiologia e psichiatria sociale, 2009. 18(01): 23-33.

      [3]Patel, V., et al., Ment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 a global public-health challenge. The Lancet, 2007. 369(9569): 1302-1313.

      [4]職權冬.從 “心” 培養(yǎng)孩子[J].科學與文化, 2005.(5): 52-53.

      [5]劉協(xié)和.某大學 1994~ 2003 年375 例學生休退學原因調查[J].中國校醫(yī), 2005,19(2): 136-137.

      [6]馬建青.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8,12(1).

      [7]宋維真, 莫文彬.心理健康測查表( PHI)的編制過程[J].心理科學,1992,(02).

      [8]龔耀先. 艾森克個性問卷在我國的修訂[J].心理科學通訊,1984,(04).

      [9]鄭日昌,鄧麗芳,張忠華,郭召良.《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5,3(2):102~108.

      [10]鄧冰,熊敏,朱焱,張碧昌.貴州地區(qū)部分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3,(07).

      [11]買力坎吐爾遜艾力. 內(nèi)地高校民考民大學生心理適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 2006.

      [12]周振華.大學生心理狀況自評問卷的項目篩選和信效度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7.

      [13]李東方.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8.

      猜你喜歡
      民族高校比較現(xiàn)狀
      高腳競速運動引入民族類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14:19
      民族地區(qū)高校體育師范生師德養(yǎng)成教育的內(nèi)涵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38:07
      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民族高校邏輯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5:12
      同曲異調共流芳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47:14
      中日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比較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7:19
      民族高校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
      軟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6:03:32
      張愛玲的《金鎖記》與居斯塔夫?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較研究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構的講座題
      職業(yè)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
      湘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柏乡县| 孝昌县| 乡宁县| 六安市| 奇台县| 仙居县| 河间市| 白沙| 盈江县| 集安市| 鹰潭市| 富源县| 上杭县| 尚义县| 泸州市| 武邑县| 营山县| 垦利县| 山阳县| 内黄县| 长泰县| 贵德县| 靖江市| 大姚县| 蒙山县| 晋州市| 方山县| 神农架林区| 喀喇沁旗| 汨罗市| 广灵县| 景宁| 东乌| 吴旗县| 富平县| 兴仁县| 昌宁县| 沙雅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