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晶
摘 要:素質教育是一種著眼于開發(fā)人的潛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物理教師要千方百計地營造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善于合作,從而實現(xiàn)學生主動學習,真正把物理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興趣導學;面向全體;分層教學;合作探究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新課改教學中的最強音。我們本溪市第12中學是全市的熱點校之一,每個年組20多個班,且班型大,新課改的理念真正實施起來難度很大。這給一線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那么,如何在物理課堂中體現(xiàn)這一理念,培養(yǎng)出高分高能的創(chuàng)新人才呢?我認為,關鍵是要轉變教師的理念。物理教師應營造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善于合作,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學習。如何在大班型條件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興趣導學,面向全體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沒有了興趣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升學不是學習的目的,高分低能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前途可想而知。因此,教學中我轉變角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我熟練高效地運用實物展臺、電子白板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分組競賽,實施鼓勵性評價。例如:在進行馬德堡半球學習氣體壓強時,先讓班里兩個力氣大的男生上來拉,不能將兩個半球拉開,再打開活塞,讓空氣進入半球中,最后讓兩個力氣最小的女生來拉,卻很輕松地將兩個半球分開了。前后對比,說明大氣壓強不僅存在,而且還不小,在學生的好奇中巧妙地引入學習內容。又如:觀察磁鐵向上吸引用細線拴著的回形針時,我先用紙片、木片、塑料片、玻璃片插入其間,看到回形針掉不下來,再用鐵片插入其中,這回回形針掉落下來。又有一個學生提出:如果是銅片、鋁片等金屬片,插入其中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呢?大家立刻用實驗驗證了這個猜想,最后在討論中完成了這一知識的學習。這一民主做法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懷疑、敢于猜想、敢于證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更加關注生成新知的過程。
二、分組分層,合作探究
班型大,學生情況又千差萬別,怎樣才能使學生都學有所獲呢?思來想去,我把學生平均分成8組,分A、B、C3層教學,定好各自的學習目標,每組同一級別的學生進行競賽,小組探討時以好帶差,完成各自明確的學習任務。讓優(yōu)秀學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想吃的”,調動班里的每個人都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從而形成學風濃、班風正的向上局面。
物理不是教出來的,也不是讀出來的,物理是學生動手、動腦、想出來和做出來的。讓學生用手和眼睛去觀察,用頭腦去思考,在合作中探究,構建良好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也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要做的。例如:在學習光的色散知識時,當上午或下午有太陽光時,我?guī)ьI學生到室外分組實驗,背向太陽光站立,用噴霧器或用口斜向上方噴射水霧,一道小小的人造彩虹就奇跡般地出現(xiàn)了。晴天看到彩虹實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家爭先恐后地參與,探索雨后彩虹形成的真正原因,暢所欲言,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本課上的非常成功。
三、鼓勵質疑,大膽放手
“滿堂灌”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它抹殺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一節(jié)課里,我盡量把90%的時間留給學生,課堂上,自己只是一個引導者,適當點撥,把時間留給學生活動,例如:“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一節(jié),我設計了將托盤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嗎?引導學生想到托盤天平的制作原理。為什么要調節(jié)天平?引導學生在設計制作托盤天平時要考慮杠桿和平衡螺母。又如:學完簡單機械后,我根據學生熟悉的自行車來引導學生探討力學問題,鼓勵質疑。學生小組觀察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輪胎為什么是圓的且有花紋?自行車下坡時為什么不宜急剎車?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減少后對地面壓強是增大了還是減少了?普通自行車和比賽的自行車區(qū)別是什么?這些問題學生都積極交流總結,學習狀態(tài)積極高漲。
同行們,物理教學改革已經向我們拉開了序幕,給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一次教學創(chuàng)新的平臺,更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只要我們轉變觀念,把學生視為課堂的主角,用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動力,物理課堂就一定會活力盎然,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熊穎.物理教學的研究及實踐[D].西南師范大學,2001.
[2]盧麗楊.在物理教學中開展科學方法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1.
[3]張國營.如何學好物理[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