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麗??米海蓉??劉桂芳??官滌
【摘要】高校研究生教學改革對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愈加明顯,如何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成為突出問題。本論文在深入研究PBL的基礎上,結合土木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課程構建了工程研究類PBL教學模式,并對該模式進行了實證研究,對PBL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檢驗。驗證了PBL教學模式在研究生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為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 研究生教學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G40-0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9-0010-01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和seminar教學法是廣泛流行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高等學校的基本教學方法。PBL指的是“基于問題式學習”或“問題導向學習”。它是以問題為基礎,在指導教師參與下,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某一專題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1-3]。PBL教學中,主動學習貫穿其全過程,學生成為一個自主或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者,學生獲得知識主要靠自己。在研究生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具有主動探究的精神,并需要自我激設置學習目標、獨立進行研究、進行自我引導的學習、將新建構的知識應用到復雜的問題解決之中。當他們解決問題之后,也就學會成為一名獨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學習者,真正做到學、思、行相結合。國內外以PBL為主題的研究選題有不少,但大多數(shù)是以靜態(tài)研究為主的理論分析,或者是PBL在中小學、高校本科生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研究者參與其中的研究形式對PBL在研究生教學中個案進行研究的還不多。因此,本研究把PBL教學模式在土木工程專業(yè)研究生課程中的實施過程作為一個個案來進行具體的觀察和分析,通過總結PBL在研究生教學中的實施情況,同時汲取國外PBL理論研究成果及實踐研究經驗,探索我國高校研究生自主學習的理論模型、資源建設、操作規(guī)程及教育實效,構建符合本國國情、符合當代高校教育理念的實踐型、合作型PBL教學模式。
一、PBL教學模式理論剖析與教學模式構建
PBL教學模式是在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建構起來的,它的可操作性很強。其基本的教學流程,包括:確定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分析研究問題、探究解決方案、展示研究成果、形成總結反思。在研究生課程生物修復的教學中,嘗試以某一特定問題為導向,運用PBL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和他人評估的方式評價教學效果。
1.確定學習目標
確定學習目標是PBL教學活動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然后組織學生以此目標為起點開展自主性學習活動。并且學習目標的確定應在學生的參與下進行,這樣可使學生對學習目標產生認同感,從而有益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學生在分析問題情境的基礎上,確定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對某種現(xiàn)象或某個情境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對問題進行界定,從而確定所要研究的PBL問題。
3.分析研究問題
在確定PBL研究問題之后,學生依靠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并在小組中進行任務分工,確定哪些信息是已知的,哪些信息需要進一步利用哪些資源來獲取,并確定研究計劃和安排。
4.探究解決方案
學生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是PBL教學模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探究活動,形成最終的解決方案,進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研究、交流、質疑、辯論,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最后使問題得以解決,并且學生獲得對知識的理解、整合、內化,促成自身的發(fā)展。
5.展示研究成果
在問題得以解決之后,每個小組向所有同學展示本組的研究成果。小組在報告自己的結論時,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來展示他們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解。
6.形成總結反思
每次活動結束后,要對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偨Y和反思的內容主要有:學生自身的體驗感受、問題的解決情況、學生的發(fā)展與提高情況等。
二、運用PBL教學模式的成效分析
PBL 教學模式在《生物修復》課程中進行了兩個學期的應用,并課程講授結束后,對所授班級的學生從教師、學生以及課程三個方面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結合學生的成績,分析發(fā)現(xiàn)教學成效明顯。
1.PBL 教學模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PBL 教學模式提倡自主性學習,改變了以往研究生教學中那種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程內容中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次研究根據《生物修復》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教學內容,按教學先后順序主要安排了二個教學項目,在研究生完成項目過程中,學生需要主動探究的精神,并需要自我激勵、設置學習目標、獨立進行研究、進行自我引導的學習、將新建構的知識應用到復雜的問題解決之中。當他們解決問題之后,也就學會成為一名獨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學習者,真正做到學、思、行相結合。
2.PBL 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學生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是PBL教學模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本研究是以“小組協(xié)作”的形式完成的。團隊成員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深入交流,提高互相的熟悉程度,形成了善于合作,勇于承擔責任等科研團隊成員的基本素質。
3.PBL 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科研的意識
PBL 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專業(yè)課程內容自主解決自己的研究課題,這讓學生了解了科研研究工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升他們對于科研的興趣,體會學術研究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端正學生對科研的態(tài)度,增強自我的科研意識。
三、結語
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刺激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教育也逐漸成為21世紀教育領域的主旋律。高校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改革對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愈加明顯。本研究在理論層面上,構建了土木工程專業(yè)研究生專業(yè)課程的PBL教學模式;在實踐上,搭建了PBL教學平臺,進行了教學實踐。驗證了PBL教學模式在研究生類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性,有助于PBL教學模式在高校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陳麗虹,鄧安富.網絡環(huán)境下PBL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遠程教育,2010,(11):46-48
[2]梁怡.案例教學法在《統(tǒng)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12):104-105
[3]仲崇光.基于PBL的高等院校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0,(2):123-124
作者簡介:
王春麗(197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廢水污染生物處理技術研究。