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炫
【摘要】當今社會,化妝品是人們?nèi)粘I畹闹匾M成部分,化妝品牌名也是最貼近日常消費的品牌類別。作為一種特殊的廣告宣傳,化妝品名稱具有較強的功能性,因此,化妝品牌的翻譯也要準確再現(xiàn)原來名稱的含義和功能,即翻譯理論中的“功能對等”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措施,促使譯名更具吸引力,產(chǎn)生與原名同等的宣傳效果,進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本文從功能對等理論下的意譯法、音譯法、創(chuàng)造性翻譯法、直譯法等方面,全面論述了功能對等理論指導下的化妝品品牌的翻譯。
【關(guān)鍵詞】功能對等 化妝品品牌 翻譯
就化妝品品牌名的功能而言,其具有鮮明地功能性和實用性,主要是為了施加影響、傳達信息,以起到鼓動、指導、宣傳、勸導等作用。根據(jù)翻譯原則中的“功能對等”理論,化妝品品牌名稱的翻譯要保持譯文與原文功能上的對等,這就要求翻譯者既要考慮譯名受眾的習慣和心理,又要考慮譯文信息對原文信息的“忠實度”?;瘖y品品牌名在結(jié)構(gòu)形式和語言上具有相對固定的特點,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切實遵循這些特點,準確傳遞化妝品品牌名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譯化妝品品牌名時,要充分考慮文化差異,尋找合適的“對等語”,盡量遵循文化傳遞的等效性,促使消費者產(chǎn)生購買興趣。
一、 功能對等理論下的意譯法
意譯法是指翻譯語言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不得不舍棄原來語言的字面意,轉(zhuǎn)而采用能夠表達產(chǎn)品品特點的名稱,以求實現(xiàn)功能對等。美國翻譯家奈達就曾指出,如果形式接近的翻譯可能造成意義誤解,就必須及時改動譯文,這也是實現(xiàn)功能對等的重要手段。因此,當直譯有可能造成意義空白或誤解,致使譯文無法保留原文的形象意義和表面意義時,就應當適當改變翻譯形式,將原文中的品牌名稱翻譯為受眾較為熟悉的概念,從而達到最終語用目的,實現(xiàn)實際意義上的對等。例如,法國化妝品Biotherm就被翻譯為“歐碧泉”,其中Bio是指人類皮膚的生長狀態(tài),therm則是指礦物溫泉,二者結(jié)合象征了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交融。同時,法國確實有一種礦物溫泉可以滋潤肌膚,“歐碧泉”這一品牌名稱既反映了產(chǎn)品的特質(zhì),又能帶給人美好想象。再如,美國的化妝品利H2O用海藻精華及海洋礦物質(zhì)作為原料開發(fā)護膚品,以求達到美白保濕的功效,提出“以水為本”的產(chǎn)品理念。H2O不僅容易辨別,而且容易引導消費者聯(lián)想到保濕、補水等功能。因此,相應的中文名稱應為“水芝澳”,表明了該品牌正是以水作為奧秘來滋潤肌膚的。
二、 功能對等理論下的音譯法
所謂的音譯法是指根據(jù)原文的發(fā)音特征,選用譯語中與之發(fā)音相近的語言來翻譯。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用音譯法翻譯的化妝品牌。例如,Maybelline翻譯為中文品牌名即為“美寶蓮”,不僅取其寶貴珍貴,使人美麗漂亮之意,還能夠讓人聯(lián)想起美麗純潔的蓮花。因此,這一品牌翻譯歷來被視為化妝品品牌翻譯的典型案例。再如法國化妝品Oreal,其中L是在法語中使表示名詞陰陽性的le的縮寫,之后的單詞發(fā)音則為“歐黑阿樂”但若采用直接音譯法顯然不具審美感,因此,譯者就對其發(fā)音加以修飾,翻譯為“歐萊雅”,讓人不禁產(chǎn)生美好聯(lián)想。此外Lancome 采用音譯法被翻譯為“蘭蔻”,Clean&Clear 則為“可伶可俐”,鄭明明譯為“Zheng Mingming”,Pantene 被翻譯為“潘婷”,歐詩漫被譯為“Osmum”。
三、 功能對等理論下的創(chuàng)造性翻譯法
創(chuàng)造性翻譯法是指不適合意譯、音譯,以及不譯的翻譯方法。創(chuàng)造性翻譯法主要是針對那些很難在翻譯語言中找到對等意義語言的品牌名稱。譯名和原名在功能上也未能實現(xiàn)完全對等,但這并不影響消費者的感受。例如,我國化妝品佰草集就被翻譯為“Herborist”,其中herb表明這種化妝品原料屬于純天然植物成分,ist的后綴語則表示做某項工作的人,因此,Herborist就是指用護膚專家用純天然成分幫助人們呵護肌膚。再如,化妝品“草木年華”的英文名稱為“Herbelle”,之所以采用這個譯名主要是為了突出品牌的天然植物特點。Herb在英語中表示無任何添加劑,elle在法語中的意思是“她”,即英文中的“she”,這就顯示了該品牌的服務對象,同時,belle在英語中也有“美人”之意。
綜上所述,化妝品的品牌名稱也是一種重要的宣傳手段,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和欲望,因此,只有增強品牌名稱的接受程度,才能提高產(chǎn)品的營銷額度。而化妝品品牌的命名常受到價值觀念和文化理念的影響,因此,化妝品品牌的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轉(zhuǎn)換,還是一種文化層面的溝通交流。為了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化妝品品牌原名與譯名的功能對等,就必須切實遵循美國著名翻譯家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盡量實現(xiàn)表達效果和意義特征上的對等,帶給讀者近似或同等的感受,讓受眾充分了解該品牌的產(chǎn)品特點和優(yōu)勢,進而實現(xiàn)品牌效益。
參考文獻:
[1]馬會娟,苗菊.當代西方翻譯理論選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朱耀先.漫談文化因素與商標翻譯[J].河南大學學報,2003.
[3]黃曉.淺析化妝品商標名的翻譯策略[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011.
[4]諸葛巧媛.化妝品商標的翻譯原則及方法[J].安徽文學,2008.
[5]張凌.化妝品商標翻譯探討[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